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貿區建設再擴容 對企業和百姓生活有哪些利好
日前,國務院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至此,中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由此前的18個增加至21個。
綜合來看,各大自貿區根根各自區域特點及定位不同,各有發展的側重點。比如北京自貿區包括科技創新、國際商務服務、高端產業三大片區,湖南自貿區則着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內陸開放新高地。
那麼,從一般意義上來説,對於企業和老百姓來講自貿區建設主要會帶來哪些實惠?
對此,國研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户端採訪時表示:“自貿區就是改革開放的新高地,一些市場化的改革舉措和對外擴大開放的舉措會先行實施,所以對企業而言,就有了更多到自貿區去進行投資興業的機會。”
趙晉平進一步解釋説,擴大開放,當然不僅僅是對外開放,還涉及到對內開放,對國內企業也是投資機會。另外,自貿區本身在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等方面都是走在全國前列的,所以企業投資也好,開展各種經濟活動也好,制度成本相對來説是比較低的。而且政府服務的效率也比較高,因而可以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基於自貿區對於吸引人才就業的一些特殊政策,自貿區內的企業也擁有更多吸引高端人才的機會。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也認為,對企業而言,自貿區建設會使企業節約一些交易成本,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務,也比企業自己建設的服務體系要更節省,效率更高。貿易便利化首先提高了效率,自由化的門檻企業越過去了,免税的機會也就更多,税負負擔就輕了。
趙晉平還指出,自貿區建設在產業配套方面也對企業有幫助。“自貿區範圍內一般也是產業聚集區,產業聚集區的一個有利條件就是容易為各種企業提供配套產業。在區內就可以實現相關上游和下游供應鏈的配套,所以從整合企業供應鏈的角度來説,也具備比較好的條件。”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自貿區建設帶來的實惠主要集中在就業和消費方面。趙晉平認為,由於自貿區的產業聚集效果比較明顯,對普通人來講,增加了就業和選擇的機會。自貿區一般都會包括一些保税區、綜合保税區,甚至是發展平行進口,消費者獲得各種海外消費品的機會就更便利。比如電子商務的機會,購買一些海外郵購的商品成本相對比較低,貨源和種類比較齊全,這樣就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
白明對此也表示認同。“建設自貿區會活躍了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一些高級就業人員的機會就會多一些。另外,有些商品不用再去國外購買,直接在自貿區的商店裏就可以選購,相當於零售型的進口。”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