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60歲還不幸福的你,其實是要明白這4個道理,要做這4件事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綜合

在農村,常常都能看到一些男男女女三五紮堆的在一塊拉着家常,説説閒話,誰的兒女優秀,哪家兒媳賢惠,誰家日子好壞,哪家兒女孝順,説東道西。

討論議題大的就是,雙女户和兩個兒子的家庭,哪個過的好?結論是:雙女户的日子幾乎都好過2個兒子的日子;討論5,60歲年齡段哪個過的“幸福”,誰最“幸福”的問題。

談到“幸福”,她們情不自禁的就想起了過去所遭的孽,吃的苦,比喻用一火車皮都拉不完,説到痛心處,眼圈都已發紅,對苦難流露出無奈,心酸的目光,罪受盡了,苦吃盡了,掙扎半生,才換來了現在的日子。

生活好了,吃穿不愁,自給自足的生活,使他們眼前豁然開朗,爬出了窮窩,讓他們嚐到了生活的甜頭,心裏很欣慰。

但是生活總是不盡人意,人在矛盾中生活,歡樂和痛苦時時在為着你轉,人總是在高興的時候,也有那麼多的煩惱和煩心事,總是難以釋懷,心中的苦,所受的委屈,總是常常伴隨,只有留給時間,留給光陰去證明,去消化。

好多事情,當父母的不説,又覺得兒女不會生活,説了,心裏又有嫌隙,因為這些,這才有了這句“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這句話的説法。

縱觀各個不同的家庭,從一開始他們組合家庭來看,有的起初家底薄,可以説是“家徒四壁”,到現在都過得事事如意,兒女幸福,自己幸福,煩惱似乎與他們無緣;有的一開始家底就很好,但是到現在仍然過的一般,沒有多大的變化,而且煩惱也多。

比如看孫子帶孩子,和年輕人想法不同,看法和做法就不同,難免就有衝突的時候,這就是人們説的“代溝”問題。

不論是哪一種情況,心裏多少都是有點委屈和抱怨,孩子小的時候盼他們大,大了組建了家庭,不論什麼原因,和父母之間就又有了一點摩擦,心裏不快,鬧的厲害的可能連話也不想説,至於孝不孝順就憑“良心”二字了。

大多數的人都苦了大半生,感覺到了5,60歲,心裏還是不暢快,活的不愜意,感覺不幸福,多半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這幾個道理。

兒女自有兒女褔,能放就放。

人説“30而立,40不惑”,兒女到了3,40歲,有了自己的兒女,也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閲歷也有,經歷也有,漸漸的走向了成熟,有了是非觀念,有了敏鋭的洞察力和判斷能力,凡事都有了自己的觀點和主意,知道事情該怎樣處理。

但是,當父母的就是放不下心,還拿他們當孩子看,含在嘴裏怕化了,拿在手裏怕飛了,一味的操心這個,操心那個,心裏總是個急。雖然為兒女好,一旦嘮叨的超過了兒女的忍耐,兒女就會反咬一口,“你不要管,操你的心,看我把這個日子能過成不”,一句話,傷了父母的好心,兩人好幾天都不説話,悶着做各自的事,生氣不説,還淡了感情,收貨了失望,甚至好長時間都想不開,還依舊在想:“是我親生的嗎?”,情緒大不穩定,積壓心中,長時間得不到釋放,就會動氣傷身。

正如一句話所説: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利的情緒。

胡夫蘭德

為氣傷身,大可不必,好的情緒使人身心健康,長命百歲;壞情緒使人氣不順暢,心堵氣短,折煞壽命。分明是做父母的沒有將自己擺正,“瞎操心”成了自己的觀念,“不放心”成了自己的理由。

其實,兒女自有兒女褔,你只能管他一時,管不了他一輩子,以後的路讓兒女去走,所有的事情交給時間去驗證,父母辛苦了多半輩子,也到該放手的時候了,吃好穿好,活好當下,過好自己的下半生,就是幸福。

兒女自有兒女褔,學會放下,能放就放,身輕如燕,煩惱勿擾,何樂而不為?

想的太多,一直為兒女而活。

人生在世,沒有一個父母不為兒女着想的,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沒有邊際的,至高無上的,即使兒女是個傻子,都不會有拋棄的理由,而是更加珍愛。

我們老家的鄰居,有一傻女兒,不光傻,而且流口水,説話含糊不清。

有一次,她出去割草,掉到地裏一個大坑裏面,春季的下午,麥子還沒太起身,有沒有人,一眼就可以看到,但在深坑裏面,也不易發現,她母親找她吃飯,找遍了,都沒有找到,母親哭得死去活來,覺得凶多吉少,難過的吃不好,睡不下,眼睛哭得紅腫,一直熬到了第三天,因為春灌,澆地的人才發現了坑裏有個人,女兒也算撿回了一條命,餓得昏沉沉的,戲劇般的回到了家裏,母親也一下子活了起來,這麼一個傻傻的女兒,對母親來説猶如自己的生命這樣重要,要不是澆地的人發現,也可能這一生就與女兒斷了緣分,可想而知,母親該是多麼的痛苦,這就是一個母親的真愛,令人感動,觸人心絃。

“因為愛,所以愛”,母親為兒女想的太多,就會為兒女而活,受了委屈 ,生了氣,只是用手輕輕拍打一下胸口,又接着繼續幹她的事情。

一心一意的為兒女看管孫子,買菜做飯,到頭來因孩子的教育問題發生了分歧,傷了兒女傷了自己,認為一顆好心得不到兒女的理解,大有“啞巴吃黃連,有口説不出”的感覺,其實都沒有錯,共同的目的為了孩子好,但因為觀念和認知不同,導致了不同的教育方式,發生爭吵而生了一肚子氣。

還有的單身父母,為了孩子一輩子終身到老都不想與婚姻結緣,只怕傷了孩子的心,寧願孤獨終老,過完自己後半生,也不願孩子受一點傷害。

不管哪一樣來説,父母為了自己的兒女,選擇的是為兒女而活,沒有替自己着想,難免活的不開心,受了氣有時還要連眼淚一塊嚥下,苦了自己;有一個“伴”的生活不好嗎?還要忍着孤獨,沒人陪伴,有了快樂無人分享,自己一人面對孤單的生活。

其實到了這個年齡,完全可以為自己着想,識相而退,有些事就放開,快不快樂在於自己的選擇和決定,別人也做不了你的主,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才是自己的解鈴人,為自己而活才是快樂的。

心不夠“狠”,沒有留下養老錢。

人到60,身體最重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是自己後半生的財富,沒有好的身體,花錢是小,受罪是大,痛苦是自己的,誰也代替不了。

人一輩子為錢而生,為錢而死,總之都是為了錢,沒有錢的生活,猶如“巧婦難做無米之炊”,無錢萬事難辦。

現在好多父母都在縣城為兒子買房,覺得有房,1是體面;2是攀比;3是為孩子創造好的生活環境,為前途,為婚姻。

這樣一來,自己一生的血汗砸在了房子上面,年齡大了,工作難找,又沒多大體力,生活質量下降,還要身體健康,不能生病,一旦生病,看人臉色,還借不到錢,才叫難上加難,才明白一分錢難倒了英雄漢。

對於買房來説,有能力可以為孩子添點,但不必用一生的錢為孩子買房,錯打主意,不但成了孩子的依靠,還有可能讓孩子不思進取,靠啃老而活,豈不悲哉?

未雨綢繆,心放“狠”,留下自己的養老錢,是正主意,而且活的有底氣,活的自在,想旅遊,養養寵物,或者書中找樂趣,其樂無窮,是不是很幸福?

人活的是心態。

心態,就是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是對人對事的看法所表現出的一種或好或壞的態度。心態好,就是保持愉悦的心情,使你快樂。

人有一把年齡了,身經百事,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全都嚐遍,善與惡,得與失,人情的冷暖,經的都不想再經了,所有的事,所有的人,心裏再不悦意,也不是你自己能改變的,只能是改變自己,從自己身上去找突破口,才能活得怡然自樂。

人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村上春樹

人要活得樂觀,世上總是有你不喜歡的人,尋找喜歡的人,找到自己的快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笑對生活,生活才不會辜負你。

看到一個故事:一個秀才參加科舉考試,連考2年都落榜了,到了第3年,突然連做了三個夢:1夢自己在牆上種了一顆白菜;2夢下雨天自己穿着蓑衣,打着雨傘;3夢棺材掛在了樹上。

秀才百思不得其解,就找了一個算卦先生來解夢。

先生説:勸你還是放棄吧。第一個夢,白菜種在牆上,不是白費勁;第二個夢,穿蓑衣又打雨傘,多此一舉;第三個夢,棺材掛樹上,死無葬身之地。

説得秀才心灰意冷,都要放棄,又想,還是問問老師看怎麼説。

老師笑着對他説,趕快去考吧,白菜種在牆上,不是高中狀元之兆嗎?下雨天穿蓑衣,帶雨傘,不是有備無患嗎?説不定還能高棺(官)懸掛呢!

聽了老師的話,秀才心裏有了勁,趕去考試果然金榜題名。

故事告訴我們,心態決定成敗,保持樂觀的心態,往往是決定一個人成功和失敗的關鍵因素。

幹任何事情,沒有好的心態就難以有動力,成功也就很艱難,只要心態正,事情就有好的轉機。

60歲還不算太老,經歷坎坷越多,人生感悟就會越透,不好的事情就放過,看開想開,擺正心態,你的人生將會是百花齊放,不一樣的感受。

面對生活的眾多不順,5,60的你,試着去做以下幾件事情,或許對你有所啓發。

包容別人,也是在幫助自己。

與人相處,和而為善。每個人都是有缺點和優點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多看人的優點,少看人的缺點,懂得包容別人,和氣生財,給別人台階下,也是在幫助自己。

對待親人,關係越親越近,越容易挑剔,要求越高,就要越懂得包容,否則感情變淡,因愛生恨,傷了親人,也傷害了自己。

凡事心放寬,給別人改正的機會,方能顯示你豁達之心。

餘生為自己而活。

餘生要為自己而活,一輩子苦了,累了,就要學會去享受生活。

該放的就放,該舍的就舍。不要的就捨去。過去的就不要糾結,人活一世,均為過客,不過百年而已,不必太過計較,你多我少,沒有什麼意義。

兒女自有兒女褔。有些事情,拿兒女來説,選擇退出為好,留給他們足夠的空間,使他們成長更快。兒女過好過壞,是對他們的鍛鍊,不找煩惱給自己,“吃一墊長一智”,經驗和教訓,會使他們變得如你所想,如你所願。

尋找自己的幸福。沒有伴的你,就少了一個陪伴的人,少了一個與自己分享生活的人,少了一個知己,少了一個生活中相互幫扶的人。如果有機會,就不要錯過,了了自己的心願,也是一種幸福。

6學會取悦自己,哄自己開心。

不要在意別人的臉色和眼色,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想怎麼做,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高興,別人説的都不會在意,便是自己最好的狀態。

給自己尋找樂趣,幹自己想幹的事情,養花弄草,修心養性;看書下棋,樂中有趣;閒暇聊天,以樂為趣;夫妻閒遊,增加粘性。

這才是你們該有的生活。為自己而活,才會活得充實,活得快樂。

要有好的心態。

人一輩子如果盡力了,即使日子不算多好,也不要自責,機遇、能力,都不是一樣,即使過的再不好,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沒有浪費光陰,就説明你在上進,不必尋找煩惱惹自己的不快樂。

人活的就是心態,人之所以成功,是與心態分不開的。

小時看過一場電影《吉鴻昌》,在影片最後,為國犧牲時所表現出的高風亮節那個場面,到現在想起都是感動不已,記憶猶新。

在他被捕在即將被槍斃的那一瞬間,他讓鬼子搬一張椅子過來,他説:“我要靜靜的坐在這,要看敵人的子彈怎麼穿過我的胸膛打死我的”,面對敵人的槍口,他臨危不懼,目光灼灼,鄙夷的看着敵人,敵人被他的正氣震懾住,嚇的槍都掉在了地下,吉鴻昌聲色厲俱,“把槍撿起來”,敵人用顫抖的手扣響了扳機……

這正是因為他“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種心態,才是他做出了以死報國的決心。

所以有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是你成功的前提,也是你快樂的關鍵。

還有我的婆婆,和公公一輩子感情至深,公公因得了絕症去世,從此婆婆一蹶不振,狀態令人擔憂。

笑容表現出的不是開心的笑,而是強求的笑;

説話沒有了往日的勁頭,生活中沒有了熱情,只是苦悶度日。

有一年村子來了照相的,她勉強的照了張相,相片挺好的,就是露出了不開心的笑。當時也沒有人問她什麼,説什麼,她突然説了一句話:“我心不重,活70就夠了”。

就這樣過了幾年,果然到了70歲,得了一場大病走了。那張相片,竟成了她的遺像。

心態就是希望,心態就是人的意志,心態就是人完成一件事情的動力,心態決定了你是否活得幸福與否。

人要想幸福,就得明白4個道理:兒女自有兒女褔,學會放下;想的太多,一直為兒女而活;心不夠“狠”,沒有留下養老錢;要明白人活的是心態。

除此外,還要做4件事:懂得包容別人;餘生要為自己而活;學會取悦自己,哄自己開心;要有好的心態去對待生活。

做到了以上,煩惱就會遠你而去,心越大,路越寬,越走越遠,越走越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