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歐美國家一直在積極打造所謂的產業鏈大轉移計劃,按照他們的計劃內容,東南亞與印度應該是這場計劃中的直接受益地區,可現實結果卻與美西方國家所説的截然相反。
據報道,在全球國家信用評級榜單中,印度只得到了56分,這要低於其所在地區的平均數,而且在信用榜單中,印度的評分也顯示,該國投資環境相對惡劣。
印度政府屢屢干預企業行為
對於這種局面,印度本身似乎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重視,還直接宣佈從印度陸地邊境線接壤國家的實體投資,都得到了該國政府的批准。此外,印度還扣押了一大批即將達成的投資方案,這也導致多個國家受到影響,這其中就包括我國。
而印度的做法還不止如此,後續他又對多家企業進行無休止的審查。印度政府的手越伸越長,任何外資企業在印度進行購買擴大或是合併,都需要經過政府的從中干預。有人認為,這樣的舉動或許能夠讓印度政府部門從中賺取利益,也能讓他們阻撓由於政治因素而不想獲批的投資,這也相當於給地方更大的權力。
正是因為這些複雜的政治因素所致,不少歐美企業對印度頗感失望,相繼關閉了在印工廠,而這其中也不乏向來和印度關係較好的美國。
美商界深感不滿
據瞭解,美國同中國企業曾試圖達成一筆收購協議,當時美國通用公司希望長城汽車可以收購其在印度的汽車工廠,當時這筆交易的價值預估在2.5-3億美元之間。
不過,美國通用公司早就已經徹底撤出了印度市場,原本這種與第三國關係不大的交易行為並不會受到影響,可印度卻選擇將其拖延,直到協議到期,印度都沒有同意出售行為,這也讓美國通用公司倍感無奈,不得不宣佈取消原有的交易計劃。
美國媒體在報道此事時,也表達了美國社會各界的疑問,他們不懂印度為什麼要干涉美國的財產處理,有不少美國商界人士都認為,雖然他們對印度的某些行為早已習以為常,但是這種干涉美國企業做法的行為,還是應該被訴訟至國際法庭。只不過,當前印度並沒有就此事作出回應,反倒是長久拖着不處理,這導致美國通用公司未來還得面臨着花費鉅額的機器保養負擔。
部分參考:成都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