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線調研|振江股份募投項目投產業績扭虧 產品為客户“必選”

由 濮陽南煙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南京,記者 王無畏 賈曉寧)訊,振江股份主營業務為風電設備、光伏設備零部件和緊固件的設計、加工與銷售。於2017年11月登陸上交所。募投項目主要為3.0MW風電轉子房,6.00MW風電轉子房,6.0MW、3.0MW風電定子段、風塔生產建設項目。2018年9月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用於自動化塗裝生產線建設。

募投項目投產強化了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董事長鬍震對前去調研的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在產業鏈中的地位相對較高,除公司外,有需求的客户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公司需求端是持續存在的。此外,公司正通過“振江”號平台,加強在海上風電領域的佈局。

而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走勢,胡震判斷,“風力、光伏發電平價上網之後,會有更多的民營企業進入,行業會市場化,發展的黃金期也到來了。今年的‘搶裝’結束之後,裝機量短期內肯定會有所下降,但是行業在適應‘平價’之後,將會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

募投項目投產 上半年業績扭虧為盈

振江股份總部位於江蘇江陰,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機艙罩、轉子房、定子段、制動環等風電設備產品,以及固定/可調式光伏支架、追蹤式光伏支架等光伏設備產品。

年報顯示,2019年振江股份風電設備、光伏設備、緊固件行業營收分別為9.17億元、6.21億元、1.73億元,佔總營收比重分別為51.34%、34.77%、9.69%。

2020年上半年,振江股份預計歸屬淨利潤3000萬元到3600萬元,扣非歸屬淨利潤2500萬元到3100萬元,將實現扭虧為盈。上年同期,公司歸屬淨利潤為-2108.84萬元。

“公司去年同期虧損,是和當時所處的階段有關,2017年底公司剛剛上市,募投項目到2019年上半年陸續安裝結束,但是沒有投產,而一些前期費用開始出來。2019年下半年之後,項目達產之後,開始慢慢走向盈利。”胡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根據公司披露的信息及研究員實地調研,2019年10月之後,募投項目陸續達到可使用狀態。對於疫情的影響,胡震稱,“公司受疫情影響主要是在2月份,整個一個月內生產和發貨處於停頓狀態,到3月份就已經開工。”

募投項目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胡震表示,公司產品在供應鏈中地位相對較高,在全球風電領域市場份額較高,客户可選擇面較窄,除了公司之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公司需求端是持續存在的,因此在工人到位、工廠開工之後,訂單可以很快速的交付。

通過“振江號”強化海上風電優勢

今年7月4日,振江股份控股子公司尚和海工所屬“振江”號海工平台發生海上漫浸事故,公司當時公告稱,“振江”號處於站樁狀態,船載設備無法正常運轉,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振江”號於2018年3月,由振江股份控股子公司尚和海工投資建造,為國內首座1200噸自航自升式風電安裝平台。該船續航能力達3000海里,定員100人,平台最大作業水深50米,甲板作業面積約2500平方米,可容納6MW級風機3套或8MW級風機2套。並且可以獨立完成6MW、8MW級風機的安裝和其他水上工程施工的起重、打樁、吊裝和運輸等作業。事故發生時,‘振江’號正在海上風電項目吊裝設備。

胡震稱:“現在有關部門正在聯合調查原因,船體無礙,目前估計主要是電控方面有損失,具體損失情況,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不過,直接損失保險都是可以覆蓋的,間接預期收益損失需要看最後事故定性,能追回多少需要看法院仲裁,總體看,對公司全年業績影響不大。”

胡震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振江”號恢復需要點時間,但是公司覺得這一塊的行業前景肯定是好的,從裝機量來説,市場空間還是很大的,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運維市場是一個增量市場,不用擔心需求,公司是非常看好的。

從整個海上風電行業來説,無論是零部件生產商,還是主機廠,還是後續的吊裝、運維市場,大家都在摸索,在目前的情況下,大家都有機會,而一旦市場格局形成之後,後來者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這塊市場非常大,公司希望在早期介入。

“平價”之後行業迎黃金期

去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風電“平價上網”時間表得以明確,行業也出現一股“搶裝潮”。

在胡震看來,“搶裝潮”帶來不少問題,零部件廠、主機廠均不知道配備多少產能,供需不均衡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價格扭曲,而“平價”之後,下游需求方可以根據供應鏈價格適時調整項目建設規劃。

“新能源行業真正發展,是在‘平價’之後,行業真正市場化之後,會有更多的民營企業進入光伏、風電行業,行業發展的黃金期才能到來。”胡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搶裝潮’結束之後,風電裝機量短期肯定會有一個下降,但是一旦大家適應‘平價’之後,行業發展將會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而不是像之前那樣過段時間就‘搶裝’一把。”

談及行業政策對公司業績的影響,胡震表示,公司業績向來受政策影響較小,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公司銷售主要方向在海外,海外市場無論是風電、還是光伏,均已經非常市場化;二是公司另一個銷售方向是海上,海上風電相對比較新,市場總體較小,政策主要還是在引導它不斷向前。

年報顯示,振江股份2019年海外營收12.18億元,佔總營收比重為68.20%。對於國際形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胡震表示,公司受到影響的可能性很小,光伏、風電產業鏈基本上在中國,國外即使想重啓產業鏈,估計可能要十來年。另外,歐洲對低碳的方向是十分明確的,新能源行業享有很高的地位。從實際上情況看,公司產品能夠佔據部分海外客户5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傳統風塔將不再適應變化

“平價”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是,風電設備將呈現大型化發展趨勢,傳統風塔將不再適應行業發展,分片式的風塔市場需求將得到釋放。

胡震認為,對於海上風電,產品的工藝質量能滿足客户大兆瓦風機的需求,企業就能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而之前陸上風電場有補貼,風機小一點,發電量小一點,大家也無所謂,以前兩點多兆瓦是主流,3兆瓦以上屬於比較大的了。但是從歐洲的情況看,一旦沒有補貼,由於成本的原因,風機一定要做的更大,才能充分利用風資源,風機做大之後,葉片一定是要加強的,風塔肯定要高一些。

在胡震看來,傳統風塔最大的問題就是運輸,傳統風塔廠即使製造成本管控的很好,但是運費依然很剛性,總成本很難降低。並且由於塔高後直徑需要加大,陸路運輸存在很大障礙。

胡震分析稱,目前,風塔總高度在70至80米左右,葉片在60米左右,接下來葉片可能要達到80米,有些可能要達到100米,那麼要求風塔至少在110米,振江股份目前接到的風塔訂單有150多米,傳統風塔已經不能適應這樣特別高的應用場景。

“與傳統風塔相比,分片式風塔可以在現場安裝,其半徑不受限制,高度可以根據需求來定,在高度超過100米之後,其用鋼量也將會低很多。另外,分片式風塔不需要全球建廠,在一地生產,即可通過集裝箱等發往全球,運費會降很多。目前,全球主流風機廠都在和我們探討高風塔設計,我們認為這是趨勢。”胡震表示。

不過胡震也坦言,分片式不能説未來一定是高風塔絕對主流,但是傳統風塔肯定是不能適應未來需求,在風塔拔高的背景下,肯定會出現一些新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