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抗洪 築起精神之堤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孫瑩
1998年夏,我國發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長江、嫩江、松花江全線告急。洪災牽動着北京人的心,從當年8月上旬開始,《北京日報》就持續性推出抗洪報道。國家領導人親赴抗洪一線指揮,藝術家們組成慰問團投身抗洪,北京醫療隊千里馳援災區,首都企業市民踴躍捐款捐物……《北京日報》每天的頭版、二版,有關抗洪搶險的報道連續不斷。
抗洪搶險形勢愈發嚴峻,哪裏有災情,哪裏就是新聞記者的戰場!8月下旬,北京日報社派出機動記者部記者劉連樞、楊立君和攝影記者程玉揚,趕赴哈爾濱抗洪一線採訪。
本報記者劉連樞(中)、楊立君(右一)在哈爾濱採訪。
3人接到採訪任務後,當天就乘機抵達哈爾濱,住進距松花江北岸僅一二百米的飯店後,撂下書包,連口水都沒喝,直奔大堤。
“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全是抗洪的軍民,保衞哈爾濱的攻堅戰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劉連樞回憶。當時,松花江大堤已多次出現滲漏、管湧和大面積脱坡,險情不斷。哈爾濱江段水位不斷突破歷史最高水位,軍民忙着不斷加高和修築子堤。
記者們用筆和鏡頭記錄下了成千上萬的血肉之軀在滔滔江水中築起的那道攔濤拒浪的鋼鐵長城。通過他們每日的報道,北京的讀者及時瞭解到了前線抗洪的情況。
由於大堤出現潰口,洪水向大慶油田衝去,3位記者立刻租了輛麪包車,跟着洪水的走勢,從哈爾濱奔赴大慶。
“當時的大慶油田很慘,洪水已經衝過了臨時堤壩,油田陷入一片汪洋,大約一個軍的戰士們正在奮力搶築新堤。”讓劉連樞特別難忘的是,在指揮部採訪時,一位中將問他們是哪個新聞單位的?“我們是北京日報的。”劉連樞正要掏記者證,這位身材魁梧的將軍直接按住了他的手,“不用了,這會兒能到這兒來的,絕不會是冒牌貨。”一句話,讓記者們備受鼓舞。
大慶油田的“小咬兒”出名的厲害,戰士們休息時沒有帳篷,就躺在油田裏和衣而睡,“小咬兒”隔着衣服都能咬人。白天,戰士們光着膀子,只穿一條短褲,泡在水裏築壩。劉連樞看到一個小戰士,手、腳的指甲都被水泡得發白,裸露的後背上,密密麻麻全是包。
“我仔仔細細地數了數,76個!小夥子才19歲,和我兒子年紀相仿,那一身包太讓人心疼了……”劉連樞舉起相機,給小戰士的後背拍了一張特寫。在他眼中,這個被咬了76個包還在頑強抗洪的背影,就是抗洪精神最生動的體現。
在大慶採訪3天之後,3位記者又折返哈爾濱。“報道抗洪的新聞不能天天都是堵決口,只見洪水,不見人心人情!”千里迢迢來採訪,記者們會接到家裏人的電話問平安,那些捨身抗洪的北京籍子弟兵,他們的家人何嘗不也在日夜牽腸掛肚?推己及人,記者們決定去尋找北京籍的抗洪戰士,讓他們用記者的手機跟北京的家人説説話。
可是,在緊張搶險的大堤上,找人談何容易?記者們急中生智,在紙上打印了一行大字“誰想對北京家人説句話——北京日報記者”,用大頭針別在揹包一側當“招牌”,走在沿江大堤上尋人。
在一個幹事的帶領下,劉連樞等人找到了一個年輕的戰士,他想給他奶奶打個電話。劉連樞撥通電話,自報家門:“我是北京日報記者,在抗洪前線,您的孫子就在我身邊,快和他説兩句話吧……”一聽説是孫子,電話那頭的老太太當時就哭了。
那是個20歲左右的小夥子,跟奶奶通電話時非常激動,但始終強忍着沒哭,反覆安慰奶奶“您放心,我很好,很安全……”,自己吃的苦一個字都沒提。
家住建國門外的張勇、德勝門西大街的尤雷、門頭溝雁翅鎮的崔穎華……一個個來自北京的戰士通過記者的電話,給家人報平安,同時堅定地承諾:一定為保衞哈爾濱拼盡全力!
這次採訪報道,將北京、北京人,與千里之外的災區更緊地聯繫在一起。劉連樞説:“我們做這件事,就是想讓北京的讀者放心,我們的戰士在外面很好,很安全。而且,他們沒有給北京丟臉,他們棒着呢!”
時隔24年,再回憶起在抗洪一線採訪的見聞,劉連樞仍數度哽咽。“雖然在抗洪一線採訪的時間只有短短7天,但得到精神上的鼓舞足夠我後半生受用。以後的採訪工作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挫折,生活中再有什麼難過去的坎兒,想想這7天的所見所聞,想想大堤上軍民的奉獻和犧牲,就都不算什麼了。”
何止是記者,在頑強戰勝這場特大洪水之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讓全國人民擰成了一股繩,為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1998年8月11日《北京日報》1版
1998年8月20日《北京日報》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