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仁東控股又“一字”跌停了。從11月25日開始,其股價已連續10個跌停了。8日,仁東控股公告稱,公司於2020年12月4日收到公司獨立董事柴曉麗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引起了市場的譁然。
近期,仁東控股被多重風險纏身,包括國資退場、貸款逾期、資金緊張、持續虧損、商譽太高,究竟哪個才是其十連跌停的真正原因?
股價被“腰斬”股東平均每户虧損181萬
公開資料顯示,仁東控股是一家多元金融類上市公司,公司以支付、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供應鏈管理、互聯網小貸為主營業務,立足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提供服務。
12月8日,仁東控股再度跌停,報20.98元/股。目前,總市值已跌至117億元,市值縮水238億元。11月20日,仁東控股總市值一度高達355億元。據公司三季度末的統計數據,仁東控股股東人數為13090户,以此估算,11月20日至12月8日的13個交易日內,其股東平均每户虧損181.82萬元。
而在此之前,仁東控股股價從年初的16.74元最高漲到64.72元,暴漲了4倍。
值得注意的是,仁東控股業績處於持續下滑狀態。2019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2989.97萬元,同比下滑43.57%。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54億元,同比增長了89.77%;而淨利潤則虧損了 2192.3 萬元 , 同比下滑了144.5%,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11月17日,仁東控股公告,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決定終止旗下子公司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仁東控股的股份託管,仁東控股由此開啓了“閃崩”之路,併成為A股近期跌得最慘的股票。有市場人士分析,或許是由於海淀國資的退出令市場有所擔憂,才造成了公司股價的連續跌停。
2019年7月,仁東控股將自身21.27%股份的表決權委託給海金科集團行使,仁東控股的實控人也因此變更為海淀國資委。此前海金科集團承諾在託管期內,完成為上市公司提供的直接或間接資金支持原則上不超過50億元。但如今海淀國資選擇退出,無疑是讓仁東控股的資金鍊雪上加霜。
“十連崩”背後股權凍結等多重風險纏身
仁東控股股價“閃崩”,表面上看是由於控股權的轉移,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直指債務高企。
截至三季度末,仁東控股流動負債為23億元,金融機構借款本息6.41億,經營性負債3.32億,其他流動負債13.27億;公司賬面上貨幣資金雖有13.65億元,但受限的資金為13.14億元,佔比高達96%。10月29日,仁東控股公告稱,公司在興業銀行的貸款逾期,3.5億短期貸款本金不能如期償還。而彼時仁東控股的股價尚在60元附近的高位徘徊。
在仁東控股“十連崩”期間,公司一共發佈了4份股價異動公告,均表示公司“一切正常”。但12月7日,仁東控股一則控股股東股權遭凍結的公告,使得公司處境更加艱難。
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仁東信息的部分股權在12月4日遭到司法凍結,本次凍結涉及的股份數量為1490萬股,佔仁東信息所持股份比例的11.33%,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66%。目前,仁東信息及一致行動人所持股份6成以上已被質押。具體來看,仁東信息、仁東天津分別有8895萬股、1088萬股股份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所持股份比例分別為67.63%、36.91%。
追溯到仁東控股當初與海金科集團合作之前,2019年3月,控股股東北京仁東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霍東及一致行動人天津和柚技術有限公司持有的仁東控股部分股權已經被司法凍結。同年5月,又因資金緊張,仁東控股向控股股東仁東信息以7.5%的年利率借款不超過30億元。
與此同時,仁東控股還面臨着商譽減值的風險。仁東控股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商譽約9.99億元。而同期公司淨資產為9.66億元,也就是説,截至三季度末,仁東控股商譽佔淨資產比例為103.40%。若公司發生商譽減值,風險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