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 | 攜手非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及其負面影響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迫切問題和嚴峻挑戰。非洲作為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在適應及減緩氣候變化合作中採取了多種應對舉措,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國與非洲在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不斷加強協調與合作,有效提升了非洲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和能力。

合力應對氣候變化,關係到人類的未來。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將在埃及濱海城市沙姆沙伊赫舉行,目前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埃及總統塞西強調,埃及熱切希望在COP27會議期間傳達出非洲大陸的願望,推動非洲大陸與各方切實加強合作,助力非洲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取得質的飛躍。

專家指出,非洲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國際社會應為非洲國家的相關努力提供必要支持,特別是發達國家應切實履行出資義務,加大對非洲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共同推動非洲可持續發展。

氣候變化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氣候變化已成為非洲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挑戰。今年以來,非洲多國遭遇了嚴重的氣象災害。1—2月,強熱帶氣旋襲擊了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和馬拉維等國,造成上百人遇難,眾多房屋和公共設施受損;4月,南非東南部沿海地區普降大雨,引發嚴重洪水與山崩,造成數百人死傷,電力和供水服務中斷,非洲最繁忙港口之一德班港因基礎設施遭破壞而一度營運中斷;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非洲之角地區受持續嚴重乾旱影響正面臨饑荒擴大的風險,急需人道主義援助。

​國際觀察 | 攜手非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3月23日,在遭受旱災的肯尼亞基利菲郡村莊,一名男孩從儲水設施中取水後離開。新華社記者 董江輝攝

贊比亞氣象學家繆拉科·卡比薩表示,過去30年贊比亞一直飽受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最明顯的是氣温上升和降雨量減少,農業部門遭遇諸多困難。埃及《共和國報》稱,去年夏季極端氣候事件明顯增多,致使埃及橄欖園和芒果農場產量大幅下降。此外,埃及約22%的人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地區,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聯合國難民署稱,薩赫勒地區的氣温上升速度是全球氣温上升平均水平的1.5倍,氣候變化問題加劇了當地對資源的爭奪,更多人被迫流離失所。

相關報告顯示,非洲大陸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力較弱,海平面上升速率、冰川退縮率高於全球平均值。世界氣象組織《2020年非洲氣候狀況》報告顯示,非洲東部僅存的冰川可能到2040年完全融化,其中肯尼亞山的冰川預計在2030年就會完全消融。

氣候變化給非洲大陸的經濟、社會、生態帶來諸多負面影響:水文、植被等變化加速了蟲媒疾病傳播,影響人類健康和農業發展;一些地區人口被迫遷徙,產生“氣候難民”問題;水資源缺乏和糧食安全問題不斷加劇,更多人口可能陷入極端貧困。據估計,如果不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2030年非洲將有多達1.18億極端貧困人口面臨乾旱、洪水和極端高温的威脅。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德西納表示,氣候變化每年給非洲帶來70億至150億美元經濟損失,“非洲別無選擇,只能應對氣候變化”。

非洲國家相關努力獲得肯定

近年來,非洲國家積極採取舉措努力適應及減緩氣候變化影響,獲得高度肯定。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學綜合理工學院學者維克多·昂格瑪表示,平均而言,非洲國家已將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用於支持減緩氣候變化的各項措施。在推動全球氣候議程方面,55個非洲國家中有53個簽署並批准了《巴黎協定》,提交了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並在清潔能源、土地利用、森林保護等領域採取了一系列行動。

在能源轉型領域,非盟與近50個非洲國家制定了清晰的能源轉型目標,努力構建各國現代低碳、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體系。肯尼亞計劃在2030年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地熱能的開發將幫助該國到2030年減少32%的碳排放量;摩洛哥計劃到2025年實現可再生能源佔比超過52%,其太陽能產業每年可減少超過76萬噸的碳排放量;埃及正通過一系列行動展現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包括啓動2050年國家氣候變化戰略,發行中東北非地區首個主權綠色債券等。

​國際觀察 | 攜手非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肯尼亞加里薩光伏發電站。新華社記者 謝晗攝

在土地利用領域,塞拉利昂農民放棄傳統的刀耕火種方式,轉而在沼澤地裏種植水稻,大大減少了燃燒所產生的污染排放。在薩赫勒地區,10個非洲國家正在種植樹木,築起“綠色長城”,努力實現到2030年恢復可利用土地面積達1億公頃的目標。

一些非洲國家還加入森林保護的國際合作項目。位於大西洋沿岸的加蓬森林覆蓋率超過88%,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超過1億噸。去年6月,加蓬獲得了由聯合國信託基金“中非森林倡議”所提供的1700萬美元資金,成為首個因保護境內熱帶雨林而獲得資金補償的非洲國家。加蓬林業部長李·懷特表示:“我們正試圖為高雨林覆蓋率的國家提出一種新發展模式,既能保護森林,又能推動我們發展。”

國際社會提供支持至關重要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非洲國家身處氣候變化巨大影響的最前沿,國際社會為非洲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至關重要。“我鼓勵所有國際合作夥伴挺身而出,為非洲氣候適應加速計劃作出支持承諾。”

喀麥隆著名學者羅德里格日前撰文稱,如何統籌兼顧經濟社會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難題。“發達國家已實現較高水平的發展,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進程中應負主要責任。而大多數非洲國家仍處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的初級階段,需要面對經濟增長與人口增長帶來的雙重挑戰,同時還要承受與發達國家幾乎相同的國際氣候政策限制,這是不公平的。”

全球適應中心的報告指出,西方國家要為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大部分損失負責,發達國家應兑現其向發展中國家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融資的承諾,並儘快填補非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所需的巨大資金缺口,這一數字到2030年預計將達到2650億美元。昂格瑪呼籲,非洲國家的訴求不能只是被聽到,而應當真正影響國際議程。非洲應對氣候變化,離不開全球減排行動的整體框架和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

一直以來,中國積極支持非洲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努力。去年底,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通過《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宣言》,呼籲國際社會務必採取行動,邁出決定性步伐,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支持埃及代表非洲國家舉辦COP27。繼“八大行動”中的綠色發展行動之後,綠色發展工程作為“九項工程”之一列入《中非合作2035年願景》首個三年規劃。根據規劃,中國將為非洲援助實施10個綠色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支持“非洲綠色長城”建設,在非洲建設低碳示範區和適應氣候變化示範區。

​國際觀察 | 攜手非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南非北開普省德阿鎮的中國龍源電力集團南非公司運營的德阿風電項目風機。新華社記者 呂天然攝

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教授科斯坦蒂諾斯表示,在南南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非中雙方進一步深化應對氣候變化交流合作,加強綠色發展合作。中國積極推動非洲清潔能源合作項目實施,支持非洲國家更好利用可再生能源,助力提升非洲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90 字。

轉載請註明: ​國際觀察 | 攜手非洲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