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有這樣一個特殊羣體。
他們遠離故土,投身雪域,紮根高原,西藏是他們難分難捨的第二故鄉。
他們五湖四海,匯聚邊疆,建功邊疆,把美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邊疆。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特殊的稱呼 —“在藏幹部”。
“在藏幹部”於西藏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又極其特殊的羣體,是相對本地幹部、援藏幹部而言的一個特殊存在。
每個單位、每個縣區、每個鄉鎮,都有相當數量的 “在藏幹部”, 至少佔到幹部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他們就像毛細血管一樣遍佈西藏各地、各行各業、角角落落,他們又像螺絲釘一樣牢牢鉚在高原大地上。
隨着進藏日久,我結識了很多在藏幹部,有山西的、陝西的、甘肅的、湖南的、河南的、安徽的、江蘇的、黑龍江的 ……山東老鄉居多,幾乎能夠囊括整個中國。
他們有的在市直機關,有的在縣市區,有的在鄉鎮,但無一例外,都是個頂個的業務骨幹,有一些還做到了地方或部門的黨政主官,肩上挑着萬斤的重擔。
平日裏和他們交往,人人都很謙和,舉手投足間帶着熱情,言談話語中透着樸實,他們張口閉口就是 “我們西藏如何如何”,他們無論是身體還是情感,都已經融入了這片土地。
隨着與他們交往的增多、瞭解的深入, 我 對他們肅然起敬 , 和援藏人相比,他們付出更多、貢獻更大。
他們 是當之無愧的 “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 多少年來,一批又一批內地有志青年,通過 大學畢業分配、國家專招計劃、大學定向培養、 西部計劃、 進藏當兵 等不同渠道,跨越萬水千山,奔赴雪域高原,圍繞 “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與藏族幹部羣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共同守護着我們這片神聖的國土,建設着這方美麗的土地,為西藏創造“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毫不誇張地説,西藏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軍功章裏有他們的一半 。
他們是鑄牢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多少年來,他們就如一粒粒種子撒落在雪域高原,在藏族同胞中間,用一言一行傳遞黨的聲音、傳送黨的温暖,用一舉一動影響和帶動藏族同胞齊心協力謀發展,用實幹實績實效感動和贏得藏族同胞的尊重,用真心真情真意生動詮釋“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理念。他們把自己活成了地地道道的“西藏人”,膚色古銅,説西藏話、辦西藏事、是西藏通,和藏族同胞情同手足、親如一家,以實際行動促進了“漢藏一家親”,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們是不離不棄的雪域高原堅守者。身在世界屋脊,面對高海拔、高輻射、低氣壓、氧氣薄等帶來的如影隨形的高原反應和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心肌猝死等各種防不勝防的致命傷害,他們無所畏懼,毫不退卻,而是安之若素、處之泰然,和藏族幹部羣眾一樣負重前行、 艱難地呼吸着、堅韌地奮鬥着、 默默地堅守着,從不尋求特殊待遇。
平日裏和他們交往,他們樂觀豁達、談笑風生,對工作中的艱難困苦隻字不提,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絕少提及,哪怕我追問再三,他們也會輕描淡寫,三言兩語敷衍過去。
即使他們不説,我也知道,他們這些年來在西藏並不容易。身為援藏人,對高原環境給人帶來的各種不適和損傷深有體會,長時間置身高原,看起來説起來是適應,其實哪裏有什麼適應,只不過是身體對高原反應變得麻木罷了。
即使他們不説,我也知道,他們絕大多數內心都有着無盡的傷痛。有的在藏幹部孤身一人在藏,愛人孩子生活在內地,長期兩地分居,一年只有一次假期,且極有可能因為有重要緊急公務,這唯一的一次假期都會泡湯,上 對父母不能盡孝、中對妻子不能盡心、下對孩子不能盡一個父親陪伴的責任,心底的那份思念與愧疚如何能消除,又讓人如何能消受? 有的夫妻雖然兩人在藏,可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學習,卻不得不委託給內地的老人撫養,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誰不想、誰不疼?那種漫無邊際、無處不在、想念孩子的思緒,那種 夜夜被思念噬咬、被惦念攪得人寢食難安、坐卧不寧的滋味, 他們又如何能消受?
這是我所知道的,可是具體到每個家庭,我們一無所知。長期處於這種分居分離狀態的家庭,會面臨哪些艱難,又會衍生哪些矛盾,帶來哪些問題呢?儘管他們不説,可是我們卻不難想象,恐怕每個家庭的事情都少不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曾經偶爾聽他人説起,某某夫妻感情冷淡,只是看在孩子的份上維繫;某某的愛人因為長期自己帶孩子,而得了抑鬱症,經常無端地打罵孩子,每每聽到這些,我的心情就格外的沉重,對於在藏幹部家庭的每個成員而言,有哪個是容易的呢?
一次,我到昂仁縣達若鄉去,那裏海拔 5000米以上,鄉長羅迪是山東老鄉,已經在那裏駐守了幾年的時間,他的愛人和兩個孩子長年生活在內地。談起當地的工作和生活,他説,每週只有兩三天能睡着覺,其他時間徹夜失眠,而能睡着覺的這兩三天,每天也只能睡兩三個小時,高原反應對人的損傷是多麼恐怖啊,他在這裏到底遭了多少罪啊! 説這些的時候他沒有任何情緒,當 説到愛人和孩子的時候,他的眼神裏立馬湧滿了傷感,滿嘴都是對愛人的思念、對孩子的掛牽和對家人無盡的虧欠,聽着他的講述,想象着他和家人的際遇,我不由得淚流滿面,只是沒有想到的是,他反倒安慰我和囑咐我: “老大哥,不用擔心,我們已經習慣了!你進藏時間短,跟我們不一樣,要多保重身體”。
還有一次,我和一位在藏幹部小聚,他的愛人也在。交談中,得知他們兩人是同班同學, 2002年,為着愛情、為着理想,結伴進藏,來到了日喀則,一待就是十幾年。孩子出生前,他陪愛人回老家生娃,幾天後,他撇下妻兒先回日喀則,愛人則在產假休完後,就把還在哺乳期的孩子狠心拋給了父母撫養,自己再次返回日喀則上班。此前,我們相談甚歡,可當談起孩子這個話題的時候,他的愛人瞬間崩潰、失聲痛哭,她知道我平時喜歡寫東西,她哽咽着跟我説:“你抽空寫寫我們在藏幹部吧,我們太不容易了!”那一刻,我的情緒再次被感染,淚濕雙眼。
可是當我們第二天再次在街上遇見的時候,又是一臉的笑容燦爛,又是一樣的豁達樂觀,又是一如既往精神抖擻地去上班,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那一刻,我翻來覆去地想,這些在藏幹部, 歡笑的背後隱藏着多少 淚泉 , 樂觀 的背後隱藏着多少心酸 , 堅韌的背後又隱藏着多少無奈啊 ? 跟他們相比,我們援藏人所承受的那些苦與累、傷與痛,簡直不值一提,可以忽略不計。
曾經有位在藏幹部跟我開玩笑説: “你們是有期徒刑,我們是無期徒刑”,説完他便爽朗地大笑起來,把我也逗笑了。雖是一句玩笑話,説得卻也不無道理,我們援藏只有三年,而他們卻要在這裏幹一輩子,當然,無論援藏還是在藏,我們都從來沒有把在這裏工作當作徒刑,而是發自內心地熱愛這片土地,都想着要在這片土地上做點什麼,在雪域高原留下自己的足跡,笑談畢竟是笑談,何況這笑談裏還透着他的堅毅和達觀!
你好,在藏幹部!
都説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萬年修得上高原。
相聚高原是我們共同的使命,相識高原是我們一輩子的緣分。
你們給我們作出了榜樣和示範,讓我們明白了什麼叫犧牲和奉獻,懂得了什麼叫責任和擔當。
現在,我們援藏人正以你們為榜樣,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 以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 努力奔跑向前。
你好,在藏幹部!
讓我們以 “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行無愧於人,止無愧於心”的人生心態和“報效祖國、造福人民、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奮鬥姿態,共同挑起“建設美麗幸福西藏,共圓偉大復興夢想”的使命和重擔,築夢高原!
向你們致敬!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