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起牢不可破“鋼鐵大堤”
江西日報
7月17日,陸軍某集團軍官兵在永修縣九合聯圩木頭塘段防汛和除險,他們頭頂烈日,不怕犧牲,衝鋒在前,敢打硬仗。本報記者 海 波攝
7月11日10時,我省啓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防汛進入戰時狀態。贛江告急!信江告急!饒河告急!修河告急!鄱陽湖告急!洪魔肆虐,險情危急,人民羣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緊急關頭,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消防救援人員和退役軍人緊急行動起來,用血肉之軀築起牢不可破的“鋼鐵大堤”。
聞“汛”即動
集結!集結!集結!
7月11日凌晨,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採取摩托化機動方式,火速馳援鄱陽;7月12日凌晨,中央軍委追授“抗洪救災模範”稱號的周麗平烈士生前所在部隊——第71集團軍某旅跨省機動400餘公里,從皖東腹地某野外駐訓場直抵九江。部隊到達後,即刻奔赴各抗洪一線,對接抗洪汛情、勘察任務區段、奔赴管湧險區,開展抗洪搶險。7月13日、7月14日……東部戰區連續派兵馳援江西,指揮所開到抗洪一線。
時間就是勝利!第一時間到位控制險情發展,是取得抗洪搶險勝利的關鍵。
根據汛情發展,省軍區與省防指同步啓動防汛應急響應,針對贛東北嚴峻的防汛形勢,在九江開設了前進指揮所,加強防汛一線組織指揮力量。
7月8日,上饒軍分區迅速在受災嚴重的鄱陽縣開設了軍分區前進指揮所,為後續組織指揮爭取了主動。
7月9日,南昌市新建區新培圩發生決堤。南昌警備區在1小時內,緊急調動350名民兵,配合大型機械3天內完成封堵決口。
7月9日晚,鄱陽縣昌洲鄉中洲圩發生潰堤,武警江西總隊機動支隊緊急出動200餘名官兵,前往昌洲鄉受災一線轉移羣眾。“看到官兵,就像看見了自己的親人。”年過七旬的昌洲鄉其林村村民吳麗英,被成功轉移上岸後,雙眼噙着熱淚,拉着官兵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7月11日,都昌縣嘰山聯圩出現多處管湧,地方政府提出用兵需求32分鐘後,都昌縣人武部第一批救援分隊即趕到現場處置險情。
7月12日晚,永修縣三角圩決堤,九江軍分區從周邊縣區人武部火速調派13艘衝鋒舟,緊急轉移受困羣眾。
江西省消防救援隊伍全員動員、全力以赴,與時間賽跑,緊急救援、轉移安置羣眾、火速增援加固大堤,充分發揮了搶救人員生命的拳頭和尖刀力量作用。
根據省防指信息顯示,截至7月29日19時,累計投入抗洪搶險人力軍隊44.02萬人次、武警5.03萬人次、民兵9.09萬人次、消防6.94萬人次、森林消防1737人次,他們戰管湧、堵決口、固堤壩、保良田、救羣眾,幫助羣眾恢復農業生產。
逆水而行
衝鋒!衝鋒!衝鋒!
“堤外是洪水滔天,堤內是農田家園;現在是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人在大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7月12日下午,利用休息時間,第72集團軍某旅200餘名官兵面對鮮紅的“八一”軍旗,召開了簡短而振奮的誓師大會,鏗鏘有力的宣誓聲響徹圩堤上空,這支曾經參加過1998年抗洪的隊伍,再戰抗洪一線!
“00後”武警戰士王子浩,在大堤上連續奮戰,由於長時間暴曬,雙手及胳膊上留下了上百個水泡。戰友曾多次勸他下堤休息,可他依然堅持戰鬥。他説,不能因為一點痛,就不幹了。
才做完手術沒多久的湖口縣民兵突擊隊隊長劉曉帶着民兵修築堤壩,渴了就喝口礦泉水,餓了就啃一口方便麪,累了就在堤壩上打個盹,一直堅守在抗洪搶險一線;正在醫院等待拍片檢查的上饒市信州區專武幹部邱夢超,得知汛情嚴重,立刻從醫院趕到抗洪一線,連續奮戰6個小時,最後被戰友“攆”下了堤壩。
皮膚曬出水泡、脖子被編織袋勒出血印,手磨爛了、腳泡腫了,子弟兵不叫苦、不喊疼,輕傷不下火線,用優良的作風和頑強的意志,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
7月7日晚,南昌市灣裏消防救援大隊梅嶺消防站的兩名專職消防員張五洲、徐濟鑫在開展交通事故救援、轉移受困羣眾時被山洪捲走,不幸犧牲,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7月17日,張五洲、徐濟鑫兩名同志被評定為烈士。
一日穿征衣,一生許戰場。第71集團軍某旅是“抗洪救災模範”周麗平烈士生前所在部隊。得知老部隊來瑞昌市抗洪,退役老兵李彪立即向部隊提交請戰書,與官兵一道戰洪魔。在周麗平生前所在連,有70名退役老兵齊聚九江芙蓉圩堤,投身抗洪搶險戰鬥。
人民子弟兵與洪水鏖戰,離不開科技利器的有力支撐。第73集團軍某工化旅對餘干縣信瑞聯圩騰溪段長達14公里的堤壩進行無人機勘察,運用三維建模技術,準確掌握堤壩高度、坡度數據及其周邊水文、植被情況,並對堤壩保持低空飛行巡查,及時發現泡泉、滲水等問題,同時運用水文測繪儀精確計算河幅、流速等水文數據,持續跟蹤汛情。省軍區啓用自主研發的智慧動員系統,動態更新全省1.8萬餘名民兵信息員上報的汛情災害信息,為各級指揮組決策提供第一手數據。
一身身被泥漿濕透的軍衣,一包包沉重的沙袋,一艘艘舟艇劈波斬浪,一次次無畏的衝鋒,人民子弟兵和救援力量用堅實的臂膀,為人民羣眾遮風擋雨、築牢堤壩。
魚水情深
面對洪水,人民子弟兵與洪水搶時間、拼速度,營救和緊急轉移被困羣眾,竭盡全力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生動詮釋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優良作風。
軍愛民,民擁軍。人民子弟兵日以繼夜鏖戰洪魔,老百姓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在江西的每一個抗洪搶險現場,都能看到軍民並肩作戰的感人場景。
洪水無情,軍民情深。在這場抗洪救災的硬仗中,隨手採擷,皆是感動。
日前,一則題為《98年洪災獲救男孩成為抗洪戰士》的微博成為熱搜,點擊量過億。微博內容的主人公名叫羅傑,是武警江西總隊撫州支隊機動中隊班長,今年28歲。1998年,他的家鄉湖南省辰溪縣曾家坪村遭受洪災,全村被淹。年僅6歲的他和母親險些被洪水沖走。千鈞一髮之際,幾名身着迷彩服的解放軍叔叔出現了,將他們救起並送往安置點。“從那時起,我就暗下決心,長大後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現在的我,能在抗洪一線守護一方平安,我感到很自豪!”羅傑説。
自汛情發生以來,九江市潯陽區市民史庭鳳一直關注着馳援九江部隊的新聞。7月14日,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第71集團軍某旅‘濟南第一團’來潯陽抗洪”的消息後,再也坐不住了:“會不會是當年那支部隊?我要去見他們!”原來,在1998年的那場洪水中,正是解放軍及時趕到,將史庭鳳一家人救出險境。當求證得知這支部隊不是當年在潯陽抗洪的部隊時,史庭鳳還是決定去見見他們,道一聲感謝。看到官兵們個個曬脱了皮,身上沾滿了泥,史庭鳳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不是那些人,還是那樣的兵,和22年前一個樣!”
“民兵日夜堅守在大堤上,非常辛苦,我也想為他們做點事。”彭澤縣棉船鎮富排村村民王仕霞口中的這隊民兵來自臨近的黃花鎮。為了支援棉船鎮,防汛任務較輕的黃花鎮組建民兵突擊隊,前來抗洪搶險。王仕霞的子女在外打工,她和老伴年齡大了,符合轉移條件,但她選擇留下來,原因是放心不下這些幫助過她的孩子們。為了保證宿營地輪班休整的民兵能按時吃上熱飯熱菜,王仕霞和鄰近的一位婦女每天早上5時起牀準備,晚上9時多才休息。為了改善大家的伙食,王仕霞還把存放在冰箱裏的鹹魚、臘肉拿出來。
一個個真實的事例飽含了濃濃的魚水情。軍心、民心,心心相連。人民信賴、擁護、熱愛子弟兵,子弟兵也一如既往地懷揣赤子之心,為人民而戰!
壓題圖:7月15日,陸軍某部官兵頂着烈日在萬年河齊埠沈長圩前港段處理險情。(記者 李 芳 齊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