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深藍” 中魯遠洋向海而生引領新蝶變
本文轉自:人民網-山東頻道
海洋是生命之源,向海洋要糧食,發展海洋經濟,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冠疫情肆虐,世界經濟遭受巨大沖擊,無數企業陷入困境。
遠洋漁業,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難。前進還是畏縮不前,考驗着每一家企業。
在山東,有一家國企,肩負着“為讓更多中國人吃上深藍綠色健康完美的金槍魚”的使命,疫情形勢下,逆勢而上,砥礪前行。經營業績始終保持在行業前列,同時不斷謀篇佈局,夯實海洋經濟藍色經濟基礎。
全球唯一、國內首家中魯海洋(金槍魚)創新產業園重大項目落户上合組織(青島)示範區;山東省唯一兩艘現代化大型金槍魚圍網捕撈船簽約建造;新增兩艘魷魚釣項目投產見效;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金槍魚加工)落地落實;獲得億元國家重點項目資金支持……截至2021年末,利潤總額累計達上個五年的2.23倍,各項經濟運行關鍵指標在行業內保持前列;國內金槍魚系列產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43.37%,是上個五年的1.3倍。
這家企業,便是山東省中魯遠洋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兩艘現代化大型金槍魚圍網捕撈船順利下水。中魯遠洋供圖
那麼,他們是如何創出這驕人業績的呢?疫情之下,他們是如何大力發展現代海洋漁業,向海而生引領海洋經濟新蝶變的呢?
為此,記者採訪了山東國投公司黨委常委、董事會秘書,中魯遠洋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連興。
從太平洋到大西洋
紮根深海發力 打造藍色發展新引擎
3月4日,隨着船長一聲令下,魯青遠漁“161”“162”魷魚釣船緩緩駛離煙台港口,他們遠渡重洋,跋涉一萬多海里,奔赴東南太平洋海域漁場進行作業。
5個月後,首批700噸魷魚就運抵國內。
9月7日,伴隨着陣陣鞭炮聲,在福建馬尾造船廠,兩艘現代化大型金槍魚圍網捕撈船(泰隆7、泰隆9)順利下水,此項投資4億元建造的船舶目前完工率已達到60%,達產後預計年產量在17600噸左右,年銷售收入近2億元人民幣,將為公司優化產業結構、升級業務佈局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困難的3年疫情,在中魯遠洋看來,正是蓄勢揚帆的好時機,他們趁機汰舊換新、新建並投用多艘船舶。這些船已經揚帆出海,目前,金槍魚圍網、拖網及延繩釣遠洋捕撈船舶已佔全國總量的1/6,船隊年捕撈總量位居國內前列。
在“雙循環”大背景下,中魯遠洋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推進改革發展,加快產業鏈條拉長升級,在山東國投公司大力支持下,中魯遠洋託管中泰信誠,完善房屋租賃、物業管理、物流倉儲、進出口貿易業務,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重組整合,發揮協同效應,做到壯大實力、整合資源、協同發展,形成更加多元、更具活力、更有韌性的發展格局。
如果説疫情是一場“大考”,那麼中魯遠洋正是在這場“大考”之下調結構、轉動能,以蓄勢待發之勢發揮國有龍頭企業職能,帶動引領產業發展,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打造藍色發展的新引擎。
作為山東省唯一一家外向綜合型遠洋漁業企業,中魯遠洋在遠洋漁業探索上,從未停止過向前的步伐。
索馬里,因海盜而“聞名世界”。中魯遠洋卻在這裏開闢漁場,成為索馬里海域中國首批入漁企業之一。在全部入漁該海域的超低温金槍魚延繩釣31艘船中,中魯遠洋公司共有14艘船,各船產量均突破歷史峯值。與此同時,他們還成功轉場坦桑尼亞作業,在中西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廣袤深海均有中魯的船舶。
在大西洋,一直以來未有中國的金槍魚圍網捕撈船舶。中魯遠洋歷時5年將兩艘伯利茲籍圍網船納入國家遠洋漁業項目管理,成為我國第一家在大西洋區域從事大型金槍魚圍網生產的企業,填補了我國在大西洋大型金槍魚圍網行業空白,並不斷更新中國遠洋漁業歷史。
目前,中魯遠洋在中西太平洋有中國最早的兩艘金槍魚圍網漁船,是中國金槍魚圍網行業的開拓者和先行者;在大西洋擁有中國唯一的大型金槍魚圍網船隊,年產量8萬多噸;在印度洋擁有我國最大規模的超低温金槍魚延繩釣船隊,產量全國第一,約佔國內總產量的40%左右。中魯遠洋的超低温冷藏運輸船隊可達世界各大港口,無論船隊規模還是運載能力均處於亞洲前列。
“我們立足於‘創建世界一流遠洋示範企業,切實扛好中國金槍魚全鏈條產業領跑世界的重任’。”盧連興説。
從軟實力到硬產業
搶佔海洋產業發展制高點 向海洋要效益
在中魯遠洋權屬企業中魯食品公司的“創客中心”實驗室裏,人們研究的是如何讓“一條金槍魚”的價值發揮到極致。金槍魚小分子肽的提取,讓原本無處可用的邊角料,變成每噸價值高達120萬元的肽粉,在其“身價”以倍數增長的同時,所含營養能夠更好的被人體吸收,成為大量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的福音。
金槍魚生產加工車間。中魯遠洋供圖
金槍魚排、金槍魚肽、金槍魚油、金槍魚面膜……40餘款產品,建立起包括熟食產品、健康食品和護膚產品等在內的多元立體產品體系,“一條魚”的利用率達到近100%的極致。
在國內,為了讓更多的中國人吃上味美、營養豐富的金槍魚食品,中魯遠洋科技賦能創新產品研發,優化全鏈條產業結構,不斷推出適合中國人的產品。
在國外, 中魯遠洋也一路高歌猛進。通過整合出口產品清單,做好市場與客户結合、出口與進口結合,充分利用平台經濟、數字經濟,發揮互聯網+優勢,與國際客户在網上談生意、簽訂單,不斷提高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經貿合作水平,目前,產品遠銷日本、韓國、美國、以色列以及歐盟等35個國家和地區。
聚焦“讓更多中國人吃上深藍、綠色、健康、完美的金槍魚”的使命,中魯遠洋不斷加強與高等院校合作,加強創新與科技研發。近年來,先後與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合作,共建實習實訓基地;與中國鼎泰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denba+凍轉鮮金槍魚市場;同時計劃與泰國THAI UNION集團合作,開發金槍魚油複方薑黃(降糖)膠囊。
發揮“中國金槍魚交易中心”優勢,中魯遠洋採取“聯盟+公司”形式,聯合山東大學、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共同發起,建立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金槍魚加工)和“山東省海洋生物科技暨金槍魚生物製品深加工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形成搭台創新、聯合研發、企業轉化的良性循環機制。
中國金槍魚交易中心。中魯遠洋供圖
目前,中魯遠洋新產品開發數量、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是上個五年的60倍。為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中魯遠洋更加註重補短板和鍛長板,加快深海食品的全產業鏈條結構調整,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通過科技創新,中魯遠洋正逐步實現金槍魚產業由跟跑到並跑,實現了由中魯速度向中魯質量的轉變。從而,把握住了世界海洋科技前沿,突破了產業發展“卡脖子”技術,研發出更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打造了全國重要的海洋生物製品新技術創新平台和推廣示範基地。
盧連興説:“正是依託完整的產業鏈優勢互補,精確的漁場調度,帶來了產量提升,科學的市場決策保證了企業效益,為中魯遠洋在疫情之下帶來了一組組不斷躍升的數據,折射出中魯遠洋在領跑行業中的強大韌性、活力和支撐。”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黨建引領邁向深藍 搶佔海洋產業發展制高點
遠洋捕撈及運輸被稱為世界上“最艱苦、最危險”的行業。作為遠洋漁業的領軍國有企業,中魯遠洋勇於承擔國企“領頭羊”作用,堅持為民初心,大力推進“人文關懷工程”,員工幸福指數與日俱增。
近年來,中魯遠洋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完善企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體制機制,在確定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同時,配套制定黨建提升計劃。發揮黨支部網格化管理、教育黨員作用,解決黨員羣眾崗位分散,教育管理黨員難問題。權屬企業黨支部立足自身實際,打造培育自身特色亮點,推動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黨建品牌體系。
工作中,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堅持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畫好中魯遠洋黨建“同心圓”,營造出濃厚的企業黨建氛圍,凝聚起磅礴的紅色力量。
“在中魯遠洋,員工之於企業猶如舵槳之於船舶,只有員工與企業心繫一處,才能實現雙方價值的最大化,企業也將因此而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盧連興説。
考慮到遠洋工作的實際,中魯遠洋把員工關懷做到極致,時時刻刻想着員工,把員工作為企業最為寶貴的財富。為此,中魯遠洋專門出台《加強海外員工人文關懷指導意見》,圍繞“政治上關注、思想上關心、工作上關懷、生活上關愛、待遇上保障”等五個方面展翼推進工作。同時,建立完善的走訪慰問、定期溝通機制,做好海外員工職業生涯培養、健康保障等工作,對考上學的海外員工子女給予考學獎勵,全力做好海外員工家屬的保障工作。
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各項資金補助450萬元,關懷項目33項,走訪慰問188次,達1433人次,將各項人文關懷工作落到實處。
盧連興説:“我們以遠洋報國為責任使命,推動黨的政治建設成果切實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確保黨建工作不偏航、不走樣。”
藍色海洋,是糧倉,更是錢袋子。海洋經濟已經成為山東經濟新增長極。
在中魯遠洋,你會發現每一個車間,每一條船上,人們都幹勁十足,呈現着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2022年6月16日,山東省現代海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金槍魚加工)和“山東省海洋生物科技暨金槍魚生物製品深加工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青島成立。
10月,國內首家、全球唯一的綜合性智慧化金槍魚產業園——中魯海洋創新產業園項目已經落地青島,也將開工建設。園區將集科技、產業、基金、運營為一體,創建“一區·二基地·八中心”的產業集羣,打造國家級海洋產業園。同時,產業園區將發力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倉儲、智慧冷鏈等一系列智慧化變革,拉動產業配套升級,形成高端智能產業集羣,以數字賦能引領園區高質量發展。
中魯遠洋海洋創新產業園。中魯遠洋供圖
中魯遠洋揚起了科技的風帆,再一次遠航。
春風化雨競芳菲,經略海洋繪盛景。
海洋,藴藏着無窮的寶藏。深藍,總是那麼富有吸引力。中魯遠洋正重新整裝,邁向深藍。搶佔海洋產業發展制高點,他們,正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