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秋凍”的氣温分界線你知道嗎!專家教你科學挨凍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綜合

最近,冷空氣頻繁來襲,氣温也是一路走低。雖然從古至今都流傳着“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不減衣,秋不加帽”、“熱不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的説法,但是,這個“秋凍”的標準究竟是什麼呢?

醫生告訴我們,其實秋凍的好處就只有一個,秋季是夏季與冬季的過渡期,天氣由熱轉冷,秋凍是為了增強人體對寒冷的耐受性,以便應付我們更為殘酷的嚴冬。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副主任戴丹告訴記者,如果氣温不低於20度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多凍。這樣可以使人們對寒冷有一個適應過程。但是如果氣温在15度以下,並且持續兩週以上,這個時候還秋凍就是犯傻。

也就是説,秋凍的氣温分界線就是:15度以下。如果氣温降到15℃以下,持續兩週以上,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醫生還表示,就算要進行秋凍,身體的這幾個部位可是不能挨凍的。首當其衝的就是頭部。

頭為諸陽之匯,最易受風邪侵襲。從西醫角度看,氣温較低時,頭部暴露於外,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而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從而引發頭暈、頭痛。第二個部位就是腳,“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加之足部皮膚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膚温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

而當氣温急劇下降時,就算温度還在15度左右徘徊,也不建議大家一味地追求秋凍,否則很容易生病。俗話説,防患於未然。因此,等到凍出病再保暖肯定是行不通的,保暖也並非簡單地增加衣物。學會一些暖身小訣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抵禦嚴寒。

第一個就是常備熱水袋

既可以温暖膝蓋,也方便隨時暖手。在晚上臨睡前,可以將熱水袋放置在頸後枕一會兒,有助於舒緩神經。

第二個暖身小訣竅,就是每晚泡腳

手腳畏寒的人,建議每次洗漱時用40℃左右的熱水,以及堅持每晚用熱水泡腳20~30分鐘。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活血化瘀、補氣昇陽的作用。

最後一個暖身小訣竅,是適量運動。

醫生説,運動是對抗寒冷的有效方式。適合的運動有慢跑、跳繩、羽毛球、乒乓球等,一定要讓身體各部分都“動”起來,從而產生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