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低成本應對“低油價”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財經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今年3月份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給我國能源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嚴峻挑戰。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堅持國內油氣增儲上產,科技創新和精益管理雙輪驅動,實施低成本策略,努力降低疫情和低油價對生產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

近日,中國海油在保證國內投資項目比同期增加的前提下,根據國際油價變動情況,通過降本增效等措施對年度投資作出調整,提出總成本降低不少於10%,通過推進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現降本50億元,虧損企業治理要實現減虧50億元新目標。

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汪東進表示,要做好長期應對低油價的充分準備,利用低油價形成的倒逼機制,切實增強市場競爭力。為此,中國海油將充分發揮上中下游一體化協同效應,着眼內部挖潛,加大成本管控。

今年以來,我國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採取各項降本措施和技術深入挖潛,確保在產油氣田穩產增產:秦皇島32-6油田通過技術管理和優化等低成本措施,實現日增油220立方米;曹妃甸11-6油田綜合調整項目強化技術降本,提速提效縮短工期,油田羣產油量已超7600立方米/日。

中國海油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推動復工復產,保障國內油氣資源穩定供應。數據顯示,中國海油一季度生產原油、天然氣分別同比增長6.8%和8.1%。

2019年初,中海油制定的強化國內勘探開發“七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探明儲量翻一番,國內原油年產量比2018年增長約1100萬噸。過去一年,中國海油國內海上三維地震和探井工作量雙雙創歷史新高,勘探成功率、油氣田發現數量和探明儲量均處於歷史高位,國內原油增產量佔全國增量的55%。

當前,我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仍有較大潛力,近海石油尤其是天然氣勘探仍處於初期階段。大力提升國內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徑。

一季度,中國海油在渤海獲得墾利6-1大型發現,這是繼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之後,中國海油在渤海獲得的又一重要油氣發現,對於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穩定東部油田產量、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南海東部油田40個在生產油氣田滿額釋放產能,持續推進流花16-2油田羣、陸豐油田羣區域開發項目等新產能建設。南海西部油田12個鑽井作業點重點建設項目連續施工,在建項目復工率達到100%。

在全力降本增效基礎上,中國海油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前,中國海油在油氣領域已設立實施5個科技重大專項,瞄準重點領域、關鍵問題,推進渤海油田、南海東部油田和南海西部油田等增儲上產,持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技術攻關,提升產品技術能力和作業規模,提升作業時效,降低勘探開發成本。

據瞭解,南海西部油田在我國首個深水自營大氣田——陵水17-2氣田鑽井作業過程中,進一步優化作業順序,探索雙井架高效作業模式,創新提出兩個井架分別同時下入防噴器組和水下采氣樹的作業模式,大幅提升了現場作業時效。

汪東進表示,儘管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多變,但全球能源行業清潔化、低碳化、數字化發展趨勢沒有變。

據介紹,中國海油以海上油氣開發、生產業務流程為主線,在自動化數據採集控制、海上通訊提升基礎上,建成全面感知能源物聯網,實現油藏管理、採油工藝、地面工程、生產運營業務的整合和持續優化。

下一步,中國海油將加大智能化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和技術研發,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深海資源開發裝備和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深海資源開發智能化和安全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