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年均減少近3萬平方公里
水利部發布的2019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結果顯示,2019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271.08萬平方公里,較2018年減少2.61萬平方公里,減幅0.95%。與2011年第一次全國普查數據相比,全國水土流失面積減少23.83萬平方公里,總體減幅8.08%,平均每年以近3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減少。我國水土流失狀況持續好轉,生態環境整體向好態勢進一步穩固,水土流失實現面積強度“雙下降”、水蝕風蝕“雙減少”。
2019年,我國的水土流失面積中水力侵蝕面積較2018年減少1.62萬平方公里,減幅1.40%;風力侵蝕面積較2018年減少0.99萬平方公里,減幅0.62%。各強度等級水土流失面積中,輕度水土流失面積為170.55萬平方公里;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為100.53萬平方公里,較2018年減少4.91萬平方公里,減幅4.66%,水土流失呈現出高強度向低強度轉化的趨勢。
同時,我國水土流失分佈呈現由西向東逐步降低的特徵,東、中、西部水土流失面積均較上年度有所減少。其中,西部地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面積為227.0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水土流失面積的83.76%,較2018年減少1.92萬平方公里。
國家重點生態保護與修復區水土流失狀況持續好轉。以水力侵蝕為主的西北黃土高原、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地區、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東北黑土區、西南石漠化地區年際水土流失面積減幅均在1.28%~1.91%之間。以風力侵蝕為主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國家公園年際水土流失面積減幅分別為0.55%、1.27%。這些重點區域中,西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積佔該區域土地面積比例最高,為36.56%。東北黑土區70%的水土流失面積來自耕地,西南石漠化地區的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佔比達14.72%。國家級重點治理區水土流失面積減幅明顯高於其他區域。
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狀況持續改善。長江、黃河、淮河(片)、海河、珠江、松遼(片)、太湖和西南諸河等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減幅均高於全國整體減幅,各流域水土流失強度均以中輕度為主。淮河(片)和海河流域輕度水土流失佔比超過90%,珠江、松遼流域(片)輕度水土流失佔比超過70%。與2018年相比,黃河流域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減幅達7.37%。與2018年相比,長江流域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進一步下降,輕度水土流失佔比提高3.28個百分點。
據瞭解,水利部2019年制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加強水土保持監管的意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辦法》等,為水土保持“監管強手段、治理補短板”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組織開展了水土保持遙感監管和長江經濟帶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專項行動,查處了一批生產建設項目違法違規案件,形成水土保持強監管嚴執法的良好態勢。建立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實施情況考核評估、水土保持工程建設以獎代補等機制,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水土流失防治格局。以長江、黃河上中游、東北黑土區和貧困地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坡耕地綜合治理、侵蝕溝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等重點工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進一步提速增效,在助力脱貧攻堅目標實現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