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與速遞易正式聯姻,快遞最後一公里迎來新格局
“五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快遞行業迎來一則重磅消息——豐巢“聯姻”速遞易(中郵智遞)。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根據順豐控股5月5日晚間公告,經過一攬子交易相關安排,中郵智遞成為豐巢網絡的全資子公司,而中國郵政旗下中郵資本將成為新豐巢的第二大股東。
順豐在公告中表示,此次交易是為了做大做強智能快遞櫃主業,整合行業優質資源,快速搶佔快遞物流最後一公里的優勢區位,向快遞員和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作為佈局快遞物流最後一公里的兩大頭部企業,此次整合也意味着智能快遞櫃市場將迎來新格局。
順豐郵政關係更緊密此次交易雙方是智能快遞櫃行業的兩家重要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順豐、韻達、中通、申通、普洛斯五家企業共同投資5億元成立豐巢科技,其中順豐持股比例最大,為35%。2018年,中通、韻達、申通相繼退出豐巢。2019年12月,普洛斯也從豐巢股權名單中退出。天眼查顯示,目前豐巢網絡的最終受益人和疑似實際控制人為順豐掌門人王衞,持股比例為82.55%。
速遞易則是在2012年由三泰控股成立,2017年,中郵資本聯手浙江驛寶(菜鳥旗下全資子公司)和亞東北辰(復星集團旗下公司)對速遞易進行戰略投資,速遞易品牌升級為中郵速遞易,由此邁入國家隊。
天眼查顯示,中郵速遞易的運營主體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的四位股東為中郵資本、三泰控股、浙江驛寶和明德控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0%、34%、10%和6%,此次交易便涉及到這四家公司。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菜鳥也已經退出中郵速遞易,天眼查顯示,浙江驛寶的控股股東已經從菜鳥供應鏈有限公司變更為寧波驛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而寧波驛行的股東為中郵系的兩家公司。
公告顯示,順豐參股公司豐巢開曼的子公司豐巢網絡與中郵智遞及其股東簽署一攬子交易協議。交易完成後,中郵智遞原股東中郵資本、三泰控股、浙江驛寶、明德控股將減資退出中郵智遞,中郵智遞成為豐巢開曼的全資子公司。
此外,中郵智遞原股東將有權認購豐巢開曼新發行的股份成為豐巢開曼的股東,預計交易完成後,將合計持有豐巢開曼28.68%股權,順豐對豐巢開曼的持股比例將從13.67%稀釋至9.75%。
豐巢和速遞易此次聯姻也使得行業格局發生改變。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主要城市佈設智能快遞櫃已達40.6萬組,箱遞率超10%。其中,豐巢全國累計布放17萬組,中郵政速遞易累計布放9.4萬組。由此計算,此次交易完成後,豐巢的市場佔有率將超過65%。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認為,豐巢聯姻速遞易,將加速豐巢和速遞易在全國的攻城落地,對中國快遞櫃接下來的加速推廣和市場規模提升是有利的,同時也説明順豐及相關方對快遞末端解決方案的絕對看好;這也為豐巢未來IPO奠定了堅實基礎。
智能快遞櫃迎來新格局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超1.7億件,同比增長25.3%,最高日處理量達5.4億件,同比增長28.5%。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增量規模連續兩年超過100億件。
然而,快遞員人數雖然逐年攀升,卻依舊面臨缺口,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其中快遞員排名第二。
快遞員攬件響應時間長、快遞員上門派件時用户不在家、誤派錯派等依舊是行業痛點,智能快遞櫃由於取件時間自由、安全性高等優點越來越受到用户的青睞。
從2010年中國郵政設立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遞終端至今,智能快遞櫃行業迎來利好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刺激,但是從全行業來看,快遞櫃數量仍面臨較大的缺口。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智能快件櫃市場還處於早期佈局階段,中國智能快件櫃目前普及率還不足,2019年我國快件總量超過635億件,人均45件快遞,但2019年全國快件櫃才40多萬組,平均每3500人才有1組快遞櫃,人均佔有率還遠不及雖廢仍存的傳統郵政信報箱,在快遞業發達的日本近乎每樓都配有快件櫃。另外,中國智能快件櫃使用率和消費粘性都還不高。
2020年初的疫情讓在線辦公、遠程醫療、無人零售等無接觸經濟再次煥發生機,智能快遞櫃行業作為快遞最後一公里、最後100米佈局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但是,成本高、盈利難也一直是智能快遞櫃企業普遍面臨的困境。
公告數據顯示,豐巢開曼2019年營收為16.14億元,淨虧損7.81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營收3.34億元,淨虧損2.45億元;截至2019年年末的淨資產為36.49億元,負債71.51億元。
豐巢開曼最近一年一期的主要財務指標
中郵智遞也面臨同樣的困境,其2019年營收為4.29億元,淨虧損5.17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營收7021萬元,預計淨虧損1.59億元,淨資產為負。
中郵智遞最近一年一期的主要財務指標
趙小敏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快遞櫃行業的核心問題不是盈利,市場現在才剛剛開始,未來會有新的企業陸續加入,現在談盈利價值不大。
楊達卿分析稱,國內快件櫃企業目前普遍虧損,主要還是物業及運維等成本難降,消費普及率不足,服務產品單一,侷限於臨時寄存和收件創收,還沒發揮數字化物流設施的綜合價值。快件櫃是快遞企業搶佔社區高地的橋頭堡,這個橋頭堡如果能充分轉化成流量入口和消費抓手,快件櫃企業可以通過精準營銷、社區廣告、社交電商等衍生服務實現更好的商業轉化。
記者 蔡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