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今年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以下簡稱“研發經費”)支出244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3%,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40%,其中基礎研究經費1504億元。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佈,尊重科研規律,從7方面提出25條“硬核”舉措,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加大科研人員激勵力度,減輕科研人員事務性負擔,受到科技界廣大知識分子的關注和歡迎。
“跟‘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相比,最近幾年我們的科研經費越來越多了。現在的科研經費來源不僅有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也都有一些項目。”北京某研究院的一線科研人員王春(化名)告訴記者,“期待這次改革能讓科研經費的使用也越來越靈活。”
在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科研人員在進行聚合物驅油實驗。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攝
我國研發經費投入世界第二
2013年以來,我國研發經費投入一直穩居世界第二,去年24426億元投入再創新高。
目前我國科技創新家底如何?截至2020年末,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52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350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636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21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173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2386家。
科研經費的錢主要花在哪裏了?據統計,2020年我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共安排198個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資助4.57萬個項目。
這些錢花出去主要取得哪些成果?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0年我國成功完成35次宇航發射;“嫦娥五號”發射成功,首次完成我國月表採樣返回;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開放運行;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量子計算原型系統“九章”成功研製;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完成萬米深潛。
巨大的科研投入也給我國經濟注入了“創新”基因。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0年我國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55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8252億元,比上年增長26.1%。全年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3.39%。
“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很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巨大市場。但是,我國還需要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要通過核心技術攻關來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要充分發揮舉國體制在科技領域的優勢,通過科技創新來不斷增加國際競爭力,實現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智庫中心主任任曉剛研究員説,我國目前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並正向着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闊步前進。
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省市、企業課題少,基層科研人員和青年人才能夠參與的項目少
8月24日,科技部公佈了“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司法專題任務2021年度定向指南項目安排公示。
這些國家重點項目是如何立項的?王春告訴記者,一般“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點科研項目多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負責組織實施,有些項目是定向的。
記者從科技部瞭解到,1994年,科技部直屬的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成立,履行項目管理專業機構職責,此後我國基本確定了科研計劃全面實施課題項目制管理的制度。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中資源、環境、生態、海洋、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社會治理、文化體育、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等領域相關項目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項目管理工作方案,組織編制經費概算,參與編制項目指南,受理項目申請,組織項目評審、立項、過程管理及綜合績效評價等,都是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的職責。
“科技部有專家庫,每年項目立項都會從中抽選專家編制項目指南,科研人員相當於做‘命題作文’。”王春説,“每個專家其實也是單位人員,他們定的項目研究方向和指南都很細,多是國際學術前沿的話題,跟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所以有的單位容易申請到項目,有的單位研究方向跟項目指南不一致,就很難申請到項目。另外,有些學術型專家不在生產一線,對企業科研情況瞭解不多,所以安排的適合企業牽頭的項目就少,一般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牽頭。另外,北京的專家比較多,所以地方能牽頭的項目較少。青年科研人員能拿到的項目也偏少。”
記者對科技部網站的不完全統計顯示,王春反映的問題屬實。
截至8月24日,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已啓動22個,其中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司法專題任務)(定向)、科技冬奧、科技冬奧(定向)、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數字診療裝備研發、綠色生物製造、綠色宜居村鎮技術創新、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等重點專項,共有48個項目進行了公示。
這些項目的實施週期一般是2到4年,牽頭單位既有企業,也有高校、科研院所,還有行業協會和部委的信息技術服務中心。
根據統計,公示的48個國家重點項目中,企業為牽頭承擔單位的相對較少,僅有6項。比如深圳某公司牽頭的“新型有創呼吸機及其核心部件研發”項目,瀋陽某機器人公司牽頭的“重症護理智能機器人系統研發”。
48個項目的牽頭單位以高校、科研院所為主,共有34項,約佔70.8%;醫院牽頭項目只有5項。
涉及地方的項目也相對較少,只有甘肅、寧夏、雲南、新疆等地方的優勢特色產業項目入選。
不過,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科技部正在深化科研項目管理改革:“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年首批啓動的重點專項中,設立了揭榜掛帥榜單任務,不設門檻,不唯職稱,不唯論文,誰能幹就讓誰幹,圍繞關鍵核心材料、重大科研儀器、病原學和防疫、清潔能源、農業生物種質資源、診療裝備和生物醫用材料、黑土地保護利用等方面,凝練聚焦重點突破方向;在更大範圍內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採取部省聯動方式實施重點專項等方式擴大資助面。
“我們在基層工作中也會遇到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都是現實中需要解決的,但幾乎得不到科研經費的支持。”湖南省衡陽市一位在基層工作的工程師告訴記者,“省裏還能有一些科研經費,到了市縣一級,都沒見過科研經費長什麼樣子。”
科研人員在福建三明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產業園進行電池耐受高温實驗。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中試階段的科研經費支持偏少,科研經費管理包乾制需要擴大試點範圍
“近年來中央明確提出,企業是市場創新的主體,我們企業能申請到的國家科研經費也越來越多,每年有10多項,加上市場資本和企業配套的研發資金,企業創新能力大大增強,最近幾年每年申請的發明專利數量在中國企業裏都排在第二位,僅次於華為。”國內某顯示屏生產企業有關負責人吳曉告訴記者,不過,總體來看,企業能牽頭的項目不多,企業科研人員的地位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包括科研經費改革,國家加大了對基礎研究和‘卡脖子’技術攻關的支持力度,我今年成功產業化的項目就是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的支持,科研項目‘RV減速器產業化開發’有200萬元的科研經費支持,最終我們團隊突破了‘機器人關節RV減速器製造工藝’,掌握了核心技術。”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張躍明告訴記者,“但現在科研經費的管理在項目持續性方面還略顯不足,尤其是中試階段很難找到經費支持,民營企業也有資金壓力。如果國家的科研經費能在中試階段或者後續產業化過程中繼續給予科研工作者支持,我相信中國的原始創新科技成果會有更多成果轉化。”
“中試階段國家科研經費的支持相對偏少,這導致絕大部分科研人員的成果都停留在論文階段很難落地,這跟現階段國家的需要和要求有差距。”清華大學某中試基地負責人説,“國家應該加大中試階段的科研經費投入。”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李石勇表示,科研項目經費是國家的錢,其使用自然要受監督,既要符合公共財政管理的一般要求,又要契合科研活動的基本規律。對公共經費過度放任,缺乏監管,管理部門可能有失職之虞;對科研活動干預過多,科研單位與科研人員將無所適從,從根本上影響科研目標之實現。為解決科學研究路徑不確定性與經費管理制度剛性之間的矛盾,可以擴大試點經費使用包乾制,這項改革可以通過提升科研人員誠信意識、簡化預算編制、賦予科研人員更多經費使用自主權等措施來提升經費使用彈性,達到符合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法治化改革的要求。
(本報記者 袁于飛)
找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的“下一步”
本報評論員
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某種意義上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撬點”,牽一髮而動全身。科學家有更多的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科研單位才能有更多自主權,科研生產力也才能得到進一步解放。近期,國務院辦公廳接連發布了《關於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和《關於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正是充分運用這個“撬點”效應的務實之舉,給科技發展帶來的新空間讓人期待。
有問題才需要改革,有問題意識,才能有精準改革舉措。接連不斷的新政策出台,一方面説明科技創新在我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中國邁向科技強國的步伐越來越穩健。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們在體制機制上還有諸多掣肘創新之處,比如評價指標體系中論文導向明顯的問題,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兩張皮的問題,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等。這些“點”上的問題,其實最終帶來了“面”上的挑戰:我國遭遇“卡脖子”技術難題、原創性基礎研究成果偏少等。
研發人員在實驗室進行產品分析工作。新華社發
現在,改革來了、政策有了,如何繼續向“下一步”推進?
科研經費投入解決了總量問題,接下來還要解決結構問題。
近年來,我國科研經費投入已經穩居世界第二,2020年更是創歷史新高,極大地支持了大國重器的研發。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科研經費管理使用還存在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省市、企業課題少,基層科研人員和青年人才參與的項目少,中試階段的科研經費支持偏少,科研經費管理包乾制需要擴大試點範圍等問題。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實現分配優化、兼顧各方,才能以一個穩固的“結構”支撐起“總量”,最大限度提升“總量”的使用效率,使創新能力與科研投入匹配。
科研經費改革正在破解老的套路,接下來還要樹牢新的標準。
科研成果應該怎麼評價?近年來科技界已達成一定的共識,那就是,以SCI論文數量為主要評價指標的體系必須破除;SCI期刊的理念框架標準、外國專家做的評價間接支配中國科研經費投向的現狀,也必須改變。此次兩個《意見》出台,進一步強化了這樣的導向。下一步,“破四唯”後更要樹牢“立新標”,就是“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持誰”,就是“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凡符合這樣的導向和標準,有關部門和科研單位就應該積極推出配套政策,積極打通改革落地的“最後一公里”,使新的導向惠及每一位科研工作者。
束縛科研人員手腳的政策障礙在逐步移除,解放科研單位生產力的改革也在向縱深發展,這是9100萬名科研人員在新時代建功立業的難得機遇。改革決策需要一錘定音,改革推進卻需要系統推進。科技部門和科研單位要敢於“不拘一格”,優先考慮國家需求,敢於擔當和深化改革;萬千科技工作者需心懷“國之大者”,珍惜改革的機遇性、包容改革的長期性,勇於向“卡脖子”技術難題發起挑戰。找準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的“下一步”,“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我們一定會更快奔向科技強國的目標!
來源:《光明日報》2021年8月31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