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鋭不可當的精兵――記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黃草嶺功臣連”車長王鋭
□ 本報記者 陳麗平
□ 本報通訊員 張首偉 向小陽
夜色如墨,浪高風急。一名中士駕駛兩棲裝甲突擊車穿梭浪尖,翻滾的海水淹沒了半個車身。中士神色淡定,重達28噸的戰車劈波斬浪,在限制航道上誤差不超半米。
圖為王鋭。 張永進 攝
嶺南腹地,鐵甲轟鳴。中士指揮戰車縱橫馳騁,側向打彈、倒退射擊,炮彈怒射,準確命中不同方位靶標,360度任意角射擊無一失手!
這名中士是誰?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黃草嶺功臣連”的戰士驕傲地回答:“他叫王鋭,兵王的王,鋭不可當的鋭!”
戰車開成飛車,28噸的“鐵疙瘩”風馳電掣;1分鐘鎖定15個目標,準確率百分之百
這個士兵一身武藝真叫牛
王鋭今年27歲,濃眉大眼,走路生風,舉手投足兵味十足。
王鋭當兵當得牛。入伍第一年,他是全師唯一編車參演的列兵,第二年成為唯一拿到駕駛一級的上等兵;當兵第六年,他通過駕駛專業特級考核,成為集團軍年齡最小、兵齡最短的特級駕駛員。
如今,已是兩棲裝甲突擊車車長的王鋭,精通駕駛、通信、射擊三大專業,系全軍取得“兩個特級、一個一級”最年輕的兩棲裝甲尖兵。
王鋭駕駛技術高超。一次戰車越障比武,王鋭駕駛的809戰車後發趕超,過險路、越坡坎、涉水域,履帶飛轉,泥水飛濺。
通過大坡度土坎,王鋭踩緊油門加速至四擋。戰車在巨大慣性作用下疾馳,在坡頂騰起車身,不偏不倚落於窄道,無任何停頓即高速前衝,整個過程行雲流水。考官震驚:“還沒見過這樣玩雜技的裝甲兵!”
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這還不算,連長張景棟説:“突擊車到了王鋭手上,他能開出煙幕彈效果!”
一場演習,王鋭駕車衝擊,通道暴露於藍方射界。此時煙幕彈已耗盡,怎麼辦?
好一個王鋭!他猛踩油門,駕車奔馳數十米,突然360度轉向,戰車四周塵沙飛揚,形成遮蔽。塵沙退去,戰車已一溜煙消失。
2016年3月,專業樣樣精通的王鋭被任命為809車車長。戰友們對他的絕活如數家珍――
夜間駕駛,他能在11分30秒內連續通過土嶺、九杆彎道、彈坑等多種障礙物和限制路;射擊,1分鐘鎖定10個目標已是優秀,他能做到1分鐘15次,模擬擊發準確率百分之百,瞄準反應時間由1.2秒縮短至0.7秒;通信,他能在顛簸戰車中單手盲操20餘個終端功能鍵,指令上傳下達效率翻倍;維修,他梳理了“一壓、二置、三檢、四強、五通、六遙”速記口訣,參與繪製戰車13個部位28張保養流程圖表,協助研發6項革新成果。
這些年,他每個崗位都幹得出彩,當新兵是優秀新兵,當駕駛員是特級駕駛員,當教練員是金牌教練員,當車長是全能車長,當班長是優秀班長,所帶809車在重大演習中一直擔任基準車。
這身本事從何而來?王鋭的回答是“三特”:特別能抗曬、特別能抗蒸、特別能抗暈。
練駕駛,他經常在悶熱的車艙內一練就是兩三個小時,內衣內褲濕透也不下車。戰友叫他下來透透氣,王鋭不肯:“浪費時間!”
練射擊,他和新學兵同車操練,找老班長“蹭課”,瞄到眼睛發紅流淚,“搖炮”搖到胳膊痠痛,翌日早餐捏筷子手抖。
練通信,他對着山林喊口令,蒙上眼睛找感覺,聽着噪音練辨識,練就耳聰目明手快之功。
戰友們有目共睹:王鋭的牛氣,是苦出來、練出來的。大家編了句順口溜:“累不累,看王鋭;強不強,看車長!”
他體重只有74公斤,卻推得動28噸的戰車;他嗓門不大,關鍵時刻卻一語重千鈞
這個士兵關鍵時刻真敢拼
王鋭個頭不到一米七五,關鍵時刻卻很能扛――
2015年7月,王鋭所在部隊組織海上夜間上下登陸艦試訓。在夜暗中駕車下海,風急浪高,能見度差,稍有不慎就可能沉車。
“我先來!”王鋭主動請纓。缺經驗、缺教案,他白天帶領車組在觀察鏡上貼黑紗模擬訓練,晚上乘衝鋒舟下海熟悉海況,先近後遠、循序漸進訓練,梳理總結了18條訓練口訣、130多項訓練數據。
第一次實車下海,夜黑風高。王鋭眼睛瞪得溜圓,一個巨浪打來,戰車猛烈搖晃,險些側翻。他瞅準時機,腳尖猛踩油門,車頭瞬間抬高,戰車衝出浪尖,成功脱險。
依靠這股闖勁,王鋭摸索出“裝甲車夜間海上駕駛糾偏法”,為海上夜訓摸索了路子,提高了全天候作戰能力。這些年,他先後11次參加重大演訓任務,8次參加重難點課目試訓,次次圓滿完成任務。
王鋭體重74公斤,身體不算強壯,關鍵時刻卻推得動28噸的戰車。
一次,王鋭帶新駕駛員下海訓練。戰車準備登艦時,左側水門出現故障,失控的戰車像喝醉了酒,搖晃着飄向軍艦。
説時遲,那時快,王鋭跳出車艙,躍上滑板,海水沒到了大腿根。王鋭拿起撐杆,拼盡全力頂向艦體。海浪打來,頂在艦艇上的撐杆滑脱,王鋭險些跌落海中。他再次舉起撐杆,竭力頂住艦體,戰車被緩緩撐開,避免了車艦相撞。
戰友後怕:“如果沒撐開,你就成‘車艦肉夾饃’了!”王鋭道:“不拼一把,怎麼知道行不行?”
王鋭言語不多,嗓門不大,關鍵時刻卻一語重千鈞。
2014年7月,809戰車在一次重大演訓中再次擔任先遣突擊羣基準車。演習當天,海況接近四級風、三級浪,達到兩棲裝甲突擊車的性能極限。
時任營長吳曉波在電台裏急促地問:“809、809!能不能打?”
在電台中聽到營長問話的各級指揮員及羣組官兵,屏息等待809戰車的回答。電流聲中,一個堅定的聲音傳來:“沒問題,可以打!”
洶湧海浪中,809戰車衝鋒疾進,抓住在浪頭停留的瞬間果斷開火,首發命中、四發全中!
這些年,王鋭每一項任務都衝在前頭、每一次危險都頂上去,帶領809戰車打頭陣、當先鋒,闖過10餘次“生死關”,身上留下7處傷疤。旅長張長青説:“這個兵,有種,有膽!”
聽專家講座,他敢舉手説“我認為”;武器裝備加改裝,工廠師傅對他刮目相看
這個士兵改革轉型真能闖
“多幾個像你這樣的兵,就用不着我們上門服務了。”這是一個裝備廠家技師對王鋭的評價。
話出有因。2012年以來,王鋭所在部隊加速轉型發展,武器裝備更新升級。王鋭駕駛的809戰車,經歷加裝炮射導彈、北斗導航系統換代、車長任務終端升級3次大的信息化升級。
每次“加改裝”,王鋭都黏着廠家師傅討教,對着説明書逐條消化。改裝剛完,他便拿出了整套實用操作流程和技術保障法,讓師傅刮目相看。
“給炮彈安上眼睛”,是戰士們對突擊車加裝炮射導彈的形象比喻。安裝激光制導系統後,戰車火力打擊能力大大增強,但火控系統操作難度也大大增加。
王鋭把戰車開到複雜地域,在極限條件下練穩控,多方採集數據比照分析,摸索出“一穩、二定、三協同”訓法,還探索了打低空飛行目標、裝甲目標新招法,實現當年加裝當年形成戰鬥力。
炮彈有形,信息無影。在裝備信息化“加改裝”中,王鋭與無形的信息系統較上了勁。駕駛訓練,他蒙上潛望鏡,用顯示終端、CCD攝像儀處置情況;通信訓練,他不用語音通話器,逼自己用數據傳指令;射擊訓練,他既練傳統技能,又要求自己用信息化火控系統快算快打。
一次海上演練,809戰車又一次擔任基準車。戰車在海浪中衝鋒時,突然大雨傾盆,海面雨霧茫茫,肉眼根本無法觀察海岸,失去登陸參照物。
是原路返回還是繼續向前?王鋭果斷啓用車載導航系統,準確規劃航向,戰車速度不減,高速衝向海灘。
300米、200米、100米,預定目標終於在視線內出現!809車組人員鬆了口氣,按時間節點登陸,引領後續戰車搶灘。
想着轉型、瞄着升級,王鋭的言談時常讓戰友們感到新鮮:
説火力打擊,他説既要懂得打地堡,還要知道超越突進、蜂羣攻擊、發揚火力;説戰法,他説要走出“層層剝皮、一線平推”模式,適應非線式、非接觸、非對稱戰爭形態;説戰位,他説現在叫制勝節點,個個都要過硬……
聽專家的軍事講座,他敢舉手發言説“我認為”;營連徵求作戰預案意見,他説“我補充幾點”;重大任務參加“諸葛亮會”,他説“讓我試試”。“這個兵,不簡單!”到部隊講課的專家感慨。
今年5月,在部隊調整改革中,王鋭所在連隊編入合成營。改革前他是車長,改革後他還是一名車長,調整改革似乎和他沒多少關係,王鋭卻認為:部隊任務變了,連隊編制變了,自己的觀念理念、戰位職責也要跟着變。
他跟着營連幹部一道,思謀研究如何融入作戰體系、打造作戰模塊,參加合成營改革多兵種作戰編組作業,提出專業互訓、一體聯訓、組合施訓等6條建議,帶領809車組開始了新的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