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子
父母課堂原創
1
網絡綜藝《奇葩説》曾播出一期節目。
那一期的辯題是:爸爸應不應該每天陪孩子一個半小時?
辯手顏如晶的觀點是應該。
她説:“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
“電視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連續劇,是補不回去的。”
“1到20歲你不看,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
在説到影響孩子成長的話題時,母親總是首先被提及。在母愛的光輝下,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似乎被淹沒了。其實在人類豐富而複雜的感情世界中,父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説:“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爸爸忽略了自身所存在的意義,雖然掛着“父親”的頭銜,卻沒有盡到父親的職責。因為作為爸爸的種種過失,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多有偏差。
脾氣暴躁的爸爸
多數人的概念裏,對父母的印象總是慈母嚴父。
但有的時候“嚴”並非嚴厲,而是脾氣暴躁,對待孩子的態度傲慢又不耐煩,能用指責完成的事絕對不會用溝通,這類爸爸通常孩子犯錯了,首先使用暴力解決問題,不論是武力還是語言暴力,動不動就罵孩子、打孩子,這種習慣會影響孩子,讓孩子以後也習慣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孩子從小就被耳濡目染,脾氣變得暴躁。
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反而會越來越自卑,給孩子心理造成不可修補的創傷,讓孩子感受不到親情,性格越來越抑鬱。
控制慾過強的爸爸
有一種爸爸的性格過於大男子主義,很多事情都是一意孤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認為只有自己做的是對的。在言行上表現為控制慾過強,強勢干預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這就會給孩子在無形之中造成一種壓力和負擔。
最主要的是,孩子在這樣的管教之下會形成兩種極端的性格。一種是被壓迫習慣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是會低眉順眼,對什麼事情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喜歡聽從別人的指導行事,失去獨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因為在兒時這種能力就被自己強勢的父親剝奪,長大後自然也就軟弱怯懦。
另一種孩子則是看之學之,自己的父親像是一個獨裁者,在潛移默化的生活中就會使孩子不斷地去模仿去學習,從而將自己變成父親的翻版,也是一樣的獨裁和強勢。
不愛媽媽的爸爸
夫妻關係永遠大於親子關係,也就是説夫妻感情比親子感情更重要。如果爸爸愛孩子,卻不愛媽媽,或者媽媽愛孩子,卻不愛爸爸,這種不平衡的愛,是一種偏執的愛。
有些父親沒有辦法在家庭中做到雙方互相尊重,總是不顧孩子在孩子面前就開始各種使喚自己的妻子,我測試孩子的面直接指出妻子的不足。更可怕的是很多父親竟然當着孩子的面開始的自己的妻子。這些孩子一般表現為,從小就會向着媽媽,總覺得媽媽在家裏是弱勢羣體,總覺得媽媽在家裏沒有地位。也會因此恨上爸爸,而且這種恨是會隨着時間的增長一成不變,或者是持續上升的。
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蒙田説過這樣一句話: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啓發、教育子女。
父親是負責任的丈夫、老公,孩子也一定會具有責任心;
父親是温和講理的,那孩子也不會小小年紀就學會頂撞;
所以父親請記得,你真的很重要!不僅是孩子的山,還是一面鏡子。
雙養,每個家庭必備的成長大學,關注雙養,送由100 位教育牛人聯袂打造家庭成長直播課,父母有規劃,孩子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