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衞報》9月14日文章,原題:“每個男人都在喝酒”:禁酒令對印度女性有多大幫助? 婦女們手持棍棒和掃帚,遊行到科納村中心的一家酒鋪。這在印度東部的比哈爾邦是一次少見的“伏擊”。但她們已經到了崩潰邊緣。52歲的蘇妮塔·德維説:“每個村的婦女都為酒精所困擾。男人在街上騷擾她們,丈夫在家打她們。當她們看到我們時,便獲得勇氣,我們可以團結起來一起戰鬥。”
資料圖
這些婦女的抗議是為反對男性酗酒,她們認為酗酒會毀掉生活。這場抗議發生在2013年3月,一名女子在德里公交車上被輪姦三個月後。受輪姦案刺激,德維在比哈爾邦成立了進步婦女論壇。她目睹這個以農村為主的邦,在開放飲酒政策的影響下發生變化。酒鋪在鄉村遍地開花,買酒更加容易。“每個男人都在喝酒,像疾病一樣傳播。”德維在家中表示。那天早上,她們沒有砸碎酒鋪的窗户和酒瓶,只是簡單地上了一把新鎖,將店給關了。
這在重男輕女的比哈爾邦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該邦儘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女性的政策,但女性識字率為印度最低,童婚數量最高,家庭暴力也很普遍。科納村的消息傳到周圍村莊,抗議活動也隨之蔓延。2016年4月5日,比哈爾邦實施全面禁酒令,任何被抓到飲用或販賣酒精飲料的人都可能面臨終身監禁,且不能保釋。
大量證據表明,過度飲酒與對婦女施暴之間存在密切聯繫,但酒精作為暴力直接誘因的證據仍然存在爭議,滴酒不沾的人也會是施暴者。然而,由於印度各地都出現酗酒和家暴的關聯案例,以至於從奧迪沙邦到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婦女,掀起一波又一波要求禁酒的浪潮。
不過,印度的禁酒令往往虎頭蛇尾,一些政策幾年後就撤銷了。原因通常都一樣:禁令沒有成功地將某邦變為禁酒邦。一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政治伎倆,利用了女性手中的選票。其他人則看到更深層次的變化——在男性處於主導地位的印度,女性運動的政治影響力正在上升。但在減少針對婦女的暴力方面,禁酒令的成效尚不明確。
德里人類發展研究所的比姆·雷迪和巴拉蒂·康代普迪進行初步分析後發現,比哈爾邦實施禁酒令5年後,當地酒精消費量大幅下降,飲酒成年男子比例從禁令實施前的近1/3降至禁令實施後的15%。而同一時期,遭受配偶虐待的女性比例從46%下降到42%。雷迪稱,這種下降是“微不足道且令人失望的”,因為大趨勢就是在下降。對康代普迪來説,這表明,認為酒精是導致暴力的主要因素是錯誤的假設。她説:“根深蒂固的父權制和性別因素也起了作用。最終,親密伴侶的施暴問題無法通過大張旗鼓的民粹主義措施解決。”儘管如此,雷迪表示,飲酒大幅減少可能會對女性的生活和家庭的經濟福祉產生“重大影響”。(作者普麗蒂·傑哈,傳文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