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如今的世界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威脅人類文明的核戰爭隨時可能會到來,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很簡單,雖然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只認定了5個常任理事國為"核武器合法擁有國"並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不過全世界目前已經有9個國家被認為掌握核武器,另外北約還獲得了來自美國的共有核武器。21世紀的當下,我們似乎站在核武火藥桶上棲息生活,那麼我們的人類文明會因此毀於一旦嗎?

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核武器爆炸的瞬間照片,蘑菇雲猶如一朵美麗綻放的"滅絕之花")

但事實上,因為所謂"相互保證毀滅"的平衡狀態存在,人類毀滅於核戰爭的可能性反而大幅下降,降到了安全線之下,這種政策其實是一種"納什均衡",因為各方都在竭力避免出現最糟糕的結果——人類滅絕。

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在國際上,這種"同歸於盡"的軍事戰略思想,被稱為"恐怖平衡",一般是指對立的雙方,只要有一方全面使用核武器攻擊另一方,因為對方執行"相互保證毀滅"政策,反而造成雙方都被毀滅的情況。表面上看似人類文明很有可能毀於核戰爭,但其實在無形間,"核冬天"反倒離我們更遠了一些。

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美國"和平守護者"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曾屬於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導彈,每發可以攜帶10枚W87核彈頭)

在冷戰期間,使用核武器"威懾理論"來作為一種重要的軍事戰略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那些弱小的國家完全可以依仗核武器來阻止另一個更強大的國家壓迫。但是問題是,如果該國在對方發動的第一波襲擊中就直接喪失核反擊能力,那麼擁有核武器也是白搭,所以二次核反擊就成了各國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尤其是弱國。

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分導核彈頭)

一旦核戰爭發生,各國撕破臉皮,核彈被髮射了出去,那麼威懾就失去了效果,人類也違背了自己的初衷,所以早在1959年美國就已經提出了成熟的核威懾理論:可靠的核威懾力量必須始終處於待激活狀態,但絕對不能被使用。

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核戰爭離我們並不遙遠,隨時可能發生,圖為1945年被美軍"核平"的日本廣島)

在這種情況下,"相互保證毀滅"理論的提出就成為了保護人類文明的最後一道屏障,這一思想假設對立雙方都掌握有毀滅彼此乃至世界的核打擊能力,而雙方都知道如果貿然發動核戰爭,那麼自己也會在對方的反擊下完全毀滅,最後沒有任何贏家。這顯然不是人類想要的結果,所以在這個策略進一步的假設中,雙方都不敢發動首次核打擊,於是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原本政策極為強硬,嘴上總是掛着要"核平"對方的兩方勢力雖然仍然保持緊張關係,但是核戰爭幾乎不可能再會到來了,一種變相的和平也就輕易地營造出來了。

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分導式多彈頭洲際核導彈,能夠對敵方目標發動密集核打擊,確保毀滅)

當然,"相互保證毀滅"原則要求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個核國家,且彼此的核打擊能力不能相差太多,否則相互制衡的條件根本無法創造。那麼假設如果蘇聯沒有緊跟着美國在二戰結束之後搞出核武器,很有可能美國已經肆意妄為地使用核武器打壓對手了,這是十分可怕的一件事。

"相互保證毀滅"理論的核心,或者説維持世界和平的根本就是威脅的可信度,即確信核打擊(反擊)順利實施的能力,這個時候雙方都需要在核武投射系統上下足血本,即使用不上也得瘋狂向裏面砸錢。另外最荒謬也是最有趣的一點就是,由於要保證相互毀滅,所以雙方防禦對方核武器的手段不能太強(比如某一方的導彈防禦體系強到能確保攔截所有來襲的核導彈),也就是説不能讓對方認為無法"核平"自己的敵人,否則"相互保證毀滅"原則立刻失效。

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美國的反彈道導彈攔截試驗)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為了害怕刺激到彼此,就會不約而同停止研製或部署核武器,並簽署限制反彈道導彈的相應條約,美國和蘇聯在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不過美國在2001年退出了該條約,加之特朗普政府於去年正式退出的《中導條約》,往嚴重的程度上説,這種行為是在推動核戰爭的發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9 字。

轉載請註明: 脆弱的平衡!為何“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反倒維持了世界和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