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田野是充滿希望的田野(黨代表在一線)
張武昌繪
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地處太行山丘陵地帶,土薄石厚、乾旱少雨,曾經是省級貧困村。“吃水要過籮,紅薯當白饃,光棍排成隊,冬天不穿鞋”是當時的真實寫照。我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改革開放後,我曾在磚瓦窯搬磚坯、拉板車,開理髮店、小飯館,後來投資興辦幾家企業,成為輝縣第一批民營企業家。
2005年,我回到裴寨村,當選村委會主任。我暗下決心,絕不讓鄉親們對我的信任打水漂。為了改變村裏貧窮落後面貌,我抵上全部家當,自掏腰包建設裴寨新村,讓鄉親們住進了新樓房。之後,我又投資挖水井、修水庫,改變生產條件,一套“組合拳”下來,裴寨村徹底告別了“望天收”,走上了致富路。2010年,我又挑起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裴寨村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10年來,村兩委帶領鄉親們一道,制定村級發展規劃,積極發展高效農業、紅薯產業、服裝產業、光伏產業和鄉村紅色文化生態旅遊,促進產業振興。2022年,紅薯酸辣粉這一項,銷售額就達5億元,帶動近萬人就業。發展鄉村紅色文化生態旅遊,使村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發展致富,實現了“人人有活幹、家家有錢賺、户户是股東”的共同致富夢。裴寨村由十幾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發展為如今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裴寨村已經成為產業多元、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我們整合周邊11個行政村23個自然村,12000口人,建成裴寨社區。自來水、天然氣、寬帶、暖氣進家入户,幼兒園、學校、衞生院、圖書館、體育館、家風館配套完善,城際公交、商業街、銀行、電商一應俱全。可以説,城裏有的我們也有。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我常常鞭策自己,要有幹到實處的勁頭,時時走在前列,不負鄉親們的期待。我們的田野永遠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我們的鄉村是不斷振興的鄉村。
今後,裴寨村將以“五星黨支部”創建為抓手,加快九峯山抽水蓄能電站、裴寨產業園、寶泉旅遊二期等項目的建設。推動太行山新鄉段形成東部以新型建材為主導,中部以智慧農業、食品、服裝、光伏產業為支撐,西部以山水旅遊、抽水蓄能發電為依託的綠色、多元產業佈局。
(作者裴春亮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書記)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7月20日 第10 版)
掃碼觀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