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 共同民主黨政策委員會政策室長蔡奎榮
作者丨關珺冉 崔香
史上最膠着的一屆韓國總統選舉日前落下帷幕,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悦以微弱優勢擊敗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當選新一任韓國總統。
3月10日,尹錫悦在韓國國會圖書館禮堂召開首次記者會時發表感言稱,自己將“只相信國民,只遵從民意”。他説:“過去26年來,為了公正和正義我從未屈服於任何勢力,正因此國民才寄希望於我並與我站在一邊。這是民眾希望恢復國家公正和常識的體現,也是民眾不分幫派實現團結的意願,將不忘民眾的要求,建設充滿希望的國家。”
隨着新總統的當選,意味着現任總統文在寅的執政進入倒計時。他給下屆政府留下諸多難題,不僅包括房價飆升、年輕人失業、中小企業因疫情受創等國內問題,還要面對國內愈加強烈的反華情緒、朝鮮核問題以及如何在盟友美國與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競爭中進行權衡等外交課題。
尹錫悦上台後,韓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將作出哪些調整?韓國保守派上台對其民主化進程有何影響?未來朝鮮半島局勢又將走向何方?就此,共同民主黨政策委員會政策室長蔡奎榮接受了《鳳凰週刊》專訪,對本屆韓國大選進行解析,並就尹錫悦的未來執政做出預測。
本屆大選,性別衝突最為凸顯
《鳳凰週刊》:你怎麼看此次韓國總統選舉的最終結果?
蔡奎榮:這次大選,共同民主黨失去了執政權,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可以説,本屆大選是韓國各界、各年齡層、各地區割裂最為嚴重的一次選舉。
尤其是,此前選舉中性別衝突沒有那麼明顯。但這一次,韓國男女之間的矛盾不僅沒有緩和,反而愈發嚴重。最大責任在於尹錫悦和國民力量黨黨首李俊錫。他們為了贏得選舉,故意挑唆二三十歲以上羣體中的性別對立。在尹錫悦的治下,韓國的性別衝突恐將進一步加劇。我只能説,希望未來朝野雙方能夠團結起來,解決這些矛盾與問題。
韓國選民
《鳳凰週刊》:上一屆(2017年)總統選舉時,你曾是文在寅競選團隊中的一員(當時任政權交接委員會外交專門委員)。在你看來,一位合格的總統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蔡奎榮:作為總統最重要的使命是,能讓國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認為,一位合格的總統需要有關注經濟的眼光,展望未來的洞察力以及較高的個人素質。另外,他還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及閲歷。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充分理解國民的生活,找出改善國民生活的方法。
《鳳凰週刊》:這次兩位熱門總統候選人其實都是新人,尤其尹錫悦此前沒有任何政府公職經驗。你對他有何評價?
蔡奎榮:的確,尹錫悦只做過檢察官。檢察官的本職工作是抓捕犯人,並對他們定罪。因此,他的人生基本都在與犯人打交道。他沒有經歷過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沒有解決過複雜的社會問題。可以説,他沒有協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因此,他成為總統,韓國社會可能會變得更加分裂,矛盾也會更加嚴重。
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悦當選下屆韓國總統
《鳳凰週刊》:有評論認為,本屆韓國總統選舉很像2016年的美國大選。你認為,尹錫悦會成為“韓國特朗普”嗎?
蔡奎榮:我有這種擔憂。尹錫悦之所以能成為總統候選人,最大的理由不就是這個嗎?他審判過前總統朴槿惠、李明博,與文在寅總統針鋒相對,還經常發表出格言論,並與其他人發生矛盾。正因此,很多人對他的當選感到非常不安。
《鳳凰週刊》: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最終以不足1%(約24萬票)的差距敗選,可以説兩個人不相伯仲。你如何評價他?
蔡奎榮:李在明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的家庭並不富裕,是從社會底層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因此,他能理解底層民眾的難處。他曾擔任京畿道城南市市長和京畿道知事,作為政治家取得了巨大成果。他的人生軌跡也是和普通國民相似的。作為政治家,他(比尹錫悦)更能為國民去努力、取得更好業績。
《鳳凰週刊》:本次選舉期間,外界的焦點被兩位候選人以及家人的醜聞所覆蓋,以至於讓經濟等核心議題變得模糊,雙方陷入惡性競爭。為何呈現出這種情況?
蔡奎榮:的確,此次大選是一屆口碑非常負面的選舉,候選人一直在互相攻擊彼此弱點。不僅兩位總統候選人有瑕疵,他們周圍的人也有瑕疵。與之相比,2017年文在寅參選時,幾乎沒出現過類似的醜聞。
文在寅總統是非常善良且有原則的人,可以説是一個沒有瑕疵的道德主義者。但並不是善良的人就能當好總統的。這樣的人成為總統,反而會讓國民有逆反心理。例如,相比奧巴馬,美國民眾更期待特朗普這樣的人成為總統。同樣,韓國民眾也期待風格鮮明、性格更強的總統。這或許就是這個時代的潮流。
此次大選是一屆口碑非常負面的選舉,候選人一直在互相攻擊彼此弱點
《鳳凰週刊》:兩位候選人的最大分歧是什麼?
蔡奎榮:兩位候選人最大的分歧是在外交層面,特別是在對華議題上。
此前,韓國因為“東北工程”(全稱“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韓服問題、泡菜爭議等議題,一直與中國存在矛盾,特別是20歲至30多歲的所謂MZ世代,他們喜歡通過社交媒體表達強烈的反華情緒。尹錫悦所在的國民力量黨尤其重視這個年齡層的男性選民的投票意向。他們故意煽動反華情緒,認為這樣才能獲得該羣體的選票。
共同民主黨雖然理解國民的反華情緒,但作為總統候選人不管是否喜歡中國,都應當將中國視為韓國的重要合作伙伴。無論外交還是經濟上,我們都做不到排除中國。
《鳳凰週刊》:韓國民調機構蓋洛普在去年11月的調查顯示,有57%的韓國選民支持實現政權更替。是否支持尹錫悦的羣體中,很多人只是單純期望更換政權?
蔡奎榮:在韓國,無論哪個政權執政到末尾,類似的呼聲都會出現。如果同一個政權執政5年,大家會感到厭倦。以往大選期間,希望“政權交替”的呼聲甚至高達六至七成。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但同樣需要看到的是,在2月底民調機構Realmeter的調查中,對文在寅施政表現給予好評的受訪者達到44.4%。這是一個很高的數字。
韓國民主化進程恐將迎來倒退
《鳳凰週刊》:這次韓國大選的最終投票率依然高企(77.1%),你如何看待年輕人對於大選乃至韓國政治產生的影響?
蔡奎榮:以前,20多歲的年輕人對政治漠不關心。但此次大選的特徵之一是年輕人積極參與政治,特別是通過社交媒體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某種角度來説,他們的政治訴求被放大了。
尤其新冠疫情之下,年輕人會感到絕望,尤其在首爾等城市,靠工資是買不起房的。他們又很難在大公司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需要一個發泄口。文在寅政權最被詬病的點就是房價。這也導致很多年輕人會反對現政權乃至我們的候選人李在明,從而支持尹錫悦。
競選期間,李在明正在發表演説
《鳳凰週刊》:我們注意到,住院中的前總統朴槿惠此次也前往投票站進行投票。朴槿惠在韓國政界是否還有影響力?
蔡奎榮:就本次大選來説,朴槿惠或許還有一點點影響力,因為還是有部分保守勢力支持她吧。但我認為,她在韓國政治上的影響力已經結束了。
住院中的前總統朴槿惠此次也前往投票站進行投票
《鳳凰週刊》:如你所説,韓國正面臨一系列棘手的國內難題,尤其在就業、住房等領域。尹錫悦上台以後,主要會面臨哪些挑戰呢?
蔡奎榮:雖然最近新冠疫情形勢嚴峻,但專家估計韓國即將迎來疫情峯值,之後數字將會下降,最終我們或將選擇與新冠病毒共存。所以對於新一屆政府來説,疫情問題在政治上並不是最大難題。
競選期間,尹錫悦曾承諾:“新政府上台100天內將投入50萬億韓元,全額補償因政府限制營業時間而給個體户和小商人造成的損失。”他希望抹去文在寅為刺激經濟推出的一系列“韓國新政”(旨在通過鼓勵新老工業融合、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方式,重塑後疫情時代的韓國經濟)。
但動用如此鉅額的款項,意味着將對前政府制定的預算方案進行大幅修改,這必然會產生矛盾。畢竟,預算是需要經由國會通過的。
在房價問題上,尹錫悦強調“將由民間主導”。我認為,這樣的房地產政策根本不能解決眼下的高房價問題。如果把一切交給市場,那些大企業、大型建設公司將佔據優勢。最終購買房子的人將成為弱勢一方,房價也很難穩定下來。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就業。這要考慮到產業結構的變化,應當創造出更多新的工作崗位。但尹錫悦對未來的產業轉型展望不足,對他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國民力量黨現有的經濟觀就是培植大企業,通過大企業來創造工作崗位,促進增長。但是,現在的韓國社會並不是僅靠大企業就能實現成長和發展的,工作崗位也不是主要由大企業創造的,所以這方面也不容樂觀。
在房價問題上,尹錫悦強調“將由民間主導”
《鳳凰週刊》:未來,執政黨和在野黨有沒有聯合執政的可能?
蔡奎榮:目前來看,完全沒有。以前韓國曾有過這樣的嘗試,但現在是兩個大黨互相競爭,又在總統大選中進行了激烈競爭。即使現在任何一方有聯合執政的打算,另一方也很難答應。
《鳳凰週刊》:雖然尹錫悦贏了大選,但尹錫悦在國務總理內閣人選、推進重要立法議程方面,仍需跟在國會佔多數席位的共同民主黨合作。今後,共同民主黨將如何與尹錫悦領導的政府展開合作?
蔡奎榮:因為共同民主黨在大選中失敗了,即使我們目前在國會佔多數席位,也肯定會支持新總統執政。只要新班子成員和各項政策對國民有幫助,我們也會積極予以配合。一般來説,當選總統任命的總理等人只要沒有太大爭議,肯定是可以順利得到國會批准的。
《鳳凰週刊》:你如何看韓國未來的政治轉型及民主化進程?
蔡奎榮:目前來看,韓國的政治轉型及民主化進程很可能會出現倒退。文在寅政府提出過“積極促進國民和諧與團結”,但現實情況是分為了“我們”和“你們”,使得矛盾激化。在韓國,多黨制的“多黨”實際上只有兩個黨派,我們彼此之間為了總統這個位置爭得你死我活。
如果其他一些政黨能夠團結——比如國會中另外三至四個在野黨能夠聯合,反而會對韓國政治的發展有幫助。其實,李在明提出過“應當發揮其他政黨的作用”,期待出現這樣的政治局面。但尹錫悦似乎沒有這樣的想法,他的當選恐怕只會進一步激化兩黨的鬥爭。
韓國最擔心“中美關係進一步對立”
《鳳凰週刊》:本次韓國總統選舉期間,俄烏戰事不斷升級。這是否也影響到本次大選?
蔡奎榮:目前來看,俄烏局勢對韓國大選的影響十分有限。但對韓國人來説,俄烏局勢並不是與我們全然無關的。畢竟,我們一直受到來自北方(朝鮮)的威脅。
《鳳凰週刊》:北京冬奧會期間,韓國反華情緒持續爆發。競選期間,幾位總統候選人更是紛紛打出“反華牌”。你怎麼看這種情況?
蔡奎榮:在韓國,有些人是因為一些原因不喜歡中國的,也有些人只是為了單純發表情緒性言論。而這些人主要以20至30多歲的男性為主,他們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抓住把柄,就會猛烈攻擊。
自韓國2014年部署“薩德”系統以來,中國對韓國實施了一系列經濟上的“制裁”,這讓部分人心裏埋下了反華的火種。近八年來這種情緒一直存在,最近因為冬奧會進一步加劇了。
為了獲得選票,總統候選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民間這種情緒。但成為總統後,他在競選期間所説的言論只會成為將來(被中傷)的迴旋鏢。我認為,身為總統候選人,不應在選舉期間利用外交牌來獲得選票,發表相關言論時也應使用有節制的語言。
北京冬奧會期間,因韓服等爭議,韓國反華情緒持續爆發
《鳳凰週刊》:2022年是中韓建交30週年。如今的大選結果對未來的中韓關係將產生何種影響?
蔡奎榮:尹錫悦在競選期間宣稱,如果當選,將擴大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如果他的支持者要求他追加部署,尹錫悦或許會為自己所説的話負責。但這樣做的話,韓中關係將面臨崩塌。這是我最擔憂的事情。
尹錫悦還説,希望加入美日澳印構成的“四邊機制”(Quad),並參與“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他始終把美國放在最優先的位置,渴望通過加入美國的安保同盟來牽制中國。目前來看,未來的韓中關係很可能會變差。但我始終強調,無論誰當選韓國總統,都不能無視中國這個巨大的合作伙伴。
《鳳凰週刊》:在3月10日的首次記者會上,尹錫悦表示,將重建韓美同盟,強化全方位的戰略同盟關係。你如何評估未來的韓美關係?
蔡奎榮:就目前情況來看,韓美同盟主要是圍繞新冠疫情、氣候危機、傳染病、新安保等議題展開合作,尤其是建立旨在脱離中國的半導體供應鏈同盟。
即使韓美之間建立全面的同盟關係,也依然會把重點放在經濟上。只有這樣,在強化韓美關係的同時才不會對韓中關係產生影響。但尹錫悦顯然更希望加深與美國在安保方面的關係。這樣下去,韓中之間的矛盾必然會變大。
《鳳凰週刊》:中美關係會影響到韓國未來的外交政策嗎?
蔡奎榮:中國和美國都是韓國重要的合作伙伴,如果中美關係進一步對立,對韓國來説絕非好事。在經濟方面,我們希望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能夠得到緩解;在安保問題上則希望兩國不要發生軍事衝突。目前,我們最擔心的恐怕是台灣問題——一旦中國大陸對台灣動武,東北亞地區和美國是否會發生某種新冷戰,以及是否會發生軍事上的對立?如果中美在安保問題上發生衝突,美國或向韓國提出要求,讓我們加入其安保同盟,那麼我們可行動的範圍就會變窄,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尹錫悦表示,將重建韓美同盟,強化全方位的戰略同盟關係
《鳳凰週刊》:隨着尹錫悦當選,朝鮮半島局勢的未來走向也備受關注。朝鮮半島是否會陷入新一輪緊張局勢?
蔡奎榮:尹錫悦上台,韓國對朝政策將有很大轉變。競選期間,尹錫悦提出,如果韓國受到朝鮮的核武威脅,他將要求美國重新在韓國部署戰術核武器,並簽訂“共用核武”的協議。這樣一來,朝鮮半島局勢的不安因素就會增大。
《鳳凰週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月10日向尹錫悦表示祝賀,並表示期待改善兩國關係。尹錫悦上台,是否會給韓日關係帶來轉機?
蔡奎榮:這是有可能的。韓日兩國遲遲未能解決強徵勞工問題以及慰安婦問題。這使得日本對韓國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制裁。但是,即便歷史問題未能解決,未來韓日兩國依然要維持經濟或其他層面的交流。尹錫悦上台後,應該會尊重朴槿惠政府與日本簽訂的《韓日慰安婦協議》。韓日雙方也會在這一協議框架下處理兩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