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賣涉嫌違法 “惡搞糖果玩具”的底線在哪裏?
“惡搞糖果玩具”的底線在哪裏?
家長:低級趣味不是創新專家:軟色情商品涉嫌違法
● 網上售賣與性相關的“惡搞糖果玩具”,不是創新而是惡趣味、低級趣味,應該抵制,絕不能讓孩子生活在性暗示、軟色情的環境裏
● 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對性比較好奇,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容易被軟色情誤導,扭曲“三觀”,影響身體健康、學業和社會交往,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 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製造商的監管和查處,從源頭上遏制“惡搞糖果玩具”;加強對電商平台及商家的整治力度,淨化孩子們的成長空間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關楚瑜
前不久,廣東省深圳市的張女士在14歲兒子的牀頭儲物盒裏發現了一堆疑似“計生用品”的盒子,仔細一看,裏面裝的竟是一種“惡搞糖果”。此事報道後,引發大量社會關注和討論。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張女士發現的這款“惡搞糖果”,就是在一些電商平台銷售的“套套糖果”,這類“惡搞糖果”種類不少,大量與性有關,有的甚至直接是性器官形狀,售價在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除了“惡搞糖果”外,在售的還有不少打軟色情擦邊球的“惡搞玩具”,如“丁丁玩偶”等。
多位來自北京、天津、福建的家長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對孩子進行適度的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學校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齡和接受程度開展相關教育。但絕不能讓孩子生活在性暗示、軟色情的環境裏,網上售賣與性相關的“惡搞糖果玩具”,不是創新而是惡趣味、低級趣味,應該抵制。
受訪專家提出,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對性比較好奇,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容易被軟色情誤導,扭曲“三觀”,影響身體健康、學業和社會交往,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呼籲相關部門加強執法,對“惡搞糖果玩具”進行監管和整治。
電商平台售賣
可以保密發貨
記者在多個電商平台以“惡搞禮物”為關鍵詞進行檢索,跳出的不僅有“腦殘片”“狗屎糖”“仿真便便”等商品,還有“套套軟糖”、“性愛姿態造型”軟糖、“丁丁抱枕”等涉性商品。
一家名為“糖果商城”的店鋪正在銷售一款“惡搞整蠱丁丁棒棒糖”,該款糖一支加禮盒的售價為13.8元,共有5種口味,月銷量100+。商家還在該商品詳情頁圖片的某些敏感部位打上碼,並標註“過於逼真,不宜展示”的文字,但實際上形狀一目瞭然。該店鋪還同時銷售其他“惡搞糖果”,一些軟糖直接為不雅動作乃至性愛姿勢,令人無法直視。
同時,記者注意到,一些商家在外包裝上也下足了功夫。以“套套軟糖”為例,其外包裝與真實的避孕套包裝十分相似,包裝盒的封面還印有“Love sex”“超薄裝,超薄超滑更敏感”等內容,如果不仔細看很難分辨。
在另一電商平台,網店“創意無限禮品店”在售的“套套軟糖”銷量每月達2000多單,單盒禮盒裝拼單價格15.92元,三盒禮盒裝拼單價格31.84元。在商品詳情頁可選擇的款式有很多,包括“衞生巾棉花糖”等。
在拼單的電商平台,網店“會成家居專營店”在售的“衞生巾軟糖”,普通款拼單價17.86元,銷量達10萬+,不少消費者表示買來就是為了整蠱朋友。
而在批發網上,此類產品更是琳琅滿目,價格更為便宜,如購買100盒“套套軟糖”,每盒僅需5.8元。
一些商家備註可以代寫賀卡和保密發貨。記者詢問其中一商家客服如何保密發貨?客服回覆稱:“快遞保密發貨,不顯示店鋪名字,不發短信通知,不放任何價格單或商品配貨單,託寄物品備註‘糖果’。”
記者在評論區看到,有網友評論:“和真的套套真的很像,我媽看見我買的,差點沒打死我,我解釋了幾遍她才相信。”
除了糖果,還有玩具。一家名為“享福母嬰用品旗艦店”的店鋪銷售的“丁丁抱枕”銷量10萬+,價格在12.67元至36.13元之間。在該商品的詳情頁中竟然寫着“女孩××抱着睡覺”,且記者注意到,在適應年齡段商家標註的是“6歲以上”。
此外,記者發現該商家在售的還有情趣撲克牌,有多款可供選擇,以“滾牀單”“約泡暗語”“房中術”等分類,撲克牌牌面中間的圖案和文字都很露骨。單盒售價均為幾塊錢。
整蠱同學朋友
老師家長反對
“我下課當着所有同學的面送給我哥們兒,效果很好,他已經‘社死’了,現在同學們都叫他×××(涉性外號)”“做得好逼真啊!很多人説被我騙了,同學看着我吃,嚇到了”……記者瀏覽這些“惡搞糖果玩具”的評論區發現,不少消費者為未成年人,其購買是為了整蠱同學和朋友。
對於“惡搞糖果玩具”,受訪的年輕人中,觀點不一,有人覺得好玩,無傷大雅;有人覺得是畸形惡趣味,毫無底線。而受訪的多位家長和老師均明確表示反對網絡售賣涉性糖果和玩具。
河北大學學生林佳(化名)告訴記者,自己在短視頻平台看到博主拍攝送男友“富婆聯繫方式”惡搞筆記本的短視頻,於是也想買一個,結果在電商平台搜索時發現了性器官形狀的軟糖,“當時非常震驚,也覺得很噁心,惡搞應該有個限度,而不是無底線”。
華北電力大學的孟同學覺得沒必要為此大驚小怪,就是挺好玩、挺有創意的,圖一樂,況且現在是個開放的社會,性也不是隱秘到完全不能説的話題。
而多位家長受訪時則提出,創意不能突破道德的底線,不能違背公序良俗。
“絕大多數家長都不會願意自己的孩子手上拿着這類涉性的糖果和玩具。”孩子上小學的北京市民劉先生説,不良商家為了盈利而不擇手段,糖果和玩具的受眾本來就主要是青少年,用性來提升銷量很無恥,會污染孩子純潔的心靈。
天津市民王女士的孩子上初中,在她看來,孩子應該得到性健康教育,但性暗示、軟色情不是性健康教育,這種露骨的涉性商品,低俗、惡俗,有違中國人傳統的道德觀念。
來自廣東陽江的陳老師是小學五年級班主任,她説沒有見過學生吃這種“惡搞糖果”或玩“惡搞玩具”,因為學校規定不可以帶任何零食和玩具進校園。
“但‘惡搞糖果玩具’肯定不適合未成年人,這些商品打色情的擦邊球,外觀露骨低俗,對孩子而言是不良的性暗示。未成年人好奇心強,喜歡模仿,這類東西容易對其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陳老師説,有的商家為了銷量特意搞出些博人眼球的商品,毫無社會責任感。
售賣涉嫌違法
亟待監督整治
“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對性比較好奇,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容易被軟色情誤導,扭曲‘三觀’,影響身體健康和學業,也會妨礙正常的社會交往,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説。
鄭寧告訴記者,銷售這些“惡搞糖果玩具”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和廣告法等法律。廣告法規定:產品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不得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的標籤、説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説,這些“惡搞糖果玩具”在社會上處於灰色地帶,一般人不太關注,有的青少年可能出於好奇接觸了這些東西,學校、家長髮現了要積極引導;而如果有的青少年本身存在心理問題,接觸了可能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甚至違法犯罪。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多位家長提出,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對製造商的監管和查處,從源頭上遏制這一問題;加強對電商平台及商家的整治力度,淨化孩子們的成長空間。
鄭寧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學校和家長應該聯手給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加強科學的性教育,並且性教育應該從小抓起;第二,網絡平台應當禁止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採用技術加人工手段及時過濾、刪除違法信息;第三,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打擊違法行為,並且鼓勵社會公眾舉報投訴監督。
“建議對電商平台進行嚴格的分級管理且嚴格執行。”儲朝暉説,嚴格執行不僅僅是靠一兩個部門,而是要有一個相對規範嚴格的管理體系,每個環節都應該有相應的負責人,做到責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