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有一種傷害叫“情感忽視”父母這些舉動讓孩子“脆弱不堪”
在我們短暫的童年時期,給予我們最長時間陪伴和最多的愛護的就屬父母了,父母的一舉一動落在我們眼裏都至關重要,當然我們有什麼想法第一時間也是想要去找父母分享,然而得到的回應有時候卻並不如預期那麼熱切。現在輪到我們為人父母了,那大家有沒有設身處地的想過,我們的孩子在向我們訴説一些幼稚想法的時候,有沒有受到我們不屑一顧的冷遇併為此而失落呢?
何為“童年情感忽視”
1不理會
孩子的眾多想法在我們大人看來都是非常幼稚的,所以當他們興致勃勃的跑來向我們訴説一些他們認為很重要的事或很有趣的經歷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這些話題在我們看來幼稚不堪而選擇不予理睬,其實父母的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童年情感忽視”現象。
有些父母在孩子試圖與自己溝通的時候,就算再累也會停下手邊的工作給予孩子回應,他們認為這是自己給予孩子的一種特殊的愛,其實,孩子們想要的並不僅僅是回應那麼簡單,而是需要大人能靜下心來跟他們推心置腹地討論這個問題,而孩子的心思往往是很敏感的,態度冷漠敷衍的回應會被他們敏鋭地捕捉到,同樣會給他們帶來傷害。
3忽視重點
孩子的想法天馬行空,有時候我們大人實在跟不上他們的思路,稍微有一點不用心就會偏離重點偏離的離譜,這時候孩子就會察覺到我們敷衍的態度,更容易胡思亂想,這種情況雖然只常發生於一小部分性格比較敏感的孩子身上,但它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
很多家長只重點關注孩子在身體健康方面的相關問題,而會忽略掉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是科學育兒的一大忌諱,想要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優秀的孩子,這兩大方面都不容忽略,尤其是會嚴重傷害到孩子的“情感忽視”現象,更是要儘量避免它的發生。
1無緣無故發脾氣
情感忽視現象發生的時候,往往父母是察覺不到的,它只會悄無聲息地在孩子心中紮根,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暗暗傷害着孩子幼小的心靈,但這時候孩子的情緒變化卻是我們可以明確感知到的,因為受到傷害所產生的不良情緒需要發泄,所以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出現無緣無故發脾氣等異常行為,一旦遇到這種行為,父母一定不要以為孩子是在無理取鬧而急於去批評他們,要靜下心來問清楚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漸漸與父母疏遠
還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較內斂,他們有什麼情緒並不會大肆發泄出來,而是藏在心裏自己慢慢去消化,而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就很難發現孩子在什麼時候受到了情感忽視,只會感覺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我們都不喜歡“拿熱臉貼冷屁股”,孩子也是如此,當他們興高采烈的拿一些自己認為有趣的事物來和我們分享而卻得不到我們熱情的回應的時候,一次兩次可能還沒什麼,可如果時間久了這就會導致孩子想當然的認為無論什麼事在父母這裏都不會得到回應,從而漸漸不再來主動找父母溝通了。
“情感缺失”的不良形象如此大,家長朋友們還不重視起來嗎?靜下心來,好好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在不知不覺間傷了孩子的心吧。
童年缺失的情感回應影響一生,父母要重視
1長期“情感缺失”導致孩子缺乏自信
無論是趣事分享還是想法訴説都長期得不到回應,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一種自我懷疑,無論想到什麼,首先先懷疑它是否正確,是否應該,表達出來是否會得到該有的回應,這種不良狀態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想必有一些孩子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明明小時候很活潑開朗,隨着年齡的增長,寶寶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不願意與人溝通,見人就躲,在幼兒園也沒有朋友,小小年紀就患上了“社恐”,其實這種情況大多數不是隨着年齡推移孩子性格所產生的正常變化,而是在他們對外界的認知還未完善的時候受到了某些傷害,導致他們在潛意思裏認為是對方不願意與自己溝通。這種後果對孩子日後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3“陰影”可能伴隨一生
上文提到的微博熱搜事件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有些網友講述的父母曾無意識傷害到他的一些小事甚至是發生在幾十年前的,而這麼久遠的事情大家能記得如此清楚也是令人驚歎,同時,這一現象也説明了,“情感缺失”帶來的陰影可能伴隨一生,即使以後孩子長大了,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麼幼稚了,它曾經帶來的傷害只會變成心坎裏的一道疤,埋藏在我們的成長長河中,不會削減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