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兒往前跑,香港向前進——專訪香港賽馬會主席陳南祿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綜合

如果沒有看過賽馬,就不算到過香港。很多人會用這句話表達賽馬之於香港的標誌性意義。

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跑馬地賽馬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馬場之一,每逢週三晚的賽馬日,這裏總是燈火通明、車流如織。噠噠的馬蹄聲與看台上高分貝的吶喊聲此起彼伏,騎師揚起馬鞭在綠茵場策馬奔騰之時,也攪動着香港這座城市的激情。

香港賽馬會主席陳南祿,20世紀50年代就出生在距離跑馬地不遠的地方。每天上學途中,他總能路過跑馬地。他稱自己“與馬場一同成長”。60多年來,跑馬地幾經翻修,在它的周圍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陳南祿不僅親歷了香港賽馬業的發展,更見證了香港的時代變遷。

陳南祿

“馬兒往前跑,香港向前進,這是二者最相似的地方。過去20多年,香港經歷了大大小小的風浪,但無礙我們向前奔跑。”在陳南祿眼裏,賽馬會與香港一直攜手奮進。時至今日,陳南祿依舊記得,1997年6月30日,也就是香港迴歸祖國的前一天,自己忙碌的每一個細節;而對香港迴歸帶給賽馬業的變化,他更是感慨頗深。

“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當年這個通俗的説法,闡明瞭迴歸後港人的生活方式保持不變。迴歸後,香港賽馬業的水平日漸提高,在國際馬壇佔據了領先地位。從舉辦國際一級賽,到成功協辦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全力支持廣州亞運會馬術比賽,再到慈善捐款創新高……香港的馬匹不僅僅“照跑”,更是大踏步向前。此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共同推進大灣區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聯合打造一批國際性、區域性品牌賽事;推進馬匹運動及相關產業發展,加強香港與內地在馬匹、飼草飼料、獸藥、生物製品等進出境檢驗檢疫和通關等方面的合作。

“25年前香港沒有國際一級賽,現在我們一年有12場;那會兒我們的馬匹也不算太好,但現在有非常多已進入頂級行列;我們在廣州從化蓋了一座佔地約150公頃的馬場,於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現在很多馬匹都去那裏訓練,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國家對我們的支持,讓我充滿了信心。”陳南祿説。

隨着香港迴歸紀念日的日益臨近,陳南祿更忙了,但他樂此不疲。為了迎接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賽馬會撥出6.3億港元支持特區政府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

“我們希望能有這個機會,給香港加點活力,也帶來多一點的正能量。”陳南祿説。

成立於1884年的香港賽馬會,是香港最古老的機構之一。經歷一個多世紀的洗禮,賽馬會早已跳出賽馬行業管理者的單一角色,積極參與到香港的城市建設當中,與市民們的生活深度“綁定”。走在香港街頭,賽馬會醒目的藍底標識幾乎隨處可見,但它還存在於人們“看不見”的地方。

在社區、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賽馬會都發揮着自己獨特的社會屬性。作為非營利機構,賽馬會結合賽馬、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綜合營運模式,盈餘都以納税和慈善捐贈的形式回饋社會。

陳南祿透露,上一年度賽馬會交税近250億港元,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過去兩年每年平均捐款為45億港元,惠及社會各階層。如今的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不僅是香港最大的慈善捐助機構,也是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機構之一。“去年我們撥出45億(港元)做慈善,在新冠疫情期間,又額外增加18億(港元)支持抗疫。將來可能還不止這麼多,當然我希望這一部分不要再增加了,願疫情早點過去。”

在位於新界的香港賽馬會沙田馬場,幾名騎師和馬匹在晨操(2020年12月1日攝)

陳南祿強調賽馬會是非營利機構,其價值核心在於建設美好社會。事實上,香港許多地標都有賽馬會的影子。從醫院、大學、社會福利設施,再到公共設施,包括著名的海洋公園和維多利亞公園、近年的活化建築地標“大館”,以及即將向公眾開放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都由賽馬會資助興建;2003年非典之後,賽馬會撥款設立了特區政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針對老年人可能出現的腦退化現象,成立了賽馬會耆智園,推出了多項腦退化症支援計劃……

“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捐款,更希望得到社會的共同關注,把社會資源引到香港真正需要的地方。”陳南祿説。

他表示,賽馬會將來仍然會積極投身慈善事業,但他同時強調賽馬會需要自強,因為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有能力去幫助他人,而新冠疫情,就是賽馬會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在疫情期間,賽馬會首先需要保障員工和會員的安全,所有的防疫條例都要遵守,寧可保守一點也絕不冒險。在安全的前提下,賽馬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通過賽馬防護閉環讓比賽順利進行,實現“馬照跑”。

“比如我們在數碼業務方面也進行了投入,疫情下很多業務都是在手機、電腦端完成的,這是我們的應變之一,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疫情下,賽馬沒有停止,這是很多人一起努力的結果。”

陳南祿表示,賽馬會將繼續發展公益事業,為香港出一份力,堅持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這是賽馬會的責任”。

“我堅信,香港十年後的燈光會比現在更燦爛。”他説。

文/新華社記者 韋驊

攝影/新華社記者 李鋼

編輯/徐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