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將迎來大降温!
11月初,全國多地受寒潮影響“一夜入冬”。時隔兩週,又有強大冷空氣攜大風、降温、雨雪來襲。
中央氣象台預計,11月19日至22日,一股較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我國近8成國土,大部地區氣温下降6℃至10℃,局地達12℃以上。中國天氣網稱,此次實力派冷空氣可直達海南,將使全國近20個省會級城市降温將超10℃。最新預報顯示,上海將於21日起大幅降温,23日最低温度達1℃左右。
氣象部門提醒,未來幾天冷空氣活動頻繁,公眾需關注氣温變化,及時增添衣物。此外,西北地區北部和東北地區北部等地的公眾需關注雨雪、道路積雪、結冰等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
國家氣候中心此前曾預警,今年冬天將形成一次弱到中度的拉尼娜事件,在多數拉尼娜年的峯值的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比較頻繁。鑑於2020至2021年秋冬季曾出現拉尼娜事件,2021年將是“雙拉尼娜年”。
11月19日至23日,大部分地區將降温6至10℃。圖自中國氣象局
新一輪冷空氣即將來襲
目前歐亞大陸頭頂的西風帶正在劇烈擺動,北極渦旋再次被抖落到西伯利亞北部,而新一輪冷空氣已經跨過哈薩克草原,衝入阿姆河流域。
受冷空氣影響,烏茲別克斯坦正面臨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沙塵暴。
圖自earth.com
烏茲別克斯坦氣象部門稱,自11月4日以來,首都塔什干空氣中的沙塵濃度增加了30倍,污染程度被認為是過去至少15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衞星圖像顯示,沙塵暴也襲擊了哈薩克斯坦南部地區和塔吉克斯坦蘇格德地區。
據當地媒體報道,11月17日,烏茲別克斯坦首都首都塔什干下起了髒雪(dirty snow)。
烏茲別克斯坦正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沙塵暴天氣,圖自當地媒體
@中國氣象愛好者 預計,接下來,北極渦旋將和中亞低渦攜手,引導冷空氣分三次進入我國南下:
第一波已進入新疆,接下來將掠過內蒙古,在東北停下來;第二波最為強大的冷空氣將於19號進入新疆,隨後快速東進;第三波補充冷空氣將在21號進入內蒙,和第一波、第二波冷空氣會師,隨後大舉南下。
這次冷空氣過後,冬天將真正越過淮河甚至長江,江蘇安徽湖北乃至上海,浙江北部,江西北部、湖南中西部、貴州大部甚至廣西最北部都可能開啓入冬進程,或直接進入氣象意義上的冬季。
全國普降6至10℃,上海23日最低氣温達1℃
近日,中國天氣網和中央氣象台接連發布預警,自19日至22日,一股實力派冷空氣攜大風、降温、雨雪來襲,我國8成國土將受影響。其影響範圍與立冬前後寒潮相似,降温可直達海南島。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介紹,19日至20日,冷空氣會率先給新疆、內蒙古中西部、青海、甘肅、寧夏等地帶來大風降温;21日至22日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23日冷空氣甚至影響到海南島北部。
另外,這次冷空氣過程總體強度不及立冬前後(11月4至9日)的寒潮,但也是實力派。雨雪、大風、降温再“上線”,近20個省會級城市降温將超10℃。22日至23日,北方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最低氣温都會創今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比上次寒潮更冷。
與此同時,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顯示,屆時大部地區氣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新疆北部、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將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部分地區大雪,黃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區有小到中雨。
隨着較強冷空氣的到來,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漢等地等地的霧和霾天氣將於21日起減弱消散。
中央氣象台預報顯示,上海將於21日至22日大幅降温,23日最高氣温預計為9℃左右、最低温度達到1℃左右。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李靚提醒,本次降温之後,寒意將比較持久。11月下旬到12月初,冷空氣開啓“無限連擊”模式,接連不斷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的氣温持續偏低,11月底,冬天可能向長江中下游地區推進。
今年為特殊的“雙拉尼娜年”,冬季氣温偏低概率大
早在10月下旬,國家氣候中心發佈消息稱,預計今年冬天將形成一次弱到中度的拉尼娜事件。此次預告也與世界氣象組織、美國、日本等的拉尼娜預告彼此印證,增強了其可信性。
新華社稱,在多數拉尼娜事件達到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鑑於2020至2021年秋冬季曾出現拉尼娜事件,2021年將是“雙拉尼娜年”。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今年冬天將形成一次弱到中度的拉尼娜事件
公開資料顯示,“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温度異常出現大範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一般來説,拉尼娜現象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的次年,因此也被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兩者被認為是有可能導致全球異常氣候的重要原因。
通常而言,受“拉尼娜”影響的冬季,北半球極端冷事件發生頻率增加。
對我國氣候來説,“拉尼娜”造成的影響,可以從氣温和降水兩個方面來看,“拉尼娜”事件多數在冬季達到盛期,彼時,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温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我國南方地區的水汽條件會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差,不利於形成降水。
專家表示,今冬季節內波動性比較大,不排除會出現比較強的寒潮事件,且對北方的影響更加明顯。在全球變暖大背景下,氣候系統更加不穩定,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更高、強度更強。
來源:觀察者網 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