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工礦·新故事 | 從“活”起來到“火”起來——透視中國工礦遺存重生之路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綜合

  

     這是塗鴉藝術家在798藝術區進行塗鴉創作。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 編者按 ——

      工礦遺存是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見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加速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一些曾為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工業企業、老礦山走向保護修復和開發利用的重生之路。即日起,新華社開設“老工礦·新故事”全媒體欄目,集中反映我國工礦遺存保護修復和開發利用實踐,報道一批特色鮮明、可供借鑑的案例,展現各地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

  這是遊客在首鋼滑雪大跳台區域參觀遊覽。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北京798藝術區成為文化創意策源地,上海深坑酒店把建築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躋身熱門旅遊地……

  行走中國大地,一處處曾經沉睡的工礦遺存“活”起來,由此帶動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正在“火”起來。

  從廢棄到喚醒再到蝶變、升級,工礦遺存的重生之路折射出新時代中國經濟跨越關口、貫徹新發展理念、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喚醒——活化優化,工礦遺存迎來新機遇

  北京西長安街延長線上的首鋼園,連綿山脈、鋼廠遺存、冬奧場館相互映襯,構成獨特景觀。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他的印象中,這裏高聳的冷卻塔曾是首都工業化的一大標誌。如今,冷卻塔旁由他擔當總設計師的首鋼滑雪大跳台“雪飛天”成為新地標。

  2010年12月,佔地面積達863萬平方米的鋼鐵巨人停下奔跑的腳步。從全面停產到重新規劃,從整體保護到有效更新,此後十幾年間,走過百年曆程的首鋼得以脱胎換骨。

  “巨人醒過來了。”張利説,首鋼見證了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壯大,更印證了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進入新時代,隨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持續推進,我國一些工礦企業在關停、遷址、重組中遺留下大批老舊工業廠房、廢棄礦山,一度成為閒置資源,甚至是負資產。

  這是首鋼園內的奧運五環標誌。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我國具有遺產價值的工礦遺存資源豐富,形態多樣,覆蓋面廣,時間跨度大。工業和信息化部2018年進行摸底調查,明確各類工業遺產近1000處。

  自然資源部已開展全國曆史遺留礦山核查工作。衞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僅黃河流域就有歷史遺留廢棄礦山1500多萬畝,佔全國總量近50%。

  如何以正確的方式喚醒它們?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柏春説:“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進程,在世界工業史和科技史上具有獨特地位。因此,許多工礦遺存具有工業文明遺產價值,必須有選擇性地加以保護,實現科學合理的開發與利用。”

  河北省唐山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工業城市。走進位於路北區的啓新水泥工業博物館,一邊是修舊如舊的水泥廠,陳列着水泥窯系統、發電機組等工業文物以及從1889年至2008年間的2000餘卷工業檔案;另一邊是由舊廠房改造而成的文創園區,一家家畫廊、藝術家工作室、特色餐廳充滿時尚氣息。

  從“城市瘡疤”通過“騰籠換鳥”得以活化,到“工業鏽帶”變身“生活秀帶”實現優化,各地結合工礦遺存自身特點,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喚醒方式。

  “對於工礦遺存,首先要對瀕危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明確管理職責,實現有章可循。”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孫星説。

  2018年,《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發佈,目前已確定5批共194項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各地也積極行動起來,如湖北省黃石市出台了工業遺產保護條例,江蘇省編制了工業遺產地圖,四川省發佈了省級工業遺產名單等。

  “十三五”期間,我國在長江、黃河等重要流域和區域對約400萬畝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開展治理修復。進入“十四五”,中央財政繼續支持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態受益範圍較廣的重點區域廢棄礦山治理修復。

  “工礦遺存保護修復和開發利用是一項長期而系統化的工程,需要保持歷史定力與耐心。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工礦遺存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遺產資源和社會發展資源實現有機結合,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有力支撐。”孫星説。

蝶變——巧用妙用,工礦遺存湧動新活力

  今年春天,享有盛譽的德國伊達斯建築論壇舉辦展覽,聚焦一個不同尋常的主題:中國浙江農村的廢棄採石場。

  一個幾十米高的赭色山石圍合的石宕,產生了獨特的聲學效果,被改造為上演傳統戲曲的劇場;另一個石宕被改造為户外展廳,石匠工人在那裏演示歷經千年的採石工藝;還有一些石宕被設計為茶室、書房,遊客站在依石而建的平台可以觀賞優美風光……

  地處浙江南部的縉雲縣凝灰岩藴藏量豐富,當地不少人長期以採石為生,縣域內有3000多座形態各異的礦洞遺蹟,一部分還存在坍塌風險。當地獨樹一幟改造利用石宕的成果,在這次展覽上進行了展示。

  承擔設計工作的建築師徐甜甜説:“整個改造用時不到6個月,本着少干預、微改造、精提升的理念,資金投入並不多,但達到了藝術性、實用性、收益性兼具,實現了變廢為寶。”

  論壇創辦人克里斯汀·弗雷思認為,德國有很多類似的露天和地下礦山,面臨嚴峻的生態挑戰,中國人完成的這個項目,為世界各地的廢棄採石場提供了一種再利用的典範。

  雖然處於起步階段,但通過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巧用妙用,我國工礦遺存保護利用逐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

  這是礦山變景區、竹山成金山的重慶市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實施生態修復,煥發新生機——

  四川省米易縣白馬鎮高龍村,是由工礦廢棄地通過復墾形成的移民新村。2012年開始,這裏被改造成千畝良田,600多户村民從礦山上搬下來,發展蔬菜種植,建起安居樂業的新家園。

  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鎮小石村也曾因礦而興,後因煤礦關閉日漸蕭條。2017年,在外經商的當地村民嶽付飛回到村裏,對村子重新規劃改造,通過發展民宿旅遊“起死回生”,村民漸漸返鄉,不少新村民紛紛來此落户。

  近年來,各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開展包括廢棄礦山復墾在內的生態修復,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盤活了存量建設用地,優化了產業佈局,一舉多得。

  遊客在江西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內遊覽參觀(2016年10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實現動能轉換,培育新業態——

  在江西省景德鎮市,自上世紀90年代起,大批陶瓷企業陸續搬出寸土寸金的城區,曾經輝煌的瓷廠廠房被閒置,一些廠區內污水橫流、雜草叢生。承載着城市名片和歷史記憶的老工廠如何利用?

  “我們發現這座城市有大量從事工藝美術創作的‘景漂’,如何利用這些老廠區的藝術氛圍,為他們創新創業提供平台,是實施陶溪川項目規劃設計的初衷。”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張傑説。

  今天,走在陶溪川,能夠看到昔日的老窯爐、燒煉車間被打造成美術館、博物館,過去燈火通明的彩繪車間化身為藝術工作室、教育研學基地。陶溪川開放以來吸引了200餘位藝術家駐場創作,每週舉辦面向全國青年創客的創意集市。

  “工礦遺存並非升級發展中的歷史包袱,只要和當地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相結合,有選擇地加以保護,有效開發,就會激發出新的創造力、生產力。”張柏春説。

  這是遊人在合肥市瑤海區長江180藝術街區參觀遊覽。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長江180藝術街區所在地原是一片工業廠房,當地在舊廠房改造升級過程中注入創意設計元素,將其打造成為文創藝術街區,並增設了“夜經濟”主題遊覽休閒項目,成為市民和遊客休閒放鬆的好去處。新華社發(解琛 攝)

  推進有機融合,催生新模式——

  吉林省長春市東盛大街,吉林柴油機廠原址上建有一個充滿工業風的社區,現代建築與老廠房在這裏和諧共存。

  社區內的廣場上擺放着一件巨大的柴油發動機雕塑,弧形擋牆外側包裹着紅色的鏽板,按時間順序記錄了吉柴的發展歷史;沿擋牆走一圈,就能瞭解吉林柴油機廠的成就。整個社區既有濃厚歷史感,又充滿生機活力。

  “將工礦遺存與社區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了保護與利用的平衡,為推進老工業基地類似遺存的深度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借鑑意義。”吉林省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會長傅佳欣説。

升級——精準有序,工礦遺存走向新軌道

  位於湖南省婁底市的冷水江銻煤礦區,開採利用超過120年。這裏曾經廢渣堆佔土地,山體植被荒蕪,石漠化嚴重,水體污染,動植物多樣性退化,多處地面沉陷,房屋、耕地受損,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

  實施修復後,當地進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將碎片化分佈的羊牯嶺碉堡、採礦演示場、錫礦山展覽館等豐富資源串聯起來,探索出“生態觀光+礦業文化+地質研學+紅色教育”新模式。

  這是遊客行走在烏蘭浩特市天駿山的棧道上。天駿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郊區,曾因採挖石料而造成山體裸露,植被匱乏,山體上留下了多處深坑。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大生態修復力度,為天駿山增添綠色,將荒山改造成旅遊景區,吸引遊客前往遊玩。 新華社發(貝赫 攝)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工礦遺存保護與利用過程中,存在定位不準、特色不彰、層級不高等現象,一窩蜂改造成產業園區項目,導致同質化競爭,有的陷入新的生存困境。

  張柏春認為,工礦遺存保護上不能泛化,並非所有老工礦都有保存價值;利用上不可一哄而上,應當實現精準化分類,明確發展的方向是什麼、開發的底線在哪裏。

  他認為,兼顧市場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應該是正確的開發方向。

  根據8部門印發的《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我國將推動建立健全分級保護機制,完善基礎制度和標準體系,支持地方開展工業遺產認定,形成分層分級保護利用體系,讓更多工業遺產得到保護利用。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歷史原因,一些地區面臨生態系統受損退化嚴重、生態修復欠賬較多、資金投入不足等不利局面,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同時,社會資本參與機制尚未有效形成,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參與渠道不暢通、支持政策不明確、回報路徑不清晰等問題。

  目前,相關主管部門正引導各地將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城市轉型發展相結合,鼓勵社會資本成立文化產業基金參與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等項目建設,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模式。

  去年底,國辦印發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投資、設計、修復、管護等全過程,圍繞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生態產品開發、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等活動,對區域生態保護修復進行全生命週期運營管護。

  工礦遺存保護與開發正迎來新的春天。

     

      文字:趙超、熊爭豔、王立彬、張辛欣、屈婷

  編輯:屈婷

      新華社國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