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理財“小白”如何挑選合適的銀行理財產品?這三招教你避坑→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財經

中國銀行“原油寶”穿倉事件引發軒然大波。有媒體報道,購買原油的投資者中九成是“小白”,他們的投資風險偏好並不高,大多為理財經理推薦購買。經濟之聲新媒體推出系列策劃《銀行理財的那些事兒》,手把手教你辨別銀行理財產品陷阱,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此前我們推送了關於銀行理財產品常見陷阱的內容,那麼對於沒有太多金融知識的人來説, 如何能避免掉入這些陷阱中?普通人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呢?小編這就給你敲黑板,劃重點!

1

儘可能選擇銀行自產自銷的產品

銀行除了銷售自己的產品外,還有代銷理財產品的業務,所以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首先要搞清楚銀行理財產品到底是代銷,還是自銷。

辨別主要可以以下面3點為依據:

仔細閲讀產品説明書, 但凡銀行自銷的理財產品,説明書中都會有一個以“C”開頭的額14位數產品登記編碼,把編碼輸入中國理財網就可以查到,若查不到則意味着不是銀行自產自銷的產品。

仔細閲讀合同,查看合同的發行方是誰。另外,在產品展示頁以及説明書中查看有沒有“代銷”的聲明。

仔細觀察理財產品提供的收益回報率。很多“飛單”的特點就在於收益率特別高,是正常銀行理財產品回報率的數倍。

2

儘可能選擇錢拿回來最快的品種

花錢買30天的銀行理財,交錢之後前前後後50天才拿回本金與收益,這樣的產品表面看着收益率好像4.8%,實際上可能只有3%,因為錢白白空置了20天沒生錢,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定期理財上。因此,同樣收益率的定期理財,一定要選錢拿回來最快的品種。

3

充分對比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和自身需求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可分成5層:謹慎型;穩健性;平衡型;進取型;激進型。其中謹慎型理財就是本金風險較小,激進型就是本金可能存在嚴重虧損的風險,但是收益也會很高。而穩健型、平衡型和進取型都是中高風險理財產品,本金在投資時間都可能承受虧損。

一般規律是: 保證收益類產品的約定收益較低,風險也較低;非保證收益類產品的收益潛力較大,但風險也較高。對於追求穩健的朋友,建議買R3以下產品就可以了,R3以上則屬於結構性理財產品。

另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合同中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和收益條件對風險進行判斷。 如果投資標的中多為債券,且A 級以上較多時,風險就不大。如果收益條件特別複雜,分為多種情況,則要謹慎一些,這種可能是帶有結構性的銀行理財產品,與市場行情有關係。收益不確定、收益波動大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一大特點。

除了以上幾點外,在進行銀行理財時,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不要盲目相信別人的推薦和介紹。

要注意保證收益類產品與存款不同。保證收益類產品的保證收益一般都會具有附加條件, 附加條件所帶來的風險完全由客户承擔。

選擇非保證收益類產品,要注意最高收益和預期收益不等同於實際收益。

應要求理財業務人員揭示產品的全部風險,描述可能發生的最不利的投資結果,以及規避風險的各種可能方式。

在選擇產品時,應該瞭解銀行在理財投資中的角色和義務,例如銀行進行信息披露的頻率和範圍,或對資金頭寸的監控職責等。

應瞭解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權利,明確認購費、管理費、託管費、贖回費的計算方法、實際收取人和收取時間。

2018年的資管新規後, 保本保收益產品已經不存在了 。

在購買產品時,一定要轉帳到銀行,不要轉帳給任何個人。

不建議大家追購網紅產品。

注意了!除了“原油寶”,銀行理財產品的這些坑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