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者認為,在社交媒體,人們會將日常生活進行篩選、美化、表演,創造出可見的理想的浪漫關係,這種理想就被公眾和自己等同於親密關係的真實狀態。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婚戀真人秀是怎麼回事。
(ICphoto/圖)
“黃奕相親再遇騙婚男”、“王子文澄清自己從未結過婚”,近日一檔專門針對離異女性的戀愛真人秀《怦然再心動》引發熱議。
明星、素人、未婚女性、離異女性......近些年,《女兒們的戀愛》、《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各種婚戀節目層出不窮,為何如今大眾喜歡對外展示自己的情感生活?戀愛是否已不再私密?
婚戀真人秀:情感生活的“看與被看”
在早期,婚戀節目大多隻是停留在相親階段,所呈現是人們如何挑選對象,比如《玫瑰之約》、《非誠勿擾》等。直到2014年湖北衞視推出了明星戀愛真人秀《如果愛》大受歡迎後,類似的展現戀愛過程的節目才開始逐漸普及。
通過這些節目,大眾所能看到的是相當具體的戀愛細節,還有所謂的“觀察團”對雙方相處行為進行點評。到了後來,更是出現了《心動的信號》這種呈現複雜戀愛場景的節目,即讓四男四女共同居住在別墅裏一個月,他們從中自行去判定和選擇誰才是自己心儀的對象。
對於觀眾而言,看節目是樂此不疲的,它很好滿足了人們的窺探欲和八卦的心理。比起電視劇,真人秀更具有未知性。在電視劇中,男一會喜歡女一,但在真人秀中,看起來很相配的男女可能並沒有火花。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戀愛真人秀甚至變成了推理真人秀,它給了觀眾成為偵探的機會,人們可以從中去發現各種蛛絲馬跡。比如有觀眾會觀察同樣是約會,為何男一會更喜歡女四,而不是女一,因為他表現得更為放鬆,雙方的身體更靠近等。
對於當事人,有不少人也很享受“被觀看”。雖然並非人人都能上真人秀,但在日常生活也有很多平台可以去展示。最普遍的就是朋友圈,有人會把情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上傳至朋友圈,以至於身邊的朋友對其戀情發展“瞭如指掌”。
有學者認為,在社交媒體,人們會將日常生活進行篩選、美化、表演,創造出可見的理想的浪漫關係,這種理想就被公眾和自己等同於親密關係的真實狀態。
(ICphoto/圖)
被觀看的感情是否真實?
也就是説,無論是在社交媒體還是公開場合,只要當人們意識到自己在被觀看時,就會或多或少的放大自己希望表現的那一面。
如果一個人想展現出自己在感情中是弱勢方,他可能會故意放大自己言聽計從的那一面:吃飯去哪裏、要不要辭職等都會非常看重伴侶的意見,會表現出自己為了取悦伴侶而讓步。所以,旁觀者會理所當然認為,這段關係是不平等的,這個人是感情中的受害者。不過,真實的情況可能是,雙方是處於相互控制和博弈的狀態。所以當你聽過雙方的陳述後,會覺得這是羅生門,因為他們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講這個故事的。
同時,受面子、社會期待等因素的影響,人們可能會“口是心非”。
在《怦然再心動》中,王琳多次強調自己在擇偶時看重的“實用性”,想找一個穩重合適的人,不是僅僅來談戀愛。然而在她選擇約會對象時,她卻放棄了與她年齡相仿但相對拘謹的離異男,選擇了更會表達的、年齡相差更大的設計師。
這種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很可能是源於人們對於中年女性的社會規訓,在這個年齡應該選擇穩定的生活,追求浪漫的愛情則會被認為是不成熟。所以人們對外會以這種方式來呈現自己,可是到了真正的選擇上,人們可能又會回到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上。
更為複雜的是,人們在情感關係中所表現的不堪並不是他有意而為之,而是人與人相處中內心深處碰撞和摩擦。也許外人看來這樣的感情很失敗,但實際上這或許才是感情最有價值、最真切的地方。
比如,提到李敖和胡因夢,人們最先想到的是李敖的"便秘梗"。在他們離婚後,有記者問離婚的原因,李敖説:“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胡因夢在我心中宛如童話仙子,不能忍受半點瑕疵,有一天,我無意推開沒有反鎖的衞生間的門,見蹲在馬桶上的她因為便秘滿臉憋得通紅,實在太不堪了。”此話一出,人們紛紛都認為李敖是個“渣男”,這段感情就是個錯誤。
但真的只是這樣嗎?李敖後來在微博中多次提及胡因夢,且描述十分温情。他臨終前對護士説“你長得很像胡因夢”。由此可見,這段感情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樣糟糕。當然,這並非是在否認其中的傷害,只是在很多時候,傷害就是感情中無法規避的一部分。
胡因夢本人也其自傳《生命的不可思議》中提及到:這段感情雖然像是“無可言喻的荒謬劇”,在離婚時,她還是從李敖的手心依舊感受到了真的情感。也意識到“沒有一個人不想愛與被愛,即使堅硬如李敖者也是一樣,然而我們求愛的方式竟然是如此扭曲與荒唐,愛之中竟然摻雜了這麼多的恐懼與自保”。
其實,這種在愛中的不安全感和以往經歷所造成的性格缺陷幾乎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而在戀愛中都會爆發出來,如果因此而否定一段關係,那麼很可能戀愛將很難展開。
為何情感是私密的事情?
這就引發了另外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私人情感真的適合分享和公開討論嗎?
當下,在互聯網上針對於情感話題的討論屢見不鮮,有人會特意將私密的問題放到網上,徵求網友的意見,比如“男友經常讓女同事坐副駕駛,他是不是不愛我?”、“男友情人節不送禮物,要不要分手?”等。大多網友給出的回答十分“正確”,戀愛就應該要送禮物、要注重對方的感受等,如果沒有做到,那就是這個人不負責任或者是不愛你。然而,這當中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情感中的標準和社會公共領域的標準是一樣的嗎?
其實,很多時候,社會標準在私人情感領域是不奏效的。哈佛人類學家赫茨菲爾德認為存在着“文化親密性”的現象。即某些在外人看來頗為尷尬的文化特質卻是這一羣人在內部維繫其共同社會性的紐帶。比如希臘某一偏僻山區牧民建立在互惠原則基礎上的相互盜竊。在外人和官方看來野蠻愚昧、必須取締,但在牧人中間卻是一種男子氣概的體現,是他們身份認同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族羣和家族間尚且如此,那麼情侶和夫妻無疑要更為私人化。戀愛的過程即是在創立一套屬於雙方的獨特交流方式。換而言之,這絕對不是普世標準可以衡量的,他人的建議很可能並不奏效。而且,戀愛的樂趣也恰恰在於這種私人性,你不是作為一個“社會人”而存在的,而是作為一個獨特的個體而存在的。
所以,是不是他人眼中的“完美情侶”或許並不重要,關係好不好,還是要看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