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649只基金突破2015年高點時淨值 單隻新基狂銷千億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財經

  原標題:649只基金突破2015年高點時淨值! 單隻新基狂銷千億 上車還是謹慎?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上證指數從3000點到3400點,只用了5個交易日,投資者開始驚呼“牛市回來了”!市場情緒應聲高漲,本週的基金新發市場,更是出現千億級爆款基金盛況。

  如果説指數的漲幅已是驚人,那麼在這5個交易日中,與證券相關的ETF累計最高漲幅更是一度超過30%;更驚人的是,目前已有600多隻基金的淨值超越滬指5178點時(2015年6月12日盤中)的表現……這些都讓人覺得牛市的味道更濃了。

  但投資者的感受卻並不太一致。踏空者焦慮,在追與不追之間徘徊,希望還有上車的機會;滿倉者有的踏準板塊、歡呼雀躍,有的雖然上車了,但上的卻是一輛慢車,也並不太滿意。

  資深基金投資者小言(化名)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他堅守多年的醫藥主題基金,近3年來的業績回報超過170%,排在了市場前幾位,但進入7月份以來,在指數大漲的情況下收益竟然還是負的,這讓他覺得是不是行情到頭了。

  因此,這究竟是“牛市來了”還是“行情到頂了”,不同的投資者可能有不同的答案。當大幅上漲、大幅下跌、強勁反彈、大幅震盪、前所未有,這些成為形容市場的高頻詞,爆款基金還在源源不斷出現,對於基金投資者來説,究竟是機會還是風險?現在是該上車還是該下車?

  近半基金超5178點時淨值

  近日市場連續上漲,賺錢效應明顯提升,投資者的情緒也隨之高漲。從基金來看,跟蹤指數最為緊密的ETF產品,在7月6日甚至出現了40多隻漲停的盛況,特別是與券商、芯片等相關ETF的表現格外耀眼。而每當看到券商大漲,投資者總會對牛市多一分期待。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指數快速抬升之前,偏股基金整體已經有了更接近於牛市的表現。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編制的偏股型基金指數(股票上下限為60%~95%)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該指數的點位已經達到了10903點,逼近2015年6月12日的歷史高點10980點。

  當大家還在討論是不是牛市的時候,偏股型基金整體淨值增長率已經回到了2015年的高點。隨着這幾日的市場大漲,該指數已進一步攀升至11705點,創出了新高。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隨着這幾日大漲,截至7月6日,全市場已經有累計649只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淨值超越了其2015年6月12日的位置。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剔除聯接基金和C類份額,有123只股票型基金的累計單位淨值突破了其2015年6月12日的淨值水平;有526只混合型基金的累計單位淨值同樣突破2015年6月12日的淨值水平。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的數據,截至2015年5月底,彼時的股票型基金有801只、混合型基金有585只,累計為1386只。不難發現,有將近一半的基金,已經突破了當年的高點。

  此外,從單隻基金的淨值表現來看,有的甚至已經翻倍。比如嘉實新興產業,2020年7月6日的累計淨值為4.4130元,2015年6月12日的累計淨值為2.096元;易方達中小盤,2020年7月6日的累計淨值為7.3212元,2015年6月12日的累計淨值為3.1835元。

  本週誕生千億級爆款新基金

  在業績的驅動下,基金的“吸金”能力也在不斷提升。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基金髮行成立達10648億元,已經超過了2015上半年的10571億元,同樣創出了歷史新高。

  進入7月之後,短短几天時間,又有多隻爆款基金出現,本週更是出現千億級爆款。按照這樣的趨勢,2020全年基金髮行規模或有望刷出新的紀錄。

  這一切看上去似曾相識,當行情轉好,投資者開始資金搬家,權益基金開始出現百億基金,甚至是千億基金。

  部分投資者也開始聯想到當年的爆款基金,彼時成立之後,市場遭遇大跌,並沒有給投資者留下太好的印象,有的在運行5年之後,還在虧損中。比如回顧一下2015年,在5178點之前成立的9只主動型權益類基金,彼時發行規模均超過100億元。

  Wind數據統計顯示,這9只基金近3年雖然都是賺錢的,表現最好的是易方達新思路、東方紅中國優勢收益超過60%;但近5年業績有3只虧錢,最多的虧了27.05%。

  其實如今很多爆款基金的誕生,與當年在市場高點出現的爆款基金不太一樣,這兩年的爆款基金,一方面是優秀基金經理自身的號召力;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比例配售的原因再加上渠道的助推,合力而形成。

  如果觀察去年以來出現比例配售的爆款基金表現,其實不少基金已經創出佳績,甚至業績翻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面是發行時的市場位置比較不錯,還有這兩年投資者的成熟度也在不斷提高,敢於在低位進行佈局;另一方面,這些爆款的基金管理人整體能力比較高,再加上通過比例配售控制了規模,管理起來不會有太大的牽絆。

  不過,該業內人士也提醒道,爆款基金如果是在市場低位出現,那麼參與的價值肯定是更高;但如果接下來市場是不斷走高的,那麼往後的爆款基金,很可能風險是越來越接近於過往牛市時的那些爆款,投資者對於爆款基金的追逐應該越來越謹慎。

  爆款常態化難掩兩級分化

  總的來看,不管是市場處於結構性行情,還是整體性的行情中,爆款基金已經越來越成為常態,每週可能都會有爆款出現。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雖然整體上,基金的銷售發行和業績有類似之處,都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但也難掩兩級分化現象。

  一方面,優秀的明星基金經理依然“自帶流量”,過往優異的業績再加上基金公司資源的傾斜,往往只要一發行新基金就出現一搶而空的情況。另一方面,熱門的基金品種也是自帶光環,比如電子、科技、新能源車這些主題,由於契合市場風格,持續受到追捧。

  而一些中小基金公司,由於沒有太好的業績作支撐以及優秀的管理人作招牌,也沒有搶先進行產品佈局的實力,再加上渠道方面支持並不多,發行不是太順利。有些基金甚至出現了募集失敗的情況。

  比如山西證券中證紅利潛力ETF聯接基金,還有偏股混合型的凱石泓行業輪動基金,最終都未能成立。這就使得今年雖然看上去是基金髮行的大年,但是在基金髮行規模持續攀升的同時,基金公司頭部效應卻是越來越明顯。

  另外,一些非熱門的基金品種,比如養老目標基金,依然不温不火,即使行情不錯,發行規模也很難有量級的突破。

  有養老FOF基金經理就向記者表示:“主要原因在於FOF還處於發展的初期,公開的業績時間遠遠不如股基,大家對於FOF的理解還不太直觀。另外,由於FOF本身是配置型產品,所以業績不會太突出,而普通客户對產品的理解也較多停留在收益的層面,對於風險和風險調整後收益也需要時間來理解。”

  成長與價值開始風格切換?

  規模的分化,除了基金公司、基金管理人的差異因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行情的分化也有一定的關係。成長股的持續上漲,估值的不斷推升,使得一些以低估值價值投資見長的基金經理長期處於煎熬中。

  當基金經理長時間堅守自己的風格,但淨值一直沒有表現的時候,投資者自然會有重新選擇的可能。而資金的重新選擇,自然也就導致了規模的變化。今年場內不少熱門主題的ETF規模大幅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投資者看到了機會,於是蜂擁而至。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這種資金流向還不僅是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亦如此。

  上述養老FOF基金經理就向記者説道:“以前建倉的時候,都會想先配點行業中一位資歷很深的基金經理的產品,他的投資風格就是以價值見長。但最近兩年,他的產品都沒有什麼表現,我們也只能進行調整。”不過他也坦言:“儘管這一兩年成長風格表現更好,但價值這條路一定是有效的。”而近期隨着指數的持續攀升,銀行、地產等漲幅同樣不輸於科技等熱門板塊,藍籌的價值投資似乎有迴歸的趨勢。甚至有投資者也開始切換方向,資金從成長型基金開始流入大盤藍籌基金。

  那麼,銀行、地產等大藍籌板塊的上漲是否意味着風格就此切換呢?

  匯豐晉信基金首席宏觀及策略師閔良超認為,一季度以來,受全球健康風險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投資者集中抱團於基本面受健康風險影響較小、業績確定性高、且能夠受益於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必選消費、醫藥、科技等板塊,導致市場估值出現了較大分化。這種分化的背後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其暗含着對未來的基本面預期,更是盈利和估值戴維斯雙擊的一種體現。

  “但隨着二季度以來經濟的陸續重啓,上述估值分化的邏輯或發生變化。未來如果我們看到庫存數據明顯得到消化、同時產量水平持續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再疊加M2-M1增速指標收斂(意味着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那麼前期估值受到壓制的部分板塊可能在業績超預期修復的推動下出現估值修復行情。”閔良超説道。

  平安基金權益投資總監李化松也表示:“2019年以來,成長風格明顯跑贏低估值風格,2020上半年兩類資產估值水平差距較大,短期可能市場風格會比較均衡。具體來看,價值成長股方面,消費、高端製造等行業裏有較多盈利模式非常好的優質公司,未來盈利模式有望持續優化,長期持有可以帶來穩定的回報。新興成長股方面,科技創新驅動的TMT、新能源、醫藥等領域有較多新的機會,傳統行業因為供給側結構優化也有很多成長機會。如果把這兩個領域內的新興成長股合理配置,有望降低組合的波動和回撤。”

  中歐基金基金經理許文星則認為:“從估值角度看,和經濟週期相關性較強的板塊整體處於估值較低的水平,具備較為充足的安全邊際,中期內風險收益比優勢明顯。此外,代表經濟轉型結構,具備長期發展空間的科技、醫藥生物、新興服務等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尤其是其中的優質行業龍頭,在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為股東創造了持續的回報,長期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佈局長線未來也有風險?

  可以看出,在估值修復方面,不少業內人士還是有着比較一致的看法。但在低估值板塊短期快速上揚之後,市場會如何演繹?看法分歧就比較大了。

  李化松認為:“當前A股行情是經濟超預期復甦和增量資金入市共同推動的結果。在海外需求修復、政策落地的支持下,市場資金流動性維持合理充裕,經濟將延續復甦。國內改革紅利的釋放疊加基本面的好轉、流動性的寬鬆,決定了A股市場大概率整體上行,未來一段時間或都將是進入A股市場的好時機。”

  比較中性的聲音則認為,雖有空間,但對市場的熱度要冷靜一些。比如博時宏觀策略部相關人士就表示:“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經濟逐漸恢復常態,貨幣環境較佳,通脹可控,外部擾動近期偏少,是市場變化的背景。盈利恢復,是當前週期等低估值板塊具備修復的基礎,該修復仍有一定的空間。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當前的宏觀和金融環境下,不宜將市場熱度的上升作為市場進一步上漲的關鍵理由。”

  相較而言,在2018年底喊出“全面加倉”的前海開源聯席董事長王宏遠,就顯得沒有那麼樂觀。在近日市場大漲之後,王宏遠表示,佈局長線未來也有風險,務必謹慎。就目前全球經濟基本面來看,不支持全球股市目前的估值水平,投資者要留意自我控制風險,短期博弈過程中儘量不要加槓桿,投資時量力而行。

  王宏遠説道:“從估值來看,美國股市的風險達到了百年一遇的級別,中國股市基本面相對在全球最好,但結構性泡沫也是五年一遇的級別了,按照傳統分析邏輯來看,市場風險很大。”不過他同時也表示,在未來兩年,全球股市會出現大幅度下跌和強勁反彈行情交替出現的拉鋸狀態,未來市場的演化和大幅度震盪可能是市場參與者前所未遇的,投資者需要適應前所未有的歷史奇觀,一個無法用傳統的價值投資和基本面分析來理解的市場。

  王宏遠還指出:“黃金和農業等能夠對沖高收入階層通脹和低收入階層通脹的產品,是未來保值增值、戰勝紙幣貶值風險的首選品種。能夠穿越大國博弈週期、且下一次幾年以後在全球率先復甦的主權貨幣(包括金銀)以及該主權貨幣所在國的優質股票是佈局長期的重要標的。”

  投資者該上車還是該謹慎?

  那麼,在這樣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市場中,作為個人投資者,現在是不是還可以上車?又該如何佈局?

  第一,不要因為市場的短期波動改變配置結構

  某第三方基金研究負責人表示:“從資產配置的角度,投資者的配置還是應該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不要因為三兩天市場的波動去改變,這是大的原則。而且短期的進出,也有比較高的交易成本。最好還是等到這個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確認之後,確實是有牛市的趨勢,才有必要去思考做進一步的權益配置。總的來説,短線的大的波動,基金投資者還是不要過度敏感,不要過度去跟隨。”

  第二,交易性機會可以階段性兑現

  “如果是從尋找交易性的機會來看,ETF覺得漲得高了,階段性地去兑現一些收益是能理解的。另外,如果你的組合中,主動權益配置比例只是在10%~20%,選擇的又是市場比較優秀的基金經理,那麼短期的上衝也不是調倉的理由。當然,還有一種是全部用權益做組合去跑贏業績比較基準,那麼如果需要調倉,也只是在行業之間調倉。比如銀行、券商等,短期漲得比較多,先兑現收益,然後去挖掘一些低估值的板塊,但尋找交易機會的做法,失誤的可能性也會比較大。”該基金研究負責人説道。

  第三,下半年股票仍優於債券

  基煜基金研究團隊則建議:“債基不需要恐慌性賣出,股基適度增加配置,不要追高,更重要的是做好均衡的組合配置,賺配置的錢而不是交易的錢。具體而言,A股將延續結構性行情,下半年股優於債,但A股仍然會受到政策和市場情緒等因素的擾動。低估值板塊有估值修復機會,建議組合保持風格均衡。債基方面,寬信用背景下,以三個月為分析週期,收益率有一定上行壓力,但從平穩組合波動的角度,債券基金仍有配置價值,票息策略較優。大類資產配置保持均衡更為重要,操作上多看少動。”

  第四,投資不能奢望今天播種明天收穫

  而在好買基金投資總監曾令華看來:“首先,資產都有合適的持有期限。如果是股票投資者,絕不能奢望今天播種,明天收穫,持有的時間至少以三年為期;其次,資產收益有天花板。往後三五年,權益類收益可能會維持一個較高的水平,但也會有天花板,30%的年化收益率可能也是萬里挑一。波動與收益向來是完美的對稱排列,這也是市場的有效性所在,所有收益均來自於與風險的有效交換。投資者應迴歸常識,才能行穩致遠。”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