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抓住科技創新“轉移”的歷史機遇|長江評論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綜合

長江日報評論員楊於澤

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是武漢打造“五個中心”重要目標之一,東湖科學城、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現在是媒體關注的一個焦點。環顧神州大地,很多地方已加入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競爭,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平台高起點規劃、給予大投入,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與魄力。

今年召開的湖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本月,長沙正式啓動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就在21日,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河南將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新一代正負電子對撞機預製研究,推動超短超強激光平台(中原之光)項目早日開工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大科學裝置在河南佈局建設。還有安徽合肥,早在2017年即獲批建設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光是放眼中部地區,國家科創中心、大科學裝置建設的競爭頗為激烈。

大家爭先恐後,大手筆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方面是我國經濟正處於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階段,人們很清楚必須靠創新向產業鏈高端攀升、靠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創新發展成為全民共識;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實施打壓,在芯片、人工智能、超算等領域卡中國的脖子,更加增強了我們自主創新發展的緊迫感。

在科技創新上,當前中國不只是越來越自覺自主,而且明顯存在一種世界科技創新中心由西向東特別是中國“轉移”的大趨勢。這是繼上世紀製造業由發達國家向東南亞、中國轉移之後,又一個明顯的國際性“轉移”趨勢。不是説,西方主動將科技創新轉移、部署到中國來,而是中國加大對基礎性與應用性研究的投入,在科技的“領先性”上、在科研實力排名上正在加速超越曾經一騎絕塵的西方國家,開始“並跑”甚至在少數領域超越美國。

出現這種趨勢有其深刻的經濟、政治乃至文化的原因。首先是中國創造了經濟高增長40多年的奇蹟,中國現在有強大力量和資源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其次是中國對創新發展的認識科學系統,即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成為中國經濟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的方法論。

世界科技創新中心向中國“轉移”的趨勢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各省、很多重要城市都在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建設本地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自己的科技創新平台;二是各種科技創新要素資源加速向國內集聚,以前是張汝京歸國創辦中芯國際、尹志堯返國創辦中微半導體、李革等人創辦藥明康德,現在則是越來越多的國際頂尖人才為我所用,比如今年有2名菲爾茲獎得主全職加入清華,而華為擁有的菲爾茲獎得主今年已增加到4位。

創新發展形成共識、科技創新生態加快構建,這對中國、對武漢的高質量發展是一個歷史性機遇。沒有哪個地方在這場科技創新競賽中甘於無所作為,對於武漢來説,既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還要大有作為。在國內發揮引領作用,是武漢搶抓創新發展機遇的應有姿態。

【實習編輯:汪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