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村落,炊煙裊裊,童叟幾多,鮮紅淡綠。
瑪御谷保留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瑪御谷保留了蓑衣斗笠,煙雨斜陽。
瑪御谷保留了耕牛暮歸,慢條斯理。
瑪御谷保留了此去經年,田間阡陌。
瑪御谷在建一個新的理想國的同時,希望能把世事變遷的一切細節,成為這裏的一個縮影景觀,尊重歷史長河的每一分每一秒。
作為在激烈潮流更替中長大的一代人,需要在這個因為網絡而變得超級快的生存節奏中,將生活的本質,衣食住行的根源清晰地用很多種方式保留下來。
20年或者30年以後,再回頭看,這些保留下來的瑣碎的細節,到底有什麼樣的作用和意義,時間會替瑪御谷講清楚。
瑪御谷保留了在地文化的精神。這片一眼看不到邊際的稻田,中間幾經挫折,放棄修建供大家休憩的廣場,本着對自然環境和在地農耕文化的尊重,讓傳承久遠的稻田保持它應有的樸實面貌。
因為瑪御谷知道,這片稻田啊,陪伴了不知道幾代人的童年和青春,陪他們走過晨鐘暮鼓,直到原來的生命在土壤裏睡着,繼續埋成未來的根。
大自然給了我們辛苦收穫的芬芳,使我們學會流汗學會低頭學會感謝,直到我們也都變成巨大的寶藏。
夏日永晝來臨的時刻,日光清野,在多風的黃昏裏,獨坐在半山的陽台,看山谷裏稻浪翻騰着,慢慢的,絢麗的雲被風洗淨。
當稻浪伴着風念出一封封寫給摯愛的情書,柔和的星星一一就位,於是夜色澆衣,明月也送來了很多年前的古詩。
那些泛黃的回憶,在這個瞬間重現光鮮,在阡陌縱橫的思緒裏,該開花的開花,該發芽的發芽,一片片花開似錦,一片片稻浪連天。
記得上一代人,住在淮河邊就覺得慶幸,因為温飽是那個年代極其重要的事情,那一代是食物的幸福感極其強烈的一代人。現在的小孩子,體會不到了。他們也許能看到稻浪翻滾,但已經看不到其中的希望和氣勢,他們也許能聞到香味,但聞不到其中土地的精神。
在瑪御谷走上一遭,一年三季的耕收,使這片土地永遠竹樹葱蘢,花朵滿坡,油菜花黃,不時還能看到農人或者耕牛在壩上或山間勞作。
在瑪御谷沒有喧譁的光和熱下,你去稻田的壩上走一圈,穿過微風,也許能看見很久以前或者很久以後的自己,正越過山河湖海,或是看到鬃毛在風中飛揚的彩虹馬。
或者什麼也不想,站在一座咫尺之遙的山巒前,看看稻田和日出。
稻浪是燃起的海,燒出了每一個有過努力的靈魂,寶藏才降臨給我們。
瑪御谷稻香十里,伴着風在家門口,微微奏出一首關於收穫的天籟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