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書寫文明覆興故事 奏響實踐進行曲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綜合

今年以來,江蘇海安復興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緊緊圍繞“幫助他人、完善自我、服務社區、弘揚新風”的使命任務,以實現社區的“六大夢想”為主線,凸顯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兩大特色。以志願服務為抓手,整合人員隊伍、平台載體、項目活動,把陣地打造成為面向基層黨員羣眾的重要載體,宣傳服務平台,建設“思想傳播、文明實踐、夢想實現”的居民之家。

一、建立新思想引領平台

提高政治站位。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提升城市基層文明水平的題中應有之義。作為實踐站站長,提高政治站位,把握上級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其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思想上高度重視,認識上態度堅定,行動上積極主動,把牢政治方向,精心謀劃推進,高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任務。

弘揚主流價值。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深入宣傳弘揚“海納百川,創新爭先”的新時期海安精神,引導廣大羣眾堅定理想信念,傳承弘揚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大力倡導社會主義道德。

打造品牌陣地。“紅色驛站”以郵為媒,提供郵政便民服務,以服務民生為宗旨,“郵管家”與羣眾面對面交流;建好“吉婆婆紅娘工作站”,搭建現代交友平台,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進一步弘揚文明新風、促進社會和諧;持續開展“我的書香夢”讀書系列活動,依託農家書屋等陣地,打造基層讀書品牌,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教育羣眾、推動工作,讓黨的旗幟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豐富宣講形式。 培育老百姓身邊的“百姓名嘴”、“草根講師”,組織開展抗疫先鋒、創文等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以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樓棟等方式宣傳身邊好人、道德模範、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普及黨的理論政策,傳文化、傳技能、傳知識,讓社區居民不斷接受知識薰陶、文明洗禮,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建立新風尚傳揚平台

打造綜合文化大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依託社區黨羣服務中心,把傳承傳統文化、弘揚主流價值、豐富文體活動等有機結合,搭建文明建設平台,今年以來先後開展各類文化活動30餘次;通過黨員先鋒崗、志願者之家、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廣泛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串點成線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線,打通文明實踐的“最後一公里”。

織密黨羣幹羣交心網。推行“1+10+N”幹羣聯繫制度,以文明實踐點為“連心結”,每個實踐點組長聯繫10名志願者骨幹,每名志願者骨幹聯繫N户羣眾。通過骨幹志願者引領,帶動“身邊好人”、文明户主、退休老師、草根文化能人等加入志願隊伍,結成黨員、骨幹、羣眾連心網,深入開展“幹羣連心”鄰里會,採用“我説你聽、你問我答、我述你評”等環節,宣傳政策、傾聽心聲、答疑解惑,鼓勵羣眾參與議事。力爭做到家家户户有聯絡,急事難事速幫扶。體民情、知民心,為黨員、居民圓夢微心願。

放響社區紅色大喇叭。實踐站除充分運用小區的廣播系統外,站點配備了一套完善的紅色大喇叭體系。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紅色大喇叭發揮了出乎意料的作用,除播放防疫通知和羣眾自編自演的防疫節目外,大喇叭還對市委宣傳部根據防疫形勢收集製作的一系列廣播作品進行了廣泛宣傳。另外,通過成立“大喇叭”宣傳隊,在文明城市創建期間,循環播放創文知識、公益廣告等,切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居民對宣傳知識入腦入心,構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宣傳陣地。

點贊居民互助朋友圈。復興社區依託網格化管理模式,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接單服務的模式建立了多個社區自治“朋友圈”,為轄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疫情防控期間中,社區發動黨員爭做戰“疫”宣傳員,及時將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信息轉發各個羣、朋友圈,通過朋友圈層層轉擴,發動了更多黨員、羣眾加入到社區防疫阻擊戰中;對面居民提出遇到的難點問題,社區網格負責人負責第一時間聯繫協調、“對症下藥”,儘快解決問題,力求羣眾滿意;疫情防控期間,樓長們利用自己羣眾基礎好的優勢,不時切換着“網格信息排查員”、“守門員”、“快遞員”的身份,與社區線上、線下默契配合,積極開展管理服務工作,獲得了居民們無數的“大拇指”。

堆砌文明新風積分牆。社區對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設需求,制定正向行為、負向行為清單,設定加減分值,通過月度評議積分、季度公示上牆、年度表揚激勵的方式,引領居風文明;廣泛開展“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選樹活動,每月公佈身邊好人;加強家風建設,開展優秀家風家訓故事徵集等活動,傳承好家風、帶出好民風。創新建立社區“志願者服務”平台,優化志願服務獎勵辦法,吸納餐飲、超市、影院、醫院等社會各界愛心單位參與禮遇志願者活動。

落實文體活動安排表。抓住春節、元宵、清明等傳統節假日時間點,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邀請轄區居民在傳統佳節參加社區舉辦的包元宵、裹粽子、猜燈謎、共過生日等活動;大力扶持轄區內民間藝術團體發展,萬里千家、創文、法治宣傳等各類專場文藝演出,豐富活躍了居民羣眾精神文化生活;清明祭奠先烈、“情繫桑榆 巧手生花”、“全民閲讀”“彩紙花開 愛説出來”等活動,獲得居民的一致認可,廣大居民都能積極參加各類文體活動。

關愛老人

文體活動環保走秀,過別樣“六一”

復興社區從實際情況出發,突出本地特色,統籌各方資源,結合居民羣眾美好生活需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辦到居民家門口,讓文明新風吹進居民心坎裏。

三、建立新文化培育平台

涵育文明素養。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傳文明出行、文明餐桌、文明旅遊、文明上網、文明養犬等知識,開展垃圾分類、巡河治水等行動,倡導綠色節約生活理念。開展以“垃圾不落地、出行講秩序、辦酒不鋪張、鄰里講和睦”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社區文明行動,推進文明小區、文明樓棟、文明街路、文明窗口等特色文明系列創建活動。

發揮網格優勢。深化網格化管理聯動機制,發揮社區“警網融合”建設優勢,在完善固化網格制度體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網格志願者的便利優勢,落實網格志願者聯繫居民制度,收集上報基層羣眾對於文明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和相關訴求。利用網絡平台和手機 APP 實現信息實時上報、實時交互、實時處理。

推行道德標杆。深化“道德典型”“身邊好人”主題宣傳活動,結合道德典型、身邊好人、好少年等遴選,推選一批羣眾認可度高、示範引領性強的“道德標杆”,大力宣傳典型事蹟,引導羣眾“評好人、議好人、學好人、當好人”;挖掘、整理、編寫好身邊的家風家訓故事,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讓好家訓好家風代代相傳。廣泛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創建,選樹一批“好兒女”、“好媳婦”、“好婆婆”等系列典型,建設社區特色家風長廊,推動居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壯大志願服務隊。進一步擴展社區“彩虹橋”志願服務隊規模,打造青年志願者隊伍,以社區青年幹部為主力軍,帶領青年志願者重點服務好社區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特殊家庭等對象羣體,提升他們的幸福感;打造五老志願者隊伍,發揮好老幹部、老教師作用,做好關愛幫扶未成年人成長、助力單身青年相親交友等文明實踐工作;打造文藝志願者隊伍,充分挖掘轄區內“春山舞蹈團”“復興舞蹈隊”等文藝隊伍,鼓勵文藝志願者加強文藝創作,以羣眾新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好政策,倡導移風易俗,傳遞正能量。緊緊圍繞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精神,與共建單位活動共辦,積極推進社會志願服務活動,今年先後開展了“學雷鋒日”志願服務活動、“關愛老人健康 推拿按摩暖心行”活動、“護苗·綠書籤”主題活動、“文明禮儀進社區”主題系列活動、“合力關愛 相伴成長”活動等,通過活動的開展宣傳文明行為規範,普及禮儀知識,也通過志願活動讓居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感受到快樂,潛移默化地提升居民的文明素質。

復興社區將繼續緊緊圍繞深入學習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學思用相結合、知信行相統一,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大力弘揚共築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不斷促進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向深入,將文明故事書寫在復興的街頭巷尾,將文明因子根植於居民的心底,用文明鋪就社區底色,讓文明展現在點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