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萬元以下,這輛純電“鋼炮”破百隻要3.8s!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説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向我們展現了一種敢拼敢闖、永不退縮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突破傳統束縛的態度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難得且讓人敬畏的。
MG MULAN的命名正來源於此。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殘酷的優勝劣汰,讓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畏首畏尾,選擇了“絕不出錯”的做法——同質化。但MG MULAN卻不這麼認為,它希望用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名字來表達自己鋭意進取、自我突破的內涵。那麼在實際中,它究竟是徒有其表,還是名副其實?或許只有我們足夠了解它才能夠知道。
新車外觀是徒有其表?
從目標上看,MG MULAN的定位是全球車型,為了更好地滿足不同人羣的審美,新車的設計由上汽設計中英兩個極具國際化視野的團隊共同設計。從實車的造型來看,其和市面上其他車型有着明顯區分,很好地將自己的家族式語言融合到新設計中去,在整體足夠好看的前提下,也很好地表達出新車“運動”、“年輕”和“自信”的氣質。
當然,前面説的只是感官上的東西,正所謂千人千面,MG MULAN的外觀設計自然也無法引起所有人共鳴。為此MG MULAN更是聚焦科技感,加入了更多“實際的內涵”。
矩陣大燈搭配碳纖維前唇,凸顯科技感的同時更好地豐富面型,進一步表達新車的動感特徵。天鵝座橫向貫穿燈組和鏤空雙幅尾翼設計搭配上更具層次感的車尾,則是能夠在增加氣動性能的同時,讓車輛的辨識度進一步提升,貼合年輕消費者表達自我的個性化追求。
從外觀來看,MG MULAN很好地做到一輛新車設計所應具備的三要素:家族化、美觀度和實用性。一方面,它既沒有脱離現有MG車系的家族化語言;另一方面,其在表達個性語言的前提下,也沒有忘記汽車是實用工具,讓新車具備更強的科技感和實用性。
性能是否過剩?
MG MULAN的車身尺寸為4287*1836*1516mm,軸距為2705mm。對於一款長度不足4.3m的車型來説,做到超過2.7m的軸距並不容易。從設計上看,新車的四輪更貼近車輛的兩端,這勢必能夠帶來更寬敞的內部空間和更好的過彎穩定性,但是實車的表現是否符合理論,最終還是要試駕過後才能和大家分享。
在動力上,MG MULAN將搭載由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所生產型號為TZ180XS0951的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150kW。同時,新車搭載由寧德伊控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所生產的三元鋰電池組,通過引入LBS“躺式”電芯,不僅打造出更高的密度效能,還降低了電池整包厚度,有效節省了艙內空間。
從資料上看,MG MULAN有着3.8s的百公里加速成績、5.3米的轉彎半徑、50:50前後軸荷比和490mm的超低質量重心高度。毫無疑問,MG MULAN的理論表現要明顯優於現階段市面上的大部分SUV車型。但是,理論和實際終究不一樣,因而關於車型的最終表現如何,還是要落到實際的試駕後才能和大家分享。
毋庸置疑的是,MG MULAN花費了大量的資源在新車的操控和電池的佈置上。前者體現在出色的理論數據上,後者則體現在換電和新架構帶來的各類電池保護上。同比市面上的其他20萬元以下純電SUV來説,MG MULAN的性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但相對而言空間可能會有一定的劣勢,這樣的“純粹”到底是好處還是壞處,目前還不好評價。
但無可否認的是,操控本身是一種比較“玄幻”的東西,因為它受很大程度上的主觀意識影響,而國內消費者一直以來對於底盤的追捧似乎都不大“感冒”,這一點可以參考隔壁法系車。所以對這種過於強調操控性能的做法,個人雖然目前不好評價,但至少在試駕到實車之前,還是存疑的。
寫在最後
MG MULAN的面世,可謂是匯聚了上汽目前所有的領先技術,有着生而電動的基礎和徵佔全球的遠大目標。並且,新車在平台架構、操控性能、動力性能、電池性能等各個維度上,都有着優秀的表現。
正因為如此,新車的市場表現其實更多就和兩個方面掛鈎了。其一,20萬元以下的純電SUV潛在消費者往往對空間有着一定需求,MG MULAN能否滿足?其二,MG MULAN最終的定價是多少。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尤其是不斷消費升級後的消費者來説,他們往往不在意產品是否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而更在意自己的消費能否換來相當乃至超值的產品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