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代表委員履職風采|全國人大代表韓莉:講好講活民族團結故事

由 由振山 發佈於 綜合

圖為韓莉(左一)正在給工作人員做示範講解。河北日報記者 尉遲國利攝

2月13日,承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剛結束,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承德博物館副館長韓莉,就投入到自己準備在全國兩會上提交建議的修改當中。從建議構思到走訪調研,再到反覆修改,她都要細細斟酌:“標題和正文還得下點功夫。”

韓莉列席了今年的承德市兩會。談感受、説打算,圍繞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交流討論,這讓韓莉收穫滿滿:“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開闊了眼界,擴展了思維,對我進一步完善建議很有幫助。”

1991年,韓莉從西北大學畢業後到承德市文物局工作,後轉到承德博物館。無論是在承德市文物局從事文物保護及研究,還是在承德博物館負責文物典藏、陳列展覽等工作,一路走來,她邊學習邊思考,堅持把論文寫在承德大地上。

“我學的是考古專業,不僅要求把工作做細緻,還需要強大的專注力。”如今,作為執行主編或與人合著,韓莉已出版6本專業書籍,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專業論文40餘篇,是名副其實的清史專家。

走進承德博物館,一件件文物、一場場展覽,無聲講述着這座城市的過去與未來。很多外地遊客慕名來觀看《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展覽。韓莉主要負責該展覽的文物調撥、運輸、布展等工作,為此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2021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承德考察時來到承德博物館,參觀了這一展覽。總書記指出,要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好研史學史工作,整合歷史研究資源和力量,提高研究水平和創新能力,更好總結歷史經驗、揭示歷史規律、把握歷史趨勢。

總書記的囑託是壓力更是動力。“承德多元融通、包容開放的文化歷史底藴,源自‘民族團結’這一文化因子。”韓莉説,她準備提的第一個建議是“在承德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舉措的建議”。

走訪市直相關部門,向他們虛心請教;聽取高校及業界專家學者建議……韓莉一直在不斷豐富和完善這一建議。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關於如何發揮好博物館作用,韓莉也有自己的思考:“近年來,受疫情影響,中國文物‘走’出國門的腳步按下了暫停鍵。建議加大博物館展覽對外交流力度,推動國際間文明交流互鑑,彰顯文化自信,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人大代表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韓莉説:“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將用責任擔當踐行初心使命,生動講好講活民族團結故事,為博物館事業和文物保護工作添磚加瓦。”

【記者手記】

近段時間以來,韓莉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她列席承德市兩會,參加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工作調研,走訪相關單位以豐富建議……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秉持嚴謹的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韓莉立足本職工作,寫下了三個建議。

“作為新當選的全國人大代表,要有新作為,才能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和重託。”韓莉説,她會抓緊學習、深入調研,提高履職能力,把廣大人民羣眾的呼聲帶到全國兩會上去。(河北日報記者尉遲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