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給我300000000美元,我來‘搞臭’中國”。認真數了下,沒錯,8個零,3億美元。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遮遮掩掩還是翻了車

  當地時間21日,“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在美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審議並通過。

  新法案是民主黨參議員梅嫩德斯與共和黨牽頭委員吉姆·裏施商討形成的,路透社認為,它反映了兩黨在對華戰略方面一致的強硬態度。

  該法案長達近300頁,囊括了戰略、經濟和外交手段等抗衡中國的方方面面,因為預熱許久,且興師動眾,引發了西方媒體的全方位報道。

  但有趣的是,新法案試圖干預輿論,豪擲重金搞臭“一帶一路”的醜態被刻意忽略了。

  法案裏面清晰地標明,希望2022年至2026年的每一財年,美國都能投入3億美元,用於採取各種措施打擊“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更可笑的是,還明目張膽地、有針對性地寫道:

  其中一部分將會砸給“獨立媒體”和所謂的“第三方”民間團體,用於反華報道,散播關於中國“一帶一路”的“負面消息”。

  一個總標榜“言論自由”的國度,竟赤裸裸地提交法案,強烈要求拿錢買通媒體,干預輿論!果然,這個招人非議的點並沒有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被廣泛提及。

  原本以為近300頁的法案,沒有人能關注到這個細節。以為只要媒體不發聲,“紙裏就能包住火”。可還是在網上翻了車!當地時間4月11日,彭博社駐華記者湯姆·漢考克默默甩出了一組法案通過前的截圖,戳中要害: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看完這些,網友豁然開朗,難怪西方媒體的報道中會出現“薛定諤的中國”。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薛定諤的中國。週一、週三、週五,中國要毀滅了。週二週四週六,中國是個威脅。週日,記者要休息一下。

  法案為何點名要抹黑“一帶一路”

  為何特別提出要針對“一帶一路”?我們來看看美國近期的部署。

  近年來,美國不斷要求強化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同時削弱中國。“2021年戰略競爭法”建議從2022財年到2026財年向印太戰略提供總計4.5億美元的資金。

  據外媒報道,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與英國首相約翰遜通電話時主張,美國和其盟友應該建立一個由“民主國家”牽頭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以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很多人認為,這也是澳方突然撕毀“一帶一路”協議的主要原因之一。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怎麼辦事?

  法案裏手把手教學

  給了錢,定了目標,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當然不是,法案裏還明確給出了操作手法,可謂是手把手教學。

  拿錢辦事的1號跑腿工——美國國際媒體署

  法案第67頁,清楚地寫道,每個財年出資1億美元,通過美國國際媒體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Global Media) 安排執行。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2021年戰略競爭法”第66-67頁中明確要求美國國際媒體署應當採取以下行動,我們截取翻譯了部分內容:

  自由亞洲電台應為RFA中國服務,應為其他附屬語言廣播服務增加國內報道和數字節目(直白地講就是,自由亞洲電台應在中國擴張);

  將增加對自由亞洲電台普通話、藏語、維吾爾語和粵語服務的資助;

  美國之音應該為俄語宣傳和虛假信息建立一個類似於測謊儀的實時虛假信息追蹤工具(註釋:是不是宣傳,是不是虛假信息都由美國媒體定義。也就是完全依照美國利益判定。所以説白了,這點就是要求美國之音緊盯來自俄羅斯的報道);

  美國國際媒體署應擴大現有的、可促進新聞標準、調查性報道、網絡安全和數字分析的培訓項目和合作項目,以幫助揭露和反擊“共產黨的虛假敍事”(註釋:是不是虛假敍事都由美國媒體定義,也就是完全依照美國利益判定);

  “開放技術基金”(Open Technology Fund)要繼續投資於能夠“繞過”中國監管的科技(註釋:該基金是一家USAGM旗下的機構)。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為何是美國國際媒體署來執行,它到底什麼來頭呢?

  美國國際媒體署的前身是1994年設立的美國廣播事業管理委員會(BBG),負責管理美國對外宣傳的國際廣播活動。被稱為美國政府喉舌的美國之音(VOA)和自由亞洲電台(RFA)等都屬於它。

  如果你在美國之音的官網上搜索“一帶一路”,你會發現,前5頁幾乎都是負面消息。

  為了看上去像一個“獨立媒體”,VOA也研究出了一套報道方式。他們經常在報道中強行負面關聯,從而取得預想的宣傳效果。

  比如,2005年1月11日的VOA先後播發了兩則消息:第一則:中國十二月貿易順差創紀錄;第二則:對華貿易使在美工作流失。文章還引用所謂“報告” 稱,1989年以來,中國對美國日益擴大的貿易順差使美國人總共喪失了150萬份工作。

  明明是一箇中國經濟發展向好的消息,VOA卻總能生拉硬扯,拖到能引發外國讀者負面情緒的點上。

  再來看看自由亞洲電台,這家媒體也是打着“獨立、客觀”的旗號,秉持着“雙標”的報道原則。

  以2020年10月28日自由亞洲電台在社交媒體上的評論為例。該評論試圖通過意大利不與華為合作,來證明中國在“一帶一路”外交受挫,甚至想以此證明中國國際影響力下降。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首先中國從不干預他國內政,這是我們的原則。不像某些大國,中國不會脅迫任何一個國家跟中國合作。再來説報道本身。用意大利不與華為合作這樣的個例來證明中國“一帶一路”外交受挫,本身就非常偏頗。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舉一個小例子,這就相當於通過比利時不買德國某個品牌的啤酒,來證明德國在整個歐盟,甚至是全世界的影響力下滑一樣,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在自由亞洲電台口中如果一個國家跟中國存在分歧,就是中國“影響力下降”;那如果一個國家跟美國存在分歧呢?自由亞洲電台就會掉過頭來,站在美方角度,罵對方“不忠、不仁、不義”。

  前兩天新西蘭就是因為沒有緊跟美國步伐,被自由亞洲電台抨擊為了“背信棄義”。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拿着錢辦事的2號跑腿工——美國國際開發署

  “2021年戰略競爭法”還規定,美國助理國務卿應同美國國際開發署署長(USAID)協調,支持和培訓記者使用必要的調查技術,確保他們能夠加大對中國“一帶一路”的“調查”。

  美國國際開發署,熟悉嗎?沒錯,就是H&M抹黑中國新疆棉花的幕後黑手,而中國新疆又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拿錢辦事的3號跑腿工——全球參與中心

  前幾位跑腿工被點名要求影響媒體,而這位跑腿工抹黑中國“一帶一路”的觸角,則伸向更多面。在“2021年戰略競爭法”中,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點名要將抹黑中國報道的任務交給全球參與中心(GEC)。

  這個沒幹過幾件好事的部門,隸屬美國國務院,其前身是美國所謂的“全球戰略反恐通信中心”,其在官網宣稱,自己要對抗企圖破壞美國利益的外國“宣傳”。簡而言之,只要是那些他們認為“可能損壞美國利益的言論”,都會被盯上,開始“職業化碰瓷”。

  2020年時任美國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在聽證會上表示,2019年GEC大大擴展了自己的業務範圍,包括加大對中國“一帶一路”負面宣傳的力度。

  此前因涉疆問題臭名昭著的智庫: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它的“金主爸爸”就包括GEC。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曾披露,澳大利亞戰略研究所已經從GEC獲得近45萬澳元的資金。

  GEC與前述的美國國際媒體署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GEC目前的負責人丹尼爾·金米奇(Daniel Kimmage),2003年到2008年期間曾在自由歐洲電台任職。而這個自由歐洲電台正是美國國際媒體署旗下的媒體。好一個“套娃”行為!

  影響智庫,影響媒體,僅僅是有跡可循的冰山一角。GEC官網顯示,它的合作伙伴包括所謂的“當地民意領袖”,非政府組織,宗教領導人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公佈的GEC組織架構中,並列了幾個部門,其中,竟然把針對俄羅斯、中國與朝鮮、伊朗的團隊和“反恐怖主義”團隊並列在了一起。不得不説,從這個框架中我們就可窺見GEC的世界觀:遏制中俄,比反恐還重要。

  力挺“顏色革命”的時任美國情報部門高級官員艾倫·杜勒斯曾詳細勾勒出這樣一幅可怕的畫面。“我們將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黃金,全部的物質力量,把人們塑造成我們需要的樣子,讓他們聽我們的”;“人的腦子,人的意識,是會變的。只要把腦子弄亂,我們就能不知不覺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

  而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發布聲明稱將動用美國一切戰略、經濟和外交手段,對抗中國。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美國還企圖洗腦世界民眾。

  目前,該法案已獲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審議通過,將會提交國會辯論和投票。如果國會多數人投票贊成並通過提案,國會兩院將形成文本一致的法案,遞交總統,施壓拜登政府對抗中國。

責任編輯:曹義_0776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83 字。

轉載請註明: “給我三億美元,我來搞臭中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