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賈平凹一針見血:農民為何從捨不得放手土地,到如今不願意種田?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綜合

古人云:“富者有銀猶可蘇,貧者無銀賣田地”、“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豈無平路坡”,由此可見,田地對於古人來講,不僅是養家餬口的基層,擁有大片的肥沃農田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其實往近了説,也就二十多年前吧。人們還都在為自家能分得多一分的農田而感到慶幸。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在筆者中學時,政府開始大面積地收回土地,當時耳邊聽到最多的議論是:“以後沒有土地,吃什麼呢?”,漸漸地,當大片大片的農田被圈住蓋了工業廠房,給村裏的閒散的人員也提供了不少的就業機會。

有一段時間,村委會為了照顧村民吃菜方便,專門規劃出了一片菜地用於日常生活,申請菜田的人員卻寥寥無幾,大部分是50歲以上的人才報名。

由此可見,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原來的捨不得放手,到不願意種田,這中間的過程也就短短的十幾年。為什麼以耕種為主的農民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呢?中國著名作家賈平凹在語錄中,一針見血地回答了這個現實的問題。


農民不再為耕

中國自古為農業大國,老祖宗留下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習慣,延續了幾千年,到了我們這一代,“農民”這個稱呼漸漸的變得模糊。

農民,在百科上解釋為: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但是對於現在的仍舊在以農耕為主的農民來講,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早已取代了當年“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人在地頭坐,糧到家中來。所以,現在的農民從本質上與之前也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但儘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種地,轉而外出打工,寧願背井離鄉也不願意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農夫、山泉,有點甜”的日子,這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隨着社會的發展,大多數農民的生活不僅限於温飽二字,在吃飽穿暖至於還希望生活過得有品質。那麼伴隨着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民的日常需求物品也從之前的單一變得豐富起來,從而生活基本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

那麼,原來由種田賣糧所產生的收入已經不能再滿足當前的需求,辛辛苦苦勞作一年,可能還不如外出打工的三分之一收入,付出與收穫的不對等,讓很多農民慢慢的放棄了自己曾經視為珍寶的土地。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這是一個物質社會,以前有句話説:有錢能使鬼推磨,現在可以説:有錢能使磨推鬼。我們其實一直在宣揚不要過於看重物質,但事實就擺在了面前,看病、成家、立業、社交哪一項都離不開錢。


現實就是如此的一針見血

當然,很多人會説:“民以食為天。”如果人人都丟掉了手中的鋤頭去城市裏搬磚,那誰又來養活不再為農的人呢?

的確,人是鐵飯是鋼,不管走到哪裏吃飯是頭等大事。但即便是如此,從國家在農業方面的進出口額的變化情況,也能深深地體會到,我們已經從一個農業出口大國變成了農業進口國。


對於這種現象,賈平凹有他獨到的見解,他曾這樣解釋為什麼如今的農民不願意種田:

“這裏沒有礦藏,沒有工業,有限的土地在極度地發揮了它的潛力後,糧食產量不再提高,而化肥、農藥、種子以及各種各樣的税費迅速上漲,農村又成了一切社會壓力 的泄洪池。體制對治理髮生了鬆弛,舊的東西稀里嘩啦地沒了,像潑去的水,新的東西遲遲沒再來,來了也抓不住,四面八方的風方向不定地吹,農民是一羣雞,羽毛翻皺,腳步趔趄,無所適從,他們無法再守住土地,他們一步一步從土地上出走,雖然他們是土命,把樹和草拔起來又抖淨了根鬚上的土栽在哪兒都是難活。”

從賈平凹所説的這段話中,其實可以看出另外一層含義。如若身為農民的我所在的這片土地上有豐富的礦產、有支撐的工業產業的話,誰又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去異地討生活呢?


我們説一個職業發展得很好,那麼它一定是在順應時代的洪流中,不斷地在調整着自己。農民也是一樣。

但是土地的潛力就是那麼大,如果身為農民想要讓自己的土地產量增收,就需要不斷從土地的肥沃程度、種子的質量等方面加碼,但往往得到的收穫又不盡人意。守不住土地的農民只能選擇拋棄土地另尋他路。

再者,如今的社會人們眼中的好日子並不是擁有多少土地,糧食雖然是生存的必需品,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它已經成為生活的附屬品。

糧食換不來農民想要的生活,有時候反而成為了一種負擔,看着身邊的人通過別的渠道脱貧致富,自己名下的田地種也不是,丟也不是,進退兩難。


重新定義“農民”

除去糧食收益有限這個客觀因素外,“農民”這個稱謂本身也被許多的年輕人所不接受。

當然,筆者不併不是説農民不好。只不過這是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很多年輕人即使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祖祖輩輩是農民出身,他們也不願意把自己定義為現代的農民。

社會對於農民這個身份有太多的不友好,最簡單的例子,當代年輕人的婚嫁過程中,摻雜了太多的物質因素,工作、收入、房產都是必備的條件。


動不動就要求有房有車,對於世代為農的家庭來講,種多少田地才能換來如今城區的一套住房呢?

所以,即使家中仍有田地,但越來越多的農村男孩還是選擇出門打工,為的是掙足夠的錢,哪怕將來回家也要在自己家鄉附近的縣城買上一套像樣的房子,再不濟在村子裏蓋上3層的樓房,彷彿這樣才有成家的資本。而農村的女孩卻大多數想要走出農村,嫁到城市,從此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

這樣的現象也就導致了農村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光棍漢,而城市出現了大量的剩女。


讓農民逐漸消失的另外一個羣體,便是作為農民的父母,不願讓自己的後代仍舊過着風吹日曬的農耕生活,他們是最能體會“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含義,所以儘自己的一切所能,希望兒女能進入更好的學府,學習生存的技能,逐漸擺脱農民的身份。

不過,話又説回來,未來的“農民”也可能因為這些現實的因素而被重新定義。

他們不再是單靠體力去創造價值的羣體,而是利用先進的科技知識,再結合實際的農耕經驗,讓原本潛力有限的土地變成無限可能性,這或許才可以稱為順應時代的農民。


小結:

賈平凹説出農民不願為農的原因雖然很殘酷、很現實,從發展農業這個角度來看,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下去,未來也的確會湧現出一些問題。但社會總歸要發展,除了要依靠體制去改變現在的狀態之外,農民也要通過提升自身來適應社會的自然之法。

換一個角度看,縱觀社會的各行各業,優勝劣汰的戲碼天天在上演,雖然農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想要儘快地擺脱這個身份,但農業這一行卻永遠都不會消失,所以農民也會永遠存在,只不過,如果如何更好的存在,才是值得大家所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