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弄堂變身“綠長廊”!他們的功勞不可少……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綜合

瑞金二路街道的淮中社區活躍着一支叫“喜tang”的居民自治團隊。這些年來,這支由小區居民骨幹組成的自治團隊已從單一的興趣愛好“手工製作隊”轉型為一支積極參與各項居民區事務的自治團隊。

去年,她們是參與垃圾分類志願服務的“環保衞士”,今年她們又參與到居民區的弄堂微更新項目,成為改善社區環境的“弄堂改造家”。

自從有了這個居民自治組織,社區各類自治項目在居民中的關注度高了;來看熱鬧,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一起搭把手、幫個忙的居民多了;居民區弄堂面貌也在她們的參與下里裏外外換了新。一起來看看最近居民們正在一起打造的成都南路108弄的“綠長廊”。

主動尋找社區“能人”, 解決設計難題

成都南路108弄弄堂空間狹小,居民居住密度大,垃圾箱房設置後,使原本不大的弄堂公共空間顯得更為侷促。“如何讓弄堂看上去更舒心、使居民日常生活更方便?”是居民反映最多的問題,也是今年“喜tang”團隊想破解的一道難題。面對問題大家雖然有想法、有動力,但不專業、不懂設計,該怎麼辦?此時,項目負責人鄔老師經過多方打聽得知社區居民蔣老師從事園藝行業,朱老師插花技術高超,隨即找到了兩位社區“能人”,將項目的構想告知商量後,兩位居民二話不説便加入了項目組,有了專業人士的支撐,弄堂改造方案經過反覆的規劃、修改設計得以確定。

依託“家園理事會”,協調治理難題

居民認可的改造方案定下來了,但到了具體實施又面臨不少實際困難,如,弄堂垃圾箱房體積過大,能否結合實際需要定製一套大小適宜的垃圾廂房?長廊內周邊管線凌亂可否請專業部門做些梳理?項目團隊在收集梳理好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向社區家園理事會平台反映了這些問題和改造設想。收到居民意見後,家園理事會的成員單位,市容所和永嘉物業立即響應,並予以支持解決。市容所在滿足垃圾分類要求的基礎上,為居民區度身定製了體積小巧的“S”號“鐵皮箱房”,物業則對管道走向重新設計、改建,為項目順利推進打下了基礎。

改造前

改造後

弄堂改造齊動手,鄰里共融話和諧

一切準備就緒後,居民們拿起了工具,分工協作,清掃牆面、路面,擺花架、乾草,打洞、釘釘子......蔣老師和朱老師手把手指導大家裝飾牆面,炎炎烈日下,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弄內的其他居民也被這份熱情所吸引,紛紛加入其中。經過居民們的共同努力,原本破舊的弄堂終於披上了新裝。大家給這裏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綠長廊”,還在弄裏掛上了“長廊、長綠、長相伴”的註解。

來源 / 瑞金二路街道

編輯 / 黃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