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對台灣,我們得做最壞的準備!
金燦榮: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交換一點看法,今天我主要想講新冠肺炎病毒對中國、對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的影響,以及預測中美關係會怎樣發展。
新冠肺炎是今年最大的黑天鵝現象,中國首先遭到病毒的攻擊,在付出巨大代價後把它初步控制住了。某種意義上講,新冠肺炎確實是一個公平的考試,中國的處境是相對比較差的,但咱們應對還是好的,從1月23號武漢封城,到3月12號新增病例降到個位數,不到兩個月,我們基本把疫情控制住了。世界上別的國家,尤其是歐洲和美國,現在看來沒有做好。除了政策錯誤,還反映了國家能力。
從國際關係角度來講,衡量一個國家能力有四個指標:一,戰爭。第二,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很差的話,國家治理肯定有問題。第三,大型賽事。和平時期,大家喜歡用的指標就是大型國際賽事,奧運會是和平時期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指標。第四,應對災難的能力,地震、火災、風災、還有疾病。
到目前為止,WHO對中國的評價相當好。中國一方面防疫,另一方面跟WHO保持聯繫。去年12月31號,中國已經向WHO駐北京辦事處通報在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1月3號進一步通報包括美國在內的幾個國家。1月12號,中國科學家在拿到病毒樣本後,7天分離出來了毒株。WHO把它放到公共平台上,全世界可以很早開始準備測試盒,研究疫苗。我們還邀請了WHO的專家組來到中國,他們在武漢呆了9天。
WHO總幹事譚德賽先生講,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表現在:
第一,給世界贏得了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中國採取強力措施把疫情的擴散控制住了。權威科學雜誌如《scienc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都有模型顯示如果中國不採取人為干預措施,武漢地區感染人數就會超過70萬。事實上後來控制在5萬,預測的1/14。
張文宏醫生團隊做模型分析,如果不人為干預上海地區,感染總數會達到80萬。因為後來做得很好,上海才3300多感染,這都是很硬的科學數據。因為中國的努力和付出的代價,我們延緩了疾病的擴散,給世界至少贏得了一個月的時間。
第二,應收盡收。應收盡收是不容易的,背後要有強大的財政支持。美國早期檢測要3000多美元,就把一部分窮人排除在外了。
第三,輕重分開。
第四,集中國家的醫療資源去治療重症,降低死亡率。
第五,尊重科學知識。中國非常尊重科學家,絕對不像西方那樣把科學問題政治化。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公共衞生問題,WHO、眾多醫生專家,包括《science》、《nature》、《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還有一些媒體和網民對中國的表現評價是比較客觀的。他們都比較肯定中國的三種能力:國家治理能力、工業科技能力、文化力量。
新冠肺炎在中國比較有效控制住了,現在問題最大的還是美國。美國目前確診人數過百萬,死亡人數6萬。(編者注:這是直播時的數據,截至北京時間5月15日5時32分,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1413012例;累計死亡病例85581例。)世界範圍來講,東亞、中東、西歐、北美、中東比較嚴重。
在東亞地區,中國大陸、港澳台應對都還不錯,韓國控制的也比較快,經濟受影響也不大。日本情況不明朗,但跟歐美比還是要控制的好一點。越南控制的相當好。
新冠肺炎病毒有點嫌貧愛富,主要在北温帶。如果温度對病毒的活躍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那麼南亞、東南亞、南太島國、拉美、非洲就會好一點。因為那些地方如果發生大規模的病毒傳播,人太密集,在窮財政基礎上,醫療資源差,要發生大悲劇。
目前問題還是在北温帶,主要的四個地區:東亞、中東、西歐、北美。西歐、北美更嚴重一點。應該講這個病毒蔓延到現在,他們要負主要責任。中國努力讓病毒蔓延大大減緩,至少給世界贏得了一個月。但很可惜,他們沒有抓住時間做準備。
為什麼歐美會應對這麼差?它的社會、政府都要負責任。我覺得歐美社會有三個傲慢:第一,種族傲慢。他們想當然地認為新冠肺炎病毒是針對亞洲人、針對黃種人的。第二,文化傲慢。歐美人有一種誤解,覺得中國人飲食習慣不如他們健康。第三,制度傲慢,他們認為的西方民主制度開放,政府對民眾負責,所以新冠對他們不會有什麼影響。現在看來完全是個笑話,必須承認西方的三種傲慢現在是害了他們自己。
那麼新冠對中國有哪些影響呢?可以説疫情爆發以來中國面臨“三大戰役”:
除了前面提到的中國抗疫鬥爭。還有經濟保衞戰。由於採取了非常嚴厲的措施,封城後經濟活動停頓,很多經濟學家估計,今年我們因為新冠肺炎病毒損失超過5萬億人民幣。一季度負增長,其中湖北省受打擊最重,負增長39.2%,全國負增長6.8%,只有西藏是正增長。
但是咱們國家因為應對疫情比較有效,到了3月中,基本就是個位數了。3月下旬,經濟指標開始回本。到了4月份,情況就比較好了。4月中的時候,咱們國家的發電量已經跟去年同期比增長1.2%了,物流也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我個人的預計,二季度就會實現正增長,三四季度增長率會比較高,這是我們的基本情況。
現在要打經濟保衞戰,我的想法偏樂觀。經過疫情,我們經濟是有損失,下半年努力,應該大部分可以挽回。
現在最新情況,中國被迫應對第三個戰役,就是由美國為首發起對華的輿論戰和相應的司法追訴。他們決定要把自己執政無能、應對無能的責任推給我們,用輿論戰來給我們定罪,配合以司法。這個現在剛剛展開,後續還要花很多功夫去應對。
下面講講新冠病毒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旅遊業、服務業停止、大宗商品消費不足、股票下降,我個人估計這次疫情對世界經濟的衝擊遠大於2008年,但要比上個世紀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好一點。
全球化在疫情後,也會有一點挫折。全球化在過去40年取得很大進展,中國是全球化的主要貢獻者,也是主要受益者。在新冠爆發前,已經有全球化逆轉跡象,主要是美國特朗普上來後,搞經濟民族主義,到處打貿易戰。加上英國脱歐,歐盟內部保護主義思潮抬頭,所以全球化逆轉浪潮在新冠前已經回潮。疫情後這種趨勢會更嚴重。
我估計在新冠病毒後,一部分資本跟醫療相關的,一定會迴流歐美。現在歐洲美國都意識到,醫療物資依靠中國不行,美國現在大概70%的基礎藥是靠中國。他們一定會回去,因為涉及到安全,就會不顧成本了。
當然會不會出現另外一個情況,就是中美脱鈎,這個我現在還不敢下結論,這不是我們中國的願望,我們儘量要避免它。
在這種情況下,我對咱們中國企業有幾個建議:第一,立足國內市場。中國的零售市場去年達到41.6萬億人民幣,折算成美元,略微超過美國一點,這是很偉大的一個事。因為全世界生產力過剩,誰有購買力誰老大。
去年中國的零售市場超過了美國,世界第一,我相信以後會把美國越拉越開,中國現在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就跟以前不一樣了。中國是最大的生產國,最大的製造業產品輸出國,消費也是最大,這個很了不起。因此對我們企業來講,在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場裏,一定要佔一塊份額,所以要立足國內。
第二,抓住新基建裏的機遇。現在國內肯定會大搞基建,基建有老基建、新基建,新基建中的機遇是非常多的。
第三,外貿不要放棄。外貿的重點應該是東亞經濟圈。世界上三大經濟圈,東亞、西歐、北美同時也是三大生產鏈條。歐美受新冠肺炎影響嚴重,他們恢復的慢。咱們東亞會率先恢復,我覺得不僅是增長率先恢復,而且會形成一個新情況。東亞內部的區域整合會比以前好。
第四個建議,別的地區仍然還是有機會。一帶一路、新興國家,歐洲還是有機會。
最後一個建議,中美關係未來是下行的,所以對美投資要慎重。對外貿易可以做,但投資一定要慎重,這是對企業的建議。
下面我再談一點對國際政治的影響。首先我給它定位,我覺得新冠肺炎本質上是一個重大事件,它不是一個類似1991年蘇聯解體的結構變化。而是像9·11那樣的非傳統安全重大事件——對世界有很廣泛深刻的影響,但它不是結構變化。
到目前為止,它的影響有幾方面:一個是對有些國家國內政策產生影響。比如新冠肺炎肯定影響今年的美國大選。本來1月底的時候,特朗普先生已經擺脱了彈劾案的威脅。美國那時經濟也不錯,民主黨的候選人都很差,所以1月底大家都説特朗普連任沒問題,但現在就不一定了。
3月中新冠肺炎在美國嚴重爆發,到現在一個半月,總體來講,他的應對是非常糟糕的。當然中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新冠在美國集中爆發以後,有那麼一段時間,特朗普先生的支持率上升了,這個怎麼解釋呢?
在民主社會,平時老百姓很散漫的。遇到危機,他們還是會向政府靠攏,一般來講是向總統靠攏,這叫聚集效應。所以遇到危機,西方領導人初期的支持率都是上升。老布什海灣戰爭上升,小布什對伊朗、伊拉克發動戰爭也上升了。像馬克龍,法國疫情爆發後,他支持率也上升。英國首相約翰遜也上升,默克爾也是這樣。這是民主社會一個常見情況,遇到危機的早期,他們會心向領導人。
另外特朗普現在還有一個情況,他有發言的機會。天天搞記者會,不斷提高曝光率。加上美國現在的情況,政治分化。特朗普有一幫鐵桿支持者,不管你怎麼説,他們都支持他。遇到危機後他們更抱團了,民主黨越罵他越抱團。
所以這幾個原因導致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情況,新冠在美國集中爆發,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了,但是不可持久。我注意到4月20號以後,由於他表現太糟糕,他的支持率就開始下降了。如果美國的新冠病毒,還是像現在這樣長期化很嚴重,那麼他的支持率最後肯定是下降的,這對他的競選是不利的。
有些國家的內部穩定也會受到影響。因為新冠肺炎爆發後,經濟停頓,很多人生活沒着落。西方很多發達國家,老百姓大停工。不要以為西方國家都是發達經濟,真正在硅谷工作的是很少一些人,大部分人做的是很低端的工作,幹一天活拿一天工資,他又沒有儲蓄的習慣。這樣的話,長期隔離是不現實的。這就是基本的情況,就是他應對疫情本身做得不好,所以疫情很嚴重。後來很被動的隔離,導致經濟停滯,經濟上無法承擔。政府赤字已經很高了,老百姓沒有儲蓄,資本家急着賺錢,這幾個力量,是推動政府隔離政策和社會反彈很大的張力,所以有些地方會有小騷亂出現,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影響。
什麼時候新冠肺炎徹底結束,我們還不知道。但我大致的結論是,美國在新冠疫情後,總體國際影響力會下降。還有一點,歐盟表現太糟糕了。歐盟本身是地區合作的典範,對它期待很高,但這一次歐盟的成員國毫無作為,或者作為非常有限。
此外,美歐關係還會出現些問題。因為疫情發生後,美國很不負責任,意大利發生疫情了,美國不去幫他,而是單方面宣佈終止美歐之間的航線30天。儘管現在美國有一幫戰略家,拉一部分歐洲國家想聯手整中國。其實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想用樹立中國為敵人的辦法,彌合他們的分歧。但我覺得這不是個辦法,不是正宗的解決問題之道。
我個人認為疫情過後,美國地位下降,歐盟還在,但是權威下降,中東幾個主要國家都受到衝擊,他們的經濟會有一些影響,所以它內部治理矛盾會更大一些。但是東北亞的內部整合會有所加強。比如中日韓合作、中國東盟合作,還有10 3合作都有所加強,所以東亞的地位會提高。
在觀念上,至少東亞國家,還有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非常有可能對西方的印象會變化。其中一個最強烈的感覺就是,西方老了。近500年,主導人類進步過程、橫霸天下的西方,它的黃金期,結束了。一世梟雄老了,這是給大家的印象。
他們做了太多的荒唐事,不負責任,前後推諉,很愚昧的東西都出來了。比如英國、荷蘭,有民眾真的跑去燒5G基站,太蠢了。美國總統講話不着邊際,建議人們給肺裏打消毒液,把大家給嚇死。就連那幾個消毒液公司趕緊出來澄清,表示千萬打不得。這太可笑了,西方可能不僅是更年期了,是有點老年痴呆症了。
關於中美關係,我最後講幾句。在疫情發生前,中美關係已經往下走,因為2017年12月18號,美國推出一個重要報告,叫《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把中國定位為“修正主義”國家。這個“修正”指什麼呢?它不是馬克思主義講的修正主義。美國指的“修正主義國家”是中國準備“修正”美國領導的國際體系,然後在報告裏把中國定位為主要的戰略競爭者,A major strategic competitor,所以中美關係的性質就變了。
以前中美是既競爭又合作,但從2017年底,至少美國方面,它對我們的競爭性敵意上來了,競爭合作,變成了競爭為主。
2018年3月22號,特朗普簽了一個總統令,正式發起了對華貿易戰。貿易戰一直打到今年,2020年1月15號簽了一階段協議。在貿易戰期間,美國不光是打貿易戰,還打了包括科技戰,司法戰,金融戰,輿論戰,還有在台灣、香港、東海、南海、新疆、西藏問題上搞事情,針對一帶一路搗亂,用印太戰略取代亞太戰略,除了鞏固亞太盟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日本都是新增加目標。越南、印尼、印度,尤其是印度和越南,此外還有搞WTO 2.0版,在美、歐、日間搞一個新貿易規則,把中國排除在外,逼中國進入軍工談判,想限制中國軍事發展。算一算其中美國一共出了15張牌。
疫情後,中美關係肯定下行,這是沒有辦法的。因為疫情發生後,我們有兩個矛盾,一個是圍繞疫情的矛盾。咱們國家遭到疫情,1月、2月的時候,你看美國態度,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我們國家很艱難的應對病毒,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公開講,説中國有病毒好,有疫情好,可以幫助製造業迴流美國。他這話講的一點道德都沒有,沒有人味。之後不久,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説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當然我們中國人聽了很不爽。
美國還宣佈要搞1億美元援助中國,結果現在連討論都沒討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講,我們中國政府一個子都沒拿到。美國政府實際上做了什麼事?2月3號加州的華人跟美國NGO合作,籌集了17.8噸醫療物資,然後他們花錢買機票。物資和機票都是華人華僑自己出的,美國政府沒出錢。那美國政府幹什麼?批准。就幹這麼一件事兒,結果滿世界吹牛説我的貢獻最多,給世界樹立了一個標杆。坦率講吹牛已經不打草稿了。這是早期。
然後他們家出事了,自己應對得一塌糊塗,就開始甩鍋中國,用各種沒有根據的説法指責咱們中國。3月10號,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在國會聽證的時候,加州民主黨眾議員凱蒂,就問他,你知道美國去年9月就有流感了,這裏是不是有一部分人是死於新冠肺炎病毒,結果他説可能是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個信息。美國去年9月就有大流感,裏面一部分人是新冠肺炎患者。這説明新冠肺炎在美國早就有了,這是美國CDC主任承認的。
因為有這麼一個信息,外交部發言人之一趙立堅先生就質疑,你們流感病人當中有新冠肺炎病人,你有責任解釋清楚,0號是誰?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你得向世界解釋。
咱們國家在新冠肺炎的輿論戰方面一開始是很被動的。一直是美國在説,中間我們實在憋不住,就有一點質疑,結果美國和它的支持者們就暴跳如雷。當然我看這兩天情況有點變化,我們中國也不管你暴跳如雷,就直接懟。然後人民日報、央視、新華社直接批。美國總體態度是不好的,挑起了很多矛盾,我們現在開始應戰。
除了發言之外,美國是不是過去4個月一直不消停,通過台北法案,出現了很多涉疆涉港的議論和聲明。東海、南海、黃海、不斷有軍艦、飛機來惹事。一帶一路搗亂,還繼續施壓中國參加軍工談判,動作非常多。
另外出現一個新前景,很有可能美國現在執政的這幫人,未來會大力推動中美經濟脱鈎。4月27號,美國政府又出台一個新政策,進一步嚴格限制半導體產品對中國、俄國、伊朗的出口,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新冠肺炎發生後,本來應該是中美合作的一個機會,這個病毒是個敵人,我們都是受害者,我們應該聯手打好這場仗。
整個新冠肺發生後,美國的表態是非常不好。即使你不幫忙不合作,你別的事消停一下吧,他不,美國白宮總統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羅,公開鼓勵美國在華企業撤資回美國,美國政府會用免税給你報銷。
這就是中美關係的基本情況,中美關係在新冠前已經下行,已經以競爭為主了,之後會進一步下降,這是必然的。當然我們希望雖然下行,但要可控,不要衝突。我們的期待是好的,但現實一點講,我們也得做最壞的準備。
我個人認為中美關係下行,不排除某種衝突:一個是台灣,一個是南海,一個是朝鮮半島。朝鮮半島最近的形勢也比較微妙,南海美國人老來搗亂。當然我最擔心還是台灣,因為台灣內部政局現在對大陸敵意很重,“獨立”意志很強。本身兩岸關係也比較緊張,台灣那邊問題很大,如果美國再聯手,台灣問題非常危險。
總體來講,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中美關係下行一定不可避免。未來可能的衝突會表現在三個點:要注意台灣、南海、朝鮮半島。如果危機控制住了,還要做好準備。長期看中美的經濟衝突、部分衝突,大概也是不可避免的,這幾方面我們都要做好相應的準備。
(責編: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