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昔日黑臭漁場變身“生態博物館”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綜合

武漢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長江日報見習記者丁傲岸 攝

長江日報訊 乾淨整潔的綠道旁,青草葱蘢,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喬木錯落有致,林間鳥語蟬鳴。明鏡一般的水中倒映着樹木的影子,走近細看,池水清澈見底,小魚兒成羣地在“水下森林”中游弋。

7月30日,記者來到武漢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一睹日前獲得2021年世界景觀建築獎的這一項目的風采。

“武漢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從來自世界各地的400多份參賽作品中脱穎而出,獲評大型建成項目類優異獎,這是湖北省內相關類型項目首次獲此殊榮……”武漢華僑城總經理褚雲宏正給記者介紹,突然,水面的平靜被兩隻正在捕魚的水鳥打亂,漣漪擴散開來。

“個兒大些,嘴呈紅色的是黑水雞,另外那只是小鸊鷉,它們都是保護動物。”褚雲宏饒有興致地説,它們以前嫌這兒髒,可不在這裏安家。

從前,這片區域是東湖村的漁場,村民長期用豬糞養魚,導致水中氮、磷含量超標,富營養化,形成黑臭水體。

武漢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長江日報見習記者丁傲岸 攝

2016年,華僑城響應東湖風景區“退漁還湖”政策,將原廢棄的魚塘進行“活化”,修復再造濕地生態系統,建成集生態科普與環保教育功能於一體的“開放式的生態博物館”。

華僑城生態濕地公園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約7萬平方米,公園每年從東湖泵入約8.7萬立方米湖水,湖水依次經過蘆葦濕地、沼澤杉林、濕地保育區、淨水水景涵養區和錦鯉塘,層層淨化。如此,濕地公園將達到“水清、氣淨、魚遊”之水景,與水質淨化結合起來,冬春季水質可達Ⅱ類。

水體富營養化導致藻類過剩,投放的食藻蟲可消化水中的藻類、有機顆粒和懸浮物。藻類和懸浮物消失後,水體透明度增加,光照可進入水底,促進水體底部專門栽種的沉水植物的生長。沉水植物又能吸收水中過多的氮和磷,實現水體生態自淨。

逐步向水體中引入的螺、貝、魚、蝦等,可吃掉多餘的食藻蟲和水生植物,通過食物鏈把富營養物質從水體中轉移出來,長久維持優良水質。多餘的魚蝦又會自然吸引鳥類捕食,從而形成“食藻蟲—水下森林—水生動物—鳥類”共生系統。

“這種平衡很微妙,哪一個環節出問題,生態系統就構建不成。”褚雲宏説,好在2017年濕地公園形成閉環的生態系統,2018年正常運行,2019年完成再升級。如今,公園的工作人員除了完成修剪水草等基本維護外,不需再對生態系統進行人工干涉,就能實現魚翔淺底,水鳥“衣食無憂”。

(長江日報見習記者丁傲岸 通訊員於海濤 朱小磊)

【編輯:朱晨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