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經歷了兩件事後,65歲的他才清醒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綜合

作者:伊凡 江左梅娘
配圖:《都挺好》劇照
自古就有俗語説,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打斷骨頭連着筋,血濃於水。
對於重視親情的中國人來説,親情大過天。除了父母外,就是覺得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最深厚。
著名作家餘華在其小説《兄弟》裏寫道:
“李光頭你以前對我説過就算天翻地覆慨而慷了,我們還是兄弟。現在我要對你説就是生離死別了,我們也還是兄弟。”
兄弟姐妹不僅是陪伴我們一起長大的那個人,更是承擔了整個童年乃至青春回憶的家人。很多人遇到點事情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要找兄弟姐妹幫忙。這種本能,默契是印刻在骨子裏的與生俱來的親密。
中國人對伴侶的親密是來自後天培養的。有人説伴侶是這個世界上我們唯一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我們的前半生交給了兄弟姐妹,後半生交給了伴侶。
有的人認為,當然跟兄弟姐妹的情誼更親一點,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並肩作戰般的情誼。也有人説跟伴侶之間的感情會更親一點,那是要過一生的人嘛。
到底是跟兄弟姐妹更親呢?還是跟伴侶之間的感情最親,今天的故事,這個65歲老伯的回答很真實。
01兄弟姐妹情經不起一場500萬大獎的人性考驗
張松家最近很熱鬧,每天來的人基本上把他家的門檻都能踏破了。
這在以前是從沒有過的事。
起因就是他隨手買了一張彩票,結果竟然中獎了,而且還是頭獎500萬。
中獎的第2天,他的二哥就登了門。下午的時候大姐也來了。張松覺得很意外。彼此結婚成家以後鮮少往來,一年也見不到幾次面,上一次見面還是張松孫子滿月擺酒。
張松家在幾個兄弟姐妹中條件算是差的。大姐家和二哥家早就搬到了城裏,只有他們一家還留在鎮上的老宅子裏。大姐和二哥一直看不起他,每次聚會都一副高高在上鼻孔裏瞧人的優越感。
所以他們平常除了大事很少走動,張松有時想打電話找他們敍敍舊,他們也總是推三阻四。有時張松覺得,他們空頂了兄弟姐妹的頭銜,卻沒有一點兄弟姐妹的情誼。
兩人這次登門目的很明確。大姐家的兒子最近想換房子,可手裏還差不少。看到自己的弟弟中了獎,所以她第一時間就來找張松江湖救急。二哥的女兒投資做了生意賠了一大筆錢,現在沒錢還賬,債主整天追着跑。所以他也是來借錢的。
大姐和二哥親親熱熱拉起他的手,説三弟我們姐弟三人都是一個娘生的,誰都可以不借,千萬不能不幫自家親姐親哥!
張松左右為難,説考慮一下。
兩人就不情不願離開了。
你忘了當初這兩人是咋對你的了?妻子看出他為難,一句話及時點醒了他。張松不由得想到了兩年前的一天晚上。
02生死關頭知道誰和你最親
那天晚上張松和往常一樣,吃了晚飯以後就挪到電視機前。電視里正播放着廣告,忽然他覺得一陣天旋地轉。
醒來的時候已經在醫院,他是突發的腦溢血。由於出血量大,已經壓迫到了周圍的組織。需要立刻手術,可把妻子愁壞了,兒子聯繫不上,而且家裏的存款年前已經全部拿給兒子買房結婚用。所以現在手裏根本沒有多餘的閒錢。醫生説手術費用大約需要5萬左右。
妻子萬般無奈,想到了自己的大姑姐,她打通電話還沒有把情況説完,大姑姐就回了她一句,我們最近手頭也緊也沒錢,就掛斷了電話。
妻子連忙又給張松的二哥打電話,張松的二哥也是一樣的態度。妻子欲哭無淚,給孃家弟弟打電話。弟弟知道她的情況,二話沒説給她的卡上轉來了5萬塊。
張松做完手術後住院期間,他大姐和二哥就來了一次。兩人提了點水果和一箱酸奶,説了點客套話就走了。臨走前,象徵性掏了200塊錢,説給張松買營養品。
張松讓妻子送他們下樓,下樓後張松妻子送他們出住院大樓,就去了洗手間。回來時發現兩人坐在大廳的椅子上還沒走。
他們説的話更是讓她氣不打一處來,只聽大姑姐説,反正我是不敢借他們,借容易,到時他們拿什麼還?
二哥一臉附和:這年頭借錢是大爺,要錢是孫子。他這病説不好,以後年年要保養,無底洞!
張松妻子在他們身後聽到他們這樣講氣到手發抖,但是她忍住沒驚動他們,也沒有告訴張松,她怕張松知道真相會萬一加重病情。而是選擇在張松穩定了,才説出實情。
現在兩人看着張松中大獎了,態度立馬不一樣了。
張松決定了,對於兩人的請求一個也不答應。他們倆所謂的親只是體現在嘴上,體現在那些虛偽的客套裏。生命垂危之際,才知道誰是你一生中最親,最重要的人。
那個不離不棄,端屎端尿,伺候在病牀前,毫無怨言,是你那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妻子啊。
她不會那麼多花言巧語,而是默默地把所有的心思意念化作行動,照顧你的一日三餐,自己身體不好還跑上跑下,只希望你早日恢復健康,重回家庭。
到底是夫妻親還是兄弟姐妹親,經歷了兩件事後,65歲的他才清醒:妻子才是他生命裏最重要的那個人。張松想起妻子這些年都沒和自己過上一天好日子,領獎的第二天,他就去城裏也訂了一套房,房主的名字就寫的是丈母孃的名字。
別人不解問為什麼,他沒有解釋,因為他知道,妻子裸婚嫁給了他,這些年,也多虧丈母孃的幫忙,這套房子算什麼?在妻子對他的愛面前,都微不足道。
03梅娘説
《親密》一書裏講到,人類是一種社會動物,既能愛人,也需要被人愛。
所以渴望與人親密,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少年時渴望羣體親密,如兄弟姐妹的感情,朋友同學感情,長大以後有了各自家庭,與人的親密漸漸升華成兩性親密。
不是感情發生了變化,而是從前看重的兄弟姐妹情,在庸常瑣碎的生活裏漸漸分流,少年時代的緊密關聯需要尋找一個新的突破口,一種新的替代。
親密的內核沒有變,只不過發生了轉移。人在這一階段更加明白自己的情感需求。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裏就提到,歸屬和愛。
前半生的熱鬧終會散場,兄弟姐妹情再深,關上門,要回歸到自己的家庭裏,回到一日三餐,即使是一地雞毛的瑣碎裏。
武志紅老師的《家為何會傷人中》中的第一章,説:“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核心”,深以為然,可是很多人似乎還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在抖音裏看到這樣一個視頻,女子聲稱離婚回孃家,發現兄長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為她遮風擋雨,孃家不再是她的避風港。她才明白自己太天真了。
她看重兄妹情沒錯,可是她忽略了,成了家以後,有了各自的生活。和她朝夕相對的,是他的糟糠之夫。
而和兄長感情再深,他也不能替代她決定,去生活。
路仍然要她一個人走。所以這個兄長能做到的,只有在經濟上支持她,讓她搬出去住。
那一刻,她有那麼一剎那,覺得自己的兄長和自己再也不親了。
然後才回過神來,原來,成人世界的親疏遠近,從來不是靠感覺和回憶支撐。
親密也需要彼此相互經營,即使有血緣關係,不經常走動,不聯繫也會漸漸疏遠,形同陌路。而夫妻沒有血緣牽絆,只要彼此的心靠攏在一塊兒,也可以緊密一體。
畢竟漫漫人生,最後陪伴我們的是枕邊人,所以對她好一點吧,不要傷了他的心。
圖片來自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我是梅娘,你有故事我有酒,一起聊聊人生吧,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