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齊魯行丨這個國慶節,黃河灘區閃耀中國紅

馬拉松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週年。近日,菏澤市東明縣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唯一外遷社區馬集社區的668户羣眾,不少人在家門口掛起鮮豔的五星紅旗,喜迎在新家度過的第一個國慶節。

      這個國慶佳節,菏澤全部28個村台、6個外遷社區的14.7萬灘區羣眾已經喜遷新居,開啓了他們的安居新生活。這個國慶節,黃河灘區閃耀着中國紅。

黃河山東段長628公里,河槽和大堤之間形成1702平方公里的灘區,60萬羣眾居住其間。菏澤有4個縣區、14.7萬人居住在黃河灘區。他們生活貧困,人均收入僅為全市人均收入的80%、全省人均收入的一半。灘區羣眾“三年攢錢、三年墊台、三年建房、三年還賬”,一直生活在“抗洪-重建-抗洪-重建”的循環中。

自古貧困黃河灘,如今舊貌換新顏。

拿黃河入魯第一縣東明縣來説,境內黃河灘區317平方公里面積全省最大,需建設24個村台社區和1個外遷社區,新建村台數量佔全省的85%,共涉及32539户、119680人,灘區居民遷建任務全省最重,是全省灘區遷建的主戰場。

面對貧困落後的黃河灘,東明縣廣大黨員幹部一趟一趟地往村裏跑,一次次走訪入户,勇挑遷建、扶貧重任,鏖戰灘區遷建“挖窮根”。自2017年5月,東明縣黃河灘區居民遷建三期試點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至今年5月30日最後一個村台完成選房,歷時4年時間,東明縣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全部完成了分房到户,12萬灘區羣眾安居幸福夢成為了現實,高高的村台上迴盪着灘區羣眾的歡聲笑語。

菏澤市委書記張新文説,搬出水窩子、住上新房子,羣眾徹底終結了“黃患致貧”的千年之痛,但這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還得過上好日子。今後菏澤將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灘區生態優勢,圍繞發展特色產業做文章,推動黃河灘區遷建這一脱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向鄉村振興的“第一工程”轉變,早日把過去貧窮落後的黃河灘,打造成美麗富裕的幸福灘。

如今的村台上,鄉鄉有扶貧基地、村村有扶貧產業、户户有增收項目,草莓、虎杖、金銀花、豆丹種植、鱸魚和黃河脆魚養殖等產業扶貧項目讓灘區羣眾有了致富的門路,14.7萬灘區羣眾正在用勤勞和智慧托起穩穩的幸福。

今朝猶可憶,明日更可期。從灘區遷建到致富項目,從扶貧車間到富民產業,菏澤一批批黨員羣眾凝聚着新時代的精神力量,閃耀着中國紅的理想和信念,奮力書寫着新時代的壯麗畫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7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紅·齊魯行丨這個國慶節,黃河灘區閃耀中國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