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任何一個人,包括膽小鬼,都可以發動戰爭,但是結束戰爭要得到勝利者的同意——薩盧斯特戰爭的參與者需要兩個甚至多個,但是戰爭的結束,和平的到來,就必須由勝利者首肯。誠然,面對強權壓榨,弱者往往沒有還手之力,即使再怎麼怒吼或搖尾乞憐,落到強者的眼裏只是一場視覺盛宴,反而使這種征服更具趣味。對着戰力弱的人,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即使捱打也要卑躬屈膝,以保民族不致滅亡,越王勾踐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因此就很容易理解,當克里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不對俄宣戰呢?克里米亞被“吞併”隨着“克里米亞事件”的發生,14年3月,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併入俄羅斯聯邦,代表了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毫不費力地將其收歸囊中。在這段時間裏,沒有遇到過任何抵抗,甚至當俄羅斯軍隊佔領烏克蘭軍隊基地的時候,彼此也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隨後舉行了全民公決,佔領克里米亞大部分地區的俄羅斯人毫無意外地回到了祖國,從而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吞併”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烏克蘭、克里米亞、俄羅斯三國之間的歷史問題,這其中並不鮮見,這也是導致烏克蘭心甘情願承認自己不會對俄宣戰的原因之一。1783年,克里米亞被併入俄羅斯版圖,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1954年。在當時蘇聯政府的統治下,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蘇聯的一部分。在會議上,蘇聯方面作出了將克里米亞併入烏克蘭管轄範圍的決定。由於這個原因,直到蘇聯解體,克里米亞作為一個自治共和國加入烏克蘭,並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這一點就導致了兩黨之間的爭端。這意味着烏克蘭一方對克里米亞的統治只有幾十年,而從本質上講,烏克蘭這一部分領土根本就無法建立有效的統治。國內由於俄羅斯人佔了大多數,所以要求重返俄羅斯的呼聲很高。撇開古往今來被“割讓”過的事實,俄羅斯才是真正的克里米亞之主,包括人民、文化等許多方面,都無可爭議地與俄羅斯相近。曾有一次,烏俄就分裂黑海艦隊一事進行談判,俄羅斯方面堅持俄海軍單獨駐守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市,並在克里米亞內部得到積極回應,使烏克蘭無可奈何。實際上,對於克里米亞人來説,烏克蘭就是個外來者,而自己永遠屬於俄羅斯。所以,雖然烏克蘭不情願,但它只能承認自己的不幸。烏克蘭國內一片亂麻從克里米亞“親俄”狀態中所凸顯出來的,是烏克蘭國內一片亂麻。自蘇聯解體以來,烏克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積貧積弱之路,經濟發展得不到應有的程度,以致人民怨聲載道,同時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也面臨着分裂的趨勢。作為歐洲國家的烏克蘭,東接俄羅斯,西接歐美等西方國家,夾雜其中,已淪為雙方角逐下的犧牲品,烏克蘭內部出現了兩極分化。受西方社會影響的烏克蘭西部,派生出許多人希望能躋身歐美國家之列,畢竟烏克蘭內部政治、經濟的衰弱是不是讓民眾看不到希望,只能寄望西方社會出手提攜。再者,由於列寧時期對烏克蘭的破壞,導致烏克蘭內部人民對俄羅斯採取了仇恨態度,因而與西方時期結盟就能使俄羅斯付出相應的代價。與之不同的是,烏克蘭東部的情況卻大相徑庭,東部與俄羅斯接壤,那裏的人民大多是俄羅斯人,他們對俄羅斯有着極強的歸宿感。在面臨國家貧弱、將其歸咎於政府無能的同時,又親眼目睹了俄羅斯現在相對穩定的生活,因此不免心嚮往之,盼望能夠歸咎於俄羅斯的統治,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在這段時間裏,從克里米亞事件中的羣眾呼聲中便可以窺見東部人民對俄的態度是怎樣的。於是,烏克蘭東西部地區,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都呈現出與之截然相反的未來意圖,由此便產生了烏克蘭內部的東西分裂。越這樣,必然越會導致政府的軟弱。而且,一個國家失去了核心凝聚力,必然會走向衰落。鑑於目前烏克蘭東西分裂的局面,與俄羅斯交界的東部地區已經“俄化”,調集軍隊向俄羅斯宣戰,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某種程度上説,現在東部地區已經逐漸分裂,被親俄勢力所控制。和西方國家對峙的是親美勢力等。即使從西部調兵到東部,也不能説能和俄羅斯抗衡,也許這一行動會激起東部的敏感情緒,進一步擴大國內動盪。而在這一混亂局面中,烏克蘭一旦內部動盪爆發,無疑將淪為俄羅斯與西方交鋒的真實戰場,並在此期間進一步破壞烏克蘭,無論最後結果是雙方中的哪一方獲勝,烏克蘭都不可避免地淪為對方的附屬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0 字。
轉載請註明: 克里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