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大漲的金融壹賬通背後,是增長的幻影和持續啃老?
如果説17年前的SARS助推了互聯網電商的崛起,那麼今年的黑天鵝新冠,也助推了金融科技等新興科技力量的發展。
“公共衞生事件已經讓更多的金融機構重視IT戰略,並刺激了對數字化和雲端產品的需求。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金融壹賬通一季度來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長50%,高於收入的整體漲幅。”近期,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在公司發佈2020年一季度財報後接受採訪時説。
5月6日,金融壹賬通發佈2020年一季度財務業績,報告期內營收同比增長29.6%,超出市場預期。對此,資本市場反應積極,財報發佈後的首個美股交易日,收漲10.81%;5月12日前的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42%,遙遙領先於市場及美股252只中概股,總市值突破50億美元大關。
不過,拋開暫時的高開高走態勢,金融壹賬通仍舊處於虧損狀態。同時,從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看,處於平台獲客期及高速增長期的過渡時期,距離利潤增長期尚遙遠。
/ 01 /
虧損或將持續擴大
金融壹賬通起初是平安集團的金融技術解決方案部門,2015年12月,平安集團旗下的一賬通、前海徵信、直銷銀行雲平台服務三大業務整合後,金融壹賬通誕生。公司定位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台,主要為銀行、保險、資管公司等提供營銷獲客、風險管理等服務以及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2019年12月13日,金融壹賬通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是首家ToB賽道的金融科技美股中概股。
2020年第一季度,金融壹賬通營業收入5.81億元,同比增長29.6%,毛利率從同期28.5%增長至34.8%。縱向比較過去9個季度,這一數據僅次於2019年Q3的38.6%。歸屬於股東淨虧損為4.15億元,與上年同期持平。
從整個行業角度分析,雖然自去年二季度開始,金融壹賬通的營收增速就已經逐漸放緩,但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仍保持了兩位數的營收增速,已實屬不易。
然而,從淨利潤看,金融壹賬通自上市後的虧損一直在擴大。一季度,公司淨虧損4.15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2017-2019年,其虧損額分別為8.90億元、11.14億元、17.01億元。相當於金融壹賬通每實現1元錢的營業收入,就會產生1.04元、0.85元、0.71元的虧損。今年一季度,其虧損和營收比仍然是0.71。
金融壹賬通CFO羅偉傑曾解釋,目前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2019年金融壹賬通全年的研發費用為9.56億元,佔收入的41.1%;2020年,因疫情影響進程,第一季度研發費用為2.4億元,佔收入的41.3%,較去年同期減少10.8%。
與此同時,金融壹賬通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在上漲。2020年一季度為1.56億元,上年同期為1.14億元,同比上升36.8%,行政管理費用也同比上升了37.9%。金融壹賬通解釋,這主要是因為其銷售團隊的擴張及海外擴張戰略的推進,使得人員成本和相關辦公費用增加。據悉,金融壹賬通正在開拓海外市場,截至2020年3月31日,其已入駐包括新加坡、印尼、泰國、日本、韓國、德國等16個國家。
總結金融壹賬通的本季度報,由於疫情影響,公司研發支出下滑導致總運營支出增速放緩,淨虧損同比持平,運營虧損同比小幅收窄3.3%。將這些數據放在一起分析不難發現,金融壹賬通本季度研發投入增速的下滑並非常態,日後這一部分的投入會擠壓到下一個季度內。這就相當於,本季度如果沒有疫情影響,研發投入正常,金融壹賬通虧損或會繼續擴大。
/ 02 /
業績仍依賴母集團
長期以來,與母集團平安集團的業務關係一直是金融壹賬通所面對的雙刃劍。一方面,借力平安集團可獲得更多資源和生態協同;另一方面,對集團業務的依賴,始終影響公司的市值,也是被外界詬病的重點。
近幾年,無論對內對外,平安集團始終喊着“金融 科技”的口號,也一直在構建這樣的版圖。早在2010年,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就對外宣稱:“互聯網浪潮下,金融產業是Change Or Die”。
而後,無論是陸金所、平安好醫生、壹錢包,還是壹賬通,都是平安集團在金融科技上的發力。公開數據顯示,現在平安集團有22000 的技術人員,500 大數據科學家。同時,在美國《福布斯》雜誌發佈的2019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中,平安集團排名前十位。
基於平安集團強大的背景和在金融領域經驗和技術的積累,甚至是牌照方面的優勢,金融壹賬通得以快速發展。招股書顯示,金融壹賬通的增長取決於公司擴大客户羣的能力,而該客户羣主要由金融機構組成,這些均來自平安集團的關係。
財報顯示,2019年金融壹賬通優質客户數量增長114%,總客户數達3707家,覆蓋中國所有主流銀行,99%的城商行和52%的保險公司。
從收入結構看,一季度金融壹賬通由平安集團、陸金所取得的收入分別為2.28億元、0.8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1.1%、30.5%。來自平安系的收入貢獻了總收入的53.5%,來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為2.7億元。2018年、2019年,金融壹賬通來自平安系的收入佔比分別為65%、56%。
背靠大樹的確能讓金融壹賬通在獲客上更容易,但也為市場落下“口舌”,比如自身盈利能力不強,坐享其成等。對此,融壹賬通也在盡力撇開“啃老”的事實。比如葉望春在一季報業績報告中指出,公司一季度第三方收入同比增長50%,超過了整體增長率。
但可以看到的是,即使金融壹賬通正在通過收購或通過平安集團轉介獲得了一些客户,但可能無法以相同的速度發展客户。
同時,平安集團也是金融壹賬通最重要的技術基礎設施、技術支持和維護供應商。2017年-2019年9月,公司分別從平安集團購買了3.6億元,6.7億元和3.9億元的產品和服務,分別佔同期公司營收成本和營業費用的23.9%,27.6%和15.0%。金融壹賬曾在此前的招股書中表示,如果出於任何原因,平安集團大幅減少或停止向公司購買產品或合作,金融壹賬通的業務和經營業績則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此外,金融壹賬通還與平安集團簽訂了一份協議,雙方合作延長至IPO完成後的10年,前提是平安集團繼續持有或實際持有至少30%的股份。根據招股書,平安集團通過BoYuLimited實益持有金融壹賬通39.8%的股份。
/ 03 /
短期增長不等於長期盈利
金融壹賬通有兩大業務板塊,方案執行、基於交易和運營的服務。本季度從收入構成中不同業務貢獻看,方案執行收入為1.39億元,同比增長47.8%,而基於交易和運營的服務收入為4.41億元,同比增長24.7%。後者營收佔比為75.9%,是金融壹賬通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受益於疫情帶來的在線業務管理需求增長,運營支持服務在本季度增速達148.2%,帶動了基於交易及運營的業務板塊的增長。
據金融壹賬通對外宣稱,在本季度,運營服務產品AI客服呈現大幅上漲趨勢,春節之後有20多家銀行主動與其建立合作關係,開啓應急遠程客服服務。在本季度財報發出後,這樣的業績得到了國際大行大摩和美銀美林的力挺,美銀美林還對金融壹賬通重申“買入”評級。
但是從站在整個行業的角度看,一季度忽然上漲的業績更多是短期行為。行業內有分析稱,隨着疫情緩解,各行業復工進度加快,此類遠程辦公服務需求將減少,其增長難以持續。況且,智能呼叫業務技術門檻不高,行業競爭激烈,利潤率低,這也並不符合金融壹賬通宣稱做金融科技時代“大航海家”的高端定位。
另外,雖然金融壹賬通所在的科技金融是非常有前景的行業,但作為一個全新的上市主體,所能依託的資源並不多,也很容易陷入紅海競爭中。
比如,金融壹賬通將自己定位為成一個B端的金融科技雲服務平台。但是在這個賽道上,目前已經是巨頭雲集。前有亞馬遜、微軟、谷歌、阿里、騰訊的高牆,後有恆生電子、神州信息等老牌服務商的壓力。雖然金融壹賬通的金融屬性較強,但是在解決問題上,未必有互聯網巨頭那麼快的反應能力和調配資源的能力。
以螞蟻金服為例,已經在區塊鏈上佈局了40多個場景,協同優勢十分強勁;百度也以6億元入股了擁有着20多年金融IT服務經驗的宇信科技;宇信科技財報數據表明,其在2019年內實現營收26.52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2.76億元;騰訊也官宣了在微眾銀行、重金公司、眾安在線等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資。
面對如此的對手,尚處在虧損階段的金融壹賬通,想要通過鉅額投入來換取版圖,並非易事。同時也要考慮清楚,未來的路是要獨當一面,還是重在服務平安集團。
2019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平安集團聯席CEO陳心穎説過:“如果我們想要盈利,只要把研發投入停掉,或者停一部分,那我們馬上就盈利了。”
這句話聽着似乎很有道理,但卻經不起細推敲。作為一家科技金融公司來説,研發投入可能停止嗎?研發的道路只能不停的往前奔、不惜燒錢,否則就是前路渺茫。那麼,金融壹賬通能夠實現盈利的底氣,到底在何處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