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推進城市更新並非易事,背後離不開系統性思維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綜合

在近日召開的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工作交流推進會上,相關部門表示,東城區、西城區、通州區將試點以街區為單元連片推進背街小巷更新改造。具體來説,就是對一個街區內的背街小巷、老舊小區、平房院落等進行統一規劃、同步推進,改造後整體亮相。

資料圖

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近些年,北京像繡花一樣精細治理城市,一批衚衕院落煥然一新,許多歷史古蹟得到修葺,看得見、摸得着、能受益的成果,讓廣大市民感嘆,“四九城的味道,又回來了”。但毋庸諱言,推進城市更新並非易事,工作中時而遭遇煩惱與阻力。比如效率問題。一些片區在規劃和施工中出現多頭管理、重複建設甚至互相“打架”的現象,“你修路,他挖溝”很容易造成資源浪費。比如和諧問題。這邊添磚,那邊加瓦,可各方互不通氣,就容易導致規劃建設的風格不統一。或許每個地方單看都不錯,但拼到一起就變成了“調色盤”,功能雜糅又缺乏美感。

此前,一些地方邀請責任規劃師,全程參與街巷設計和實施,為恢復衚衕風貌、修復街區生態把脈開方,收到良好效果。如今,以街區為單元,連片推進背街小巷更新改造,相當於更進一步,範圍更大,統合更深。如此一來,既可有效整合資源,提升施工效率;也可全面把控空間安排、施工節奏,確保整體風貌和諧統一。試點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善於發現問題、積極總結經驗,力爭早日拿出一套詳盡可複製的方案來。而對於北京這座日新月異的古城來説,城市更新沒有完成時。這樣的系統性思維應當一以貫之、發揚光大,不斷豐富城市精細化治理的內涵。

以更大視野來看,需要以一種系統性思維來兼顧效率與效果的,又何止背街小巷的更新改造?從遊商小販的規範,到交界地帶的治理,很多“老大難”“三不管”暴露的都是條塊分割、各司其職的傳統治理模式的短板。這正是需要發揮系統性思維的地方。近些年,有街道發起“邊界共治共管機制”,公安、城管、工商等多部門經常聯合執法,這些都不失為有益嘗試。總而言之,城市治理從來都是一個整體,沒有哪一片區、哪種功能、哪項工作是可以割裂運行的。善從大局出發,多多尋求共識,科學安排行動,城市整體治理水平才能更上一層樓。

春秋時期,晏子曾以煮羹設喻論述“和”,和如羹,各色食材“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羹便美味可口。“和合”形態,同樣是城市治理的願景。我們為之努力的過程,就是城市治理走向精細化現代化的過程。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侯鑫鑫

流程編輯: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