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僅一字之差,暗藏着娃三個內心變化
你在平時是怎麼稱呼你媽的呢?或許從我的問題中你已經能夠看到我的答案了,沒錯,我叫我的母親也是“媽”。但是在很小的時候呢?我小的時候,一直叫我的母親都是“媽媽”。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就開始偷偷換掉了稱呼,我和我的母親都沒有發現,就像是時光碎隙的一縷透窗而入的光,細小得讓人無法察覺。
但是似乎即使現在想起,也再沒有可能去再叫出那一聲“媽媽”了。或許是沒有勇氣,或許是缺少了接觸,又或許是一些説不清的東西。
“媽”和“媽媽”,好像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親切,隨意天差地別。我記得在我上高三的時候,班級裏有一位女生又一次感冒,在學校的時候病情加重。她的媽媽來接她,在座位上痛苦的她像是一隻小鳥,盤旋飛回媽媽的懷抱,還叫了一聲“媽媽”,有委屈,有痛苦,更多的還是一種面對親人的任性吧,這是時隔多年我對於當時那個場景的猜測。
但是我更加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從那時候到現在,我都很羨慕她。一定是非常和諧有愛的家庭吧,才會讓她在這個年紀依然保留着兒時一樣的信任和熱情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在這之前,我只在電視和電影中見到過一個很大的人還叫自己的母親媽媽。
從“媽媽”到“媽”,看似簡單,背後卻有着這樣的變化:
1、自己的想法
我是一個從小就比較有想法的人,所以“媽媽”的稱呼只是存在於特別小的時候朦朧的回憶中。在一個孩子的成長中,總會有一段時間,會把“我已經是一個大人了”掛在嘴邊。
這不是説他真的已經長大了,但是卻傳達出一個重要的信息——在父母沒有提的情況下,他已經認為自己長大了。可能想法很幼稚,但是這已經説明了他想法的漸趨成熟。
再過一段時間,他就會開始反感別人認為他還是個小孩子,而“媽媽”這樣稚氣滿滿的台詞,也就應該退出他成長的歷史舞台了。而當你真正有了自己的想法,與父母在某些方面看法分道揚鑣的時候,“媽媽”這個表示順從的稱呼更是不可取。
2、渴望獨立
這是朋友分享的,他從“媽媽”到“媽”的變化是在自己外出讀書的時候。長時間的獨立生活,親子之間的陌生,“媽媽”的親暱再也沒有了合適的語境,慢慢地失去了蹤影。
而當一個還活在父母跟前的孩子有了這樣的變化的時候,就説明他不再渴望你能夠處處庇護他了。因為在他心裏,他已經很渴望能夠實現獨立,從“媽媽”變成“媽”。
那麼當孩子稱呼你從“媽媽”到“媽”,你就應該:
1、學會放手
天下所謂父母子女,不過是年紀大的人望着年紀小的漸行漸遠。當孩子渴望着長大,獨立的時候,不要擔心,不要焦慮,每一顆蛋的破殼,都是為了翱翔,而不是被攜着飛翔。
要學會適當放手,在不遠不近的地方靜靜觀望,這種默默陪伴的成長,也是養育孩子過程中柳暗花明的體驗。看着他受挫,像是自己的父母一樣,用自己想到的最好的想法去給他安慰,給他繼續前行的力量。
2、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世界
青春期的日記本,總是聊不完的話題。但是與每一個大人相匹配的是,就是每個人的隱私和一個私密的空間。當孩子慢慢長大,這些東西作為“大人”的特權沒有理由不對他開放,而家長也沒有必要去過多糾結,相比於成長所要經歷的陣痛和孤獨,所謂的早戀之類的小秘密簡直不值一提。
而且當你能夠立馬發現他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的時候,如果早戀影響到了他的學習,也一定能夠第一時間發現,不是嗎?反之,早戀不一定影響學習,但是當你在面對一個大孩子的時候,還不願放手,總是把他逼迫在一個可以讓你一覽無餘的小空間內的時候,才會是對於孩子學習的最大阻礙吧?
更何況,也許日記本鎖上的,不是一段青澀的故事,而是長久的友情呢?為了一個概率事件去傷害孩子,不值得。
孩子的成長,是每一個父母欣慰又失落的事情。人生就是如此,得放手時即放手,總有親情到白頭。面對孩子,握得緊不如放飛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