楠木軒

特別報道|衝在高速公路上的“白衣天使”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綜合

 

央廣網清遠4月2日消息(記者夏燕 官文清 王倩)他們不是消防員,但同樣24小時待命;他們不是醫護人員,但同樣在一線搶救傷員。他們,就是奮戰在高速公路上的救援人員。

一個月前,廣東粵運交通拯救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第三拯救大隊大隊長韋傑德在春運值班途中突發疾病,倒在了白沙駐勤點的辦公室,43歲的生命定格在了春運一線。

韋傑德生前在部隊服役的照片(央廣網發)

他的突然離世,讓隊友感到痛心和惋惜,但同時也讓外界對這份職業有了更多的敬意。

近日,一場特殊的追悼會在白沙駐勤點舉行,隊友們聚在一起共同悼念韋傑德。

“像個大家長”

“我覺得韋隊走得太突然了。”時至今日,粵運拯救第一分公司第三拯救大隊副大隊長林招平還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2012年是韋傑德從部隊轉業後的第四個年頭。這一年,他加入了粵運拯救,成為一名高速公路車輛救援人員。憑藉出色的拯救能力,他在2016年便晉升為了大隊長。

韋傑德生前在清理高速公路上的冰雪時的工作照(央廣網發)

在他的帶領下,第三拯救大隊二廣高速路段在路段運營單位2020年度考核中,實現了到場準點率95.5%,清障準點率99.9%的優異表現。

韋傑德對工作的態度,至今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平時在哪裏駐點,他就睡在哪個駐點”,莫乃立回憶。

但對於自己的生活,韋傑德就顯得比較隨意,“他平時累了也不睡牀上,就在車上休息。”

作為曾經並肩作戰的好兄弟,林招平表示,“我現在雖然代管他的工作,但不知道怎麼下手。”

“我在這裏遇到各種難事,他都會幫着我去處理。”相識5年多,回憶起韋隊,林招平心裏滿是感動,“他對隊員也很關心,經常去家庭條件不太好的隊員家裏走訪。”

疫情期間,韋傑德給隊員測量體温(央廣網發)

“韋隊就像一個大家長。”拯救隊員翼立異也有同樣的感受,“每次路過他的辦公室,他都要提醒我們冬天要穿暖一點,設備要戴好,要注意安全。”如今,每次經過辦公室的時候,翼立異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

生死一線之間

從事拯救工作9年,許多拯救隊員都經歷過很多驚心動魄的時刻。

“我們(拯救人員)每個人都親身經歷過生死一線間的事情。”林招平回憶,“我從事拯救工作這麼多年,遇到過很多正常行駛的車輛,真的會在沒留意反光錐的情況下衝進救援區,我跳高速公路護欄都跳了不下10次。”

“車出事故(乘客)死亡的,炸輪胎撞到護欄,人從車上甩出來的,打幾個跟斗的也有。”回憶起救援的場景,林招平還心有餘悸。

每一次高速公路車輛救援,都是在面對危險和各種不確定性,團隊協作也就顯得格外重要。“每一次班組出車,就相當於把生命交到另一個隊員手上”,莫乃立説。

大巴車翻下高速邊坡,拯救隊員協助救援傷員(央廣網發)

不僅如此,高速公路車輛救援還對專業技能有相當高的標準和要求。拯救人員除了具備B2駕駛證外,還要熟練使用平板型清障車和拖吊聯體型清障車。

其中,拖吊聯體型清障車有10多個按鍵,難度不小。“必須熟練地掌握每一個按鍵,區分每一個按鍵是操作哪一個步驟的,如果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去作業,很容易弄傷同事。”莫乃立説。

此外,由於每次現場事故情況的不同,導致每次拯救時長無法確定,工作時間常被拉長,尤其在節假日期間,拯救隊員們更是沒時間休息。

拯救隊員24小時備勤時在車上短暫休息(央廣網發)

我們也是“白衣天使”

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份工作時間不固定、危險無處不在的職業?粵運拯救隊員們給出了相似的答案――自我價值實現的滿足感。

“我在當隊員的時候,拖了一輛車,把車主安全地送到指定位置。當車主跟你滿心道謝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滿足感。”莫乃立説。

作為團隊中唯一一名90後拯救隊員,張達山也有同樣的感受:“這是一份很神聖的職業,高速公路救援就是在拯救生命。”

國慶節假日期間,粵運拯救隊員在處理一輛火燒車(央廣網發)

“醫院是白衣天使,我們拯救也是‘白衣天使’。”粵運拯救公司第二分公司第二拯救大隊石壩駐點班長劉震這樣比喻自己的工作。

劉震認為,高速公路救援這份職業和消防的區別不大,都是24小時待命。“雖然工種不一樣,但我們同樣是為人民服務。”

正是有這些拯救人員的堅守,粵運拯救自2012年成立至今,逐漸成長為廣東省內規模最大、位居全國前列的專業車輛救援企業。

具體來説,公司服務覆蓋71條路段,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里程達6788公里,佔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近七成。

目前,公司員工已有900餘名,659台救援設備可提供保障,下設3個分公司,17個拯救大隊、170個救援駐勤點遍及全省。

征途漫漫,救援任重。“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一直堅守下去。”林招平堅定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