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週報|A股上週審15過14,12家終止審核;北交所審核再提速
上週(3月14日-3月20日),滬深兩市共有13家企業首發上會(青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會前一日撤回申報材料),其中12家獲得通過,北農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家被否。截至上週,2022年滬深兩市已有78家企業成功過會,6家被否,還有2家暫緩表決(其中南京麥瀾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週再次上會獲得通過),IPO通過率90.70%,略低於2021年全年91.88%的通過率。
此外,北交所上週也有2家企業成功過會,這是北交所設立以來首次打破“一週一審”的慣例。北交所過會企業已經達到13家,其中今年過會的企業為9家。
本週(3月21日-3月27日),滬深兩市將有9家企業首發上會,還有十堰市泰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家企業轉板上會;北交所首發審核則繼續提速,將有3家企業首發上會。此外,滬深兩市將有6只新股申購,北交所無新股申購。
(一)
14家企業上週過會
海光信息、聚和新材等還需落實相關事項
上週通過的12家,包括深交所主板2家,科創板6家,創業板4家。安信證券和中信證券各斬獲其中的2家。
主板方面,上週原本安排了3家企業首發上會,但青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會前一日撤回申報材料,而最終上會的2家企業都獲得通過。
其中,永泰運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泰運”)是一家主營跨境化工物流供應鏈服務的現代服務企業。招股書顯示,永泰運收購永港物流等4家公司形成大額商譽。發審委現場問詢要求説明股權收購的商業合理性及收購定價的公允性,永泰運與股權轉讓方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利益安排,股權轉讓是否真實;永泰運收購永港物流65%股權之後又將其中36%股權原價轉回的原因及合理性,第一次收購採用資產基礎法評估而其後收購採用收益法評估且評估增值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問題。
此外,永泰運相關資質是否齊全,危化品倉儲運輸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並有效執行,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等問題,也引起發審委關注。
弘業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業期貨”)成為首家“A+H”上市的期貨公司。在發審委會議上,弘業期貨商譽減值問題同樣遭到重點問詢。招股書顯示,弘業期貨於2019年末對2013年收購華證期貨形成的商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確認商譽減值損失4332.2萬元,導致2019年淨利潤同比下滑73.59%。發審委要求説明2014年至2018年該資產組合實際收入大幅低於測算收入但未計提減值準備,2019年全額計提減值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弘業期貨報告期內收到的交易所手續費減收的金額存在較大波動也引起關注。發審委要求説明各期減收手續費收入波動的原因,2020年以來其金額和佔比持續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同行業公司變化趨勢一致;減收手續費收入確認的準確性,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等問題。
科創板方面,上週共有6家企業首發上會,全部獲得通過。
其中,南京麥瀾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瀾德”)今年1月首次上會被暫緩審議,上週再次上會獲得通過。麥瀾德專注於女性產後康復領域,其與偉思醫療(688580.SH)之間的專利權糾紛引起上市委會議的關注。麥瀾德被要求説明判決屬於偉思醫療職務發明的專利是否為公司創始人楊瑞嘉、史志懷和範璐在偉思醫療離職後使用其技術秘密而研發的專利,是否涉及侵犯偉思醫療商業秘密的情形,是否存在被偉思醫療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可能性,是否會對發行人實際控制權的穩定性構成重大不利影響。(麥瀾德IPO詳情請見鏈接:《麥瀾德迎來二次上會,實控人與原單位深陷專利訴訟漩渦》)
恆爍半導體(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爍股份”)主營存儲芯片和MCU芯片研發、設計及銷售。上市委要求恆爍股份説明公司相關技術的先進性、相關產品競爭力及相關收入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實際控制人用於出資的技術作價依據、權屬是否存在爭議等問題。此外,恆爍股份2021年11月確定召回公司最大客户傑理科技相關批次產品,涉及收入金額合計2109.52萬元,這引起上市委的關注。恆碩科技被要求説明是否面臨索賠風險,是否會造成客户或訂單流失;公司產品質量或相關技術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等。(恆爍股份IPO詳情請見鏈接:《恆爍股份客户大額退貨被問詢,研發投入佔比逐年下滑》)
煙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邦科技”)專業從事高端電子封裝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招股書顯示,德邦股份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普遍高於同行業,前主要經銷商中有些是剛成立就開始合作。上市委要求德邦股份説明直銷模式下公司選用銷售服務商是否屬於行業通用模式,相關佣金的合理性,是否存在不當安排;同類產品中,部分毛利率更高的產品通過經銷商銷售的原因;經銷商蘇州瀚鋭創電子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單位蘇州格鹿電子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與德邦股份及其關聯方是否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應披露的事項。(德邦股份IPO詳情請見鏈接:《德邦科技衝擊科創板,對賭協議、實控人變更存隱患》)
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信息”)主要從事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於服務器、工作站等計算、存儲設備中的高端處理器。招股書顯示,海光信息綜合毛利率一直顯著高於行業均值,但公司存在將自研無形資產攤銷至研發費用的情況。上市委要求海光信息説明公司研發費用資本化率與可比公司存在差異的原因,相關會計政策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研發相關的內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相關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儘管此次成功過會,但海光信息還需進一步落實以下事項:説明在海光微電子和海光集成董事會席位沒有達到公司章程約定的3/4,特別是公司對海光微電子持股比例僅為49%的情況下,目前相關處理的事實依據,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補充披露研發相關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會計政策。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和新材”)的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用正面銀漿,是製備太陽能電池金屬電極的關鍵材料。在衝刺IPO期間,聚和新材正面臨一場鉅額專利權訴訟:2021年8月,江蘇索特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向蘇州中院提起侵害專利權訴訟,主張聚和股份制造、銷售、許諾銷售被訴“單晶硅正銀系列漿料”產品的行為構成對其201180032701.8號和201180032359.1號專利權的侵害,請求法院判決聚和股份賠償其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合計2億元。這起訴訟也引起上市委重點關注,要求聚和新材説明訴訟相關事項。儘管此次成功過會,但聚和新材還需進一步説明以下事項:相關專利侵權訴訟如敗訴,是否對公司進一步研發並形成自有核心技術用於生產及發行人生產經營構成重大不利影響;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以及相關財務風險的承擔機制,以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江蘇菲沃泰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沃泰”)主要為電子消費品整機及零部件提供具備防水、防油、防腐蝕、防硫、耐鹽霧等功能的納米薄膜產品及配套的鍍膜服務,同時根據客户需求銷售納米鍍膜設備,華為、小米、蘋果、vivo、OPPO、大疆等頭部科技企業都是菲沃泰的客户。上市委要求菲沃泰説明仁寶資訊向公司採購納米鍍膜設備的具體用途,公司銷售納米鍍膜設備業務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報告期內進行勞務外包採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報告期內研發人員具體劃分依據是否準確、客觀,研發人員佔比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菲沃泰IPO詳情請見鏈接:《菲沃泰資產6.6億募資16.6億,業績受華為減產影響大》)
創業板方面,上週共有5家企業首發上會,其中4家獲得通過。
過會企業中,江蘇協昌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昌科技”)主要從事運動控制產品、功率芯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招股書顯示,協昌科技業績向好的同時,其研發投入卻顯不足,無論是研發投入金額還是研發費用率均不如同行公司,員工學歷結構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僅為5.85%。上市委要求協昌科技説明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的具體表現;説明核心競爭力的具體體現等問題。儘管此次成功過會,協昌科技還需進一步落實以下事項:在招股説明書中準確披露功率芯片行業波動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與成長性的影響。(協昌科技IPO詳情請見鏈接:《大客户頻繁更替,協昌科技研發投入不足涉專利糾紛》)
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鷹窗業”)專注於定製化節能鋁包木窗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報告期內公司大宗業務客户多為中小型未上市房地產商。上市委要求森鷹窗業説明説明2021年以來房地產行業“三道紅線”等調控政策對公司業務開展以及經營穩定性的影響;毛利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存在差異的原因等問題。(森鷹窗業IPO詳情請見鏈接:《森鷹窗業實控人曾涉嫌行賄,董秘三年換了四次》)
聚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膠新材”)是一家衞材熱熔膠提供商,主要客户包括金佰利、恆安、維達等一次性衞生用品主流品牌企業。招股書顯示,聚膠新材報告期內主要產品銷售單價逐年下降,2021年業績存在較大幅度下滑。上市委要求聚膠新材説明主要原材料價格變動情況及對未來盈利能力的影響,是否存在業績持續下滑的風險;2022年與主要海外客户重新協商確定的價格是否可以抵禦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與主要海外分銷商Ekostar的具體合作情況、2022年以來合作模式變動的原因等問題。
贛州逸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逸豪新材”)主要從事電子電路銅箔及其下游鋁基覆銅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逸豪新材銅箔類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16.75%、12.97%、15.70%、26.81%。上市委要求逸豪新材説明2021年上半年銅箔產品加工費變動的具體原因、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變動趨勢一致,以及最近一期高毛利率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儘管此次成功過會,逸豪新材還需進一步落實以下事項:報告期內公司存在通過供應商轉貸和為客户提供轉貸通道的情形,請在招股説明書中披露是否存在因此受到行政處罰的可能性。
北交所方面,上週首次打破交易所設立以來“一週一審”的慣例,共有2家企業首發上會,深圳市則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洛陽科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均獲得通過。
(二)
1家企業上週被否
北農大現場督導財務真實性疑點重重
上週,北農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農大”)成為唯一一家上會被否的企業。截至上週,2022年已有6家企業上會被否,國信證券“踩中”其中的3家。
北農大主營業務為蛋雞飼料研發、生產及銷售,蛋雞育種、擴繁及雛雞銷售,擬在科創板上市。保薦機構為中天國富。
上市委指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北農大存在代管客户銀行卡並通過POS機刷卡大額收款的情況,通過代管銀行卡合計收款4104.77萬元。現場督導發現,北農大持有的82張代管客户銀行卡中僅有29張能獲取銀行流水,且其中23張代管卡存在較大比例非客户本人轉入資金或者無法識別打款人名稱的情形。
此外,北農大重要子公司江蘇農牧、泰州飼料的負責人陳亮與公司重要客户陸長來和東台市飛翔蛋雞養殖場的控股股東陳國慶存在異常資金往來,陳亮還與陸長來共同投資養雞場。對於上述資金往來原因及合作情況,北農大在督導前後回覆內容不一致。
此外,公司其他子公司負責人與其客户亦存在資金往來。
在上市委會議上,北農大內控是否有效也遭到了上市委的質疑。報告期內,北農大及各子公司普遍存在財務人員混同、崗位分離失效的情形,如會計憑證制單人與審核人為同一人,記賬人與審核人為同一人,出納與會計崗位混同。此外,公司還存在銷售訂單與物流單不能匹配,個別員工用個人銀行賬户從客户收款、歸集並取現,部分原材料出庫單及產成品入庫單缺少審批人簽名或簽章等不規範情形。(北農大IPO詳情請見鏈接:《北農大淨利下滑逼近“紅線”,現場督導15問曝光財務疑團》)
而在北農大IPO被否的同時,中天國富的保薦業務也受到了市場質疑。Wind數據顯示,2021年,雖然中天國富保薦的4家企業IPO成功上市,但也有7單IPO項目被“叫停”,其保薦項目的撤單量也居高不下。今年1月28日,中天國富還因在保薦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IPO過程中,未勤勉盡責督促發行人按照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被證監會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
(三)
12家企業上週終止審核
萬聯證券被終止審查,青松醫療上會前“撤單”
上週,滬深兩市共有8家企業終止了IPO審核,除了北農大上會被否之外,還有1家企業被證監會終止審查,其他6家企業均系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國金證券是其中2家企業的保薦機構。
主板方面,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週被證監會宣佈“終止審查”,青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松醫藥”)則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3月18日,證監會官網公佈《發行監管部滬市、深市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截至2022年3月17日)》,萬聯證券IPO在3月16日被終止審查,成為2022年第五家終止審核的主板IPO申報公司。
萬聯證券是廣州市屬全資國有證券公司,控股股東為廣州金融控股集團。2019年7月,萬聯證券預披露招股書,保薦機構為瑞銀證券。2020年4月,證監會發布針對萬聯證券IPO的首次反饋意見。長達萬字的反饋中,證監會共提出32個問題,包含經營規範性、信息披露以及財務會計資料三大方面。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業內人士表示,萬聯證券鑑於戰略規劃調整,經審慎考慮,並與發行申請相關中介機構充分研究,決定撤回本次A股發行申請。目前,萬聯證券業務運作良好,撤回IPO發行申請將不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或正常運營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擇機重啓A股發行申請。
而青松醫藥原本應在3月17日首發上會,但其卻在上會前一天“臨陣退縮”。證監會官網在3月16日發佈公告,因青松醫藥已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決定取消第十八屆發審委2022年第31次工作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青松醫藥也是今年首家主動申請取消IPO審核的企業。
青松醫藥是一家商業化醫藥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抗感染類製劑、骨科類製劑、眼科類製劑和原料藥等。公司擬登陸上交所主板,募資4.78億元。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
招股書顯示,青松醫藥2020年營收下滑、淨利潤卻出現增長,這主要是依賴政府補助。2018年-2021年上半年,青松醫藥計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71.42萬元、1591.17萬元、4265.21萬元和562.37萬元,其中天津、江西相關部門給予財政扶持資金分別為11.52萬元、1581.71萬元、4201.08萬元和529.65萬元,取得的前述財政補貼系根據公司與相關部門簽署的投資協議,缺乏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家税務總局等部門出台的部門規章作為依據。青松醫藥表示,針對該等政府補助,雖然公司實際控制人已承諾,如被追索將足額以現金對公司進行補償,但仍然存在被政府收回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青松醫藥的營收主要靠營銷驅動,公司業務推廣費畸高。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5.93億元、6.72億元、5.82億萬元和2.82億元,佔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達到48.29%、54.06%、52.09%、47.32%。這受到了證監會反饋意見的重點關注。
此外,青松醫藥在IPO前夕突擊分紅一事備受市場詬病。招股書顯示,在IPO之前一年多,青松醫藥分紅分掉了2.12億元。而沈載寬、鄭林海夫婦及二人的兒子沈聖輔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97.96%股份,為青松醫藥實際控制人。這也意味着,上述鉅額分紅絕大多數都落入了實控人家族的腰包。(青松醫藥IPO詳情請見鏈接:《青松醫藥上會前夕撤回申請,突擊分紅2億大都落入實控人家族腰包》)
科創板方面,北京谷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谷數科技”)上週撤回了上市申請。
谷數科技是一家從事企業級存儲系統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廠商。招股書顯示,谷數科技2018年-2020年分別實現營收7017.06萬元、1.24億元、2.08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297.59萬元、1706.66萬元、5237.18萬元。在撤回上市申請前,谷數科技已經完成了三輪審核問詢。在第三輪審核問詢中,上交所主要關注了谷數科技新增大客户、收入波動及季節波動性、應收賬款、淨利潤、現金流量等五個問題。
創業板方面,上週共有廣東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喬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華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燁映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燁映微”)等4家企業撤回了上市申請。
其中,燁映微主營MEMS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傳感系統,可廣泛應用於醫療健康、安防監控、智能家居、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2018年-2020年,燁映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79.02萬元、3244.95萬元、6.62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296.37萬元、844.36萬元、3.84億元,2020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4.52倍。燁映微坦言,業績爆發主要是因疫情影響,市場對於測温產品的需求大幅增長,公司應用於額温槍、耳温槍等疫情防控相關的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
隨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苗的推廣,以及紅外測温傳感器競品的增多,燁映微業績增長的持續成為疑問。2021年上半年,燁映微傳感器單價除了在智能家居有所上漲外,其他領域下降幅度較大。在深交所的審核問詢函中,要求燁映微分析説明2018-2020年度、2021年1-6月傳感器產品在不同應用領域的單價差異原因,對比分析各期與可比公司同類傳感器產品的單價差異情況。
此外,北交所上週也有江蘇浦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東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壹創國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捷世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撤回了上市申請。
(四)
上週新增3家受理企業
德冠新材科創板IPO夢碎,轉戰深交所主板
上週,證監會官網公佈的《發行監管部滬市、深市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截至2022年3月17日)》顯示,浙江夏廈精密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冠新材”)的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此外,江蘇潤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陽股份”)的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得深交所受理。
其中,德冠新材去年11月才撤回了科創板上市申請,如今轉板深交所主板繼續謀求上市。公開資料顯示,德冠新材主要從事功能薄膜、功能母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7年-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46億元、10.07億元、10.58億元、10.21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4500.36萬元、3040.32萬元、5562.38萬元、9019.43萬元。
上交所官網顯示,德冠新材此前的科創板IPO申請於2020年6月29日獲得上交所受理,並於當年12月22日過會成功。2021年6月11日德冠新材提交註冊,但此後在11月18日主動撤回註冊申請文件。根據科創板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終止對德冠新材發行註冊程序。
(五)
7家企業上週註冊生效
嘉戎技術過會一年後等到“臨門一腳”
在註冊環節,科創板和創業板上週各有3家企業註冊生效,北交所也有1家企業註冊生效。這些企業均距離上市只差最後一步。
科創板方面,廣東賽微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微微”)、蘇州德龍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峯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上週註冊生效。
其中,賽微微主營業務為電池管理芯片的研發和銷售。2018年-2021年上半年,賽微微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26.25萬元、8873.61萬元、1.80億元、1.64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341.67萬元、367.95萬元、3245.86萬元、4306.15萬元。2021年公司業績實現高速增長。
上交所官網顯示,賽微微於2021年11月26日科創板首發過會,當年12月10日提交註冊,2022年3月15日註冊生效。在註冊審核階段,證監會就賽微微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糾紛解決機制,能否及時、有效形成一致意見並作出經營決策;東莞鉅威及其股東與發行人各股東在持有發行人股權方面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等問題進行了重點詢問。
創業板方面,廈門嘉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戎技術”)、傑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艾布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上週註冊生效。
其中,嘉戎技術是一家以膜分離裝備、高性能膜組件等產品的研發製造與應用技術為核心,為客户提供高濃度污廢水處理及清潔生產綜合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7年-2020年上半年,嘉戎技術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2.99億元、5.76億元和3.02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3897.14萬元、7705.86萬元、1.52億元和8847.14萬元。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實現高速增長。
深交所官網顯示,嘉戎技術於2021年3月31日創業板首發過會,當年8月20日提交註冊,直至2022年3月14日才註冊生效。在註冊審核階段,證監會就嘉戎技術的股份支付以及與三達膜(688101.SH)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等糾紛進行了重點問詢,要求嘉戎技術結合與三達膜就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等糾紛的最新進展,説明公司是否符合《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的相關規定。
北交所方面,七豐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週註冊生效。
(六)
13家企業本週上會
泰祥股份“北轉創”迎考,高度依賴大眾集團
本週,滬深兩市將有9家企業首發上會;此外,深交所還將審核1家企業從北交所轉科創板的轉板申請。
主板方面,本週將有蘇州亞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拓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魅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魅視科技”)等3家企業首發上會。
其中,魅視科技是一家國內分佈式視聽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998.63萬元、1.22億元、1.64億元、7408.03萬元,分別實現淨利潤4222.62萬元、5622.97萬元、7608.39萬元、3030.55萬元。不過,在快速增長的業績背後,魅視科技也有些讓人感到迷惑的數據。例如,2020年公司對第一大客户實現銷售金額766.07萬元,但其在當年對該客户存在859.55萬元的應收賬款,且稱賬齡都在1年以內。
科創板方面,本週只有合肥新匯成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盟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盟科藥業”)2家企業首發上會。
其中,盟科藥業是一家以治療感染性疾病為核心,並擁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藥企業。2018年-2021年上半年,盟科藥業僅在2018年實現109.34萬元營業收入,主要為提供藥物測試服務所得,各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50億元、-1.15億元、-8632.72萬元和-8680.58萬元,累計虧損4.38億元。
招股書顯示,盟科藥業目前的商業化產品及臨牀階段藥物共3款,其中僅有康替唑胺已在國內進入商業化階段。而為保證核心產品康替唑胺獲批上市後的商業化推進,盟科藥業着手籌建商業化團隊並推進其商業化進程,這導致公司銷售費用大幅增長。2020年,盟科藥業銷售費用僅437.4萬元,而2021年上半年上漲至2279.35萬元。
創業板方面,本週將有北京電旗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鼎泰高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聯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首發上會。此外,深交所還將審核十堰市泰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833874.BJ,以下簡稱“泰祥股份”)從北交所轉科創板的轉板申請。
泰祥股份專注於汽車零部件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公司營收主要來自大眾集團。2018年-2021年上半年,泰祥股份對大眾汽車及其全球範圍內控股或參股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金額分別為1.95億元、1.75億元、1.52億元和8177.94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95%、97.82%、98.17%和96.09%。
據泰祥股份介紹,目前公司對大眾集團銷售的主要產品為EA888系列第三代發動機、EA888系列第四代發動機、EA211系列1.0T/1.2T/1.4T/1.5L/1.6L發動機和EA390系列相配套的主軸承蓋,公司也取得了EA888系列第五代發動機的國內外提名信。但泰祥股份也表示,公司收入主要依賴於一類產品,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產品發動機主軸承蓋銷售金額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75%、99.67%、99.32%和98.37%。
北交所的首發審核則繼續提速,本週將首次出現“一週三審”,蘇州駿創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鎮江三維輸送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將迎來上會。
(七)
6只新股本週申購
仁度生物等多隻生物醫藥細分股受關注
根據新股發行安排,A股本週將有6只新股申購,包括創業板2只,科創板4只。其中,多隻生物醫藥細分股頗受關注。
本週一申購的仁度生物是國內最早一批專注於RNA恆温擴增技術和產品的生命科學企業之一,被稱為“RNA診斷第一股”。此次謀求科創板上市,仁度生物擬募資7.01億元。
根據仁度生物公告,公司發行價確定為72.65元/股,本次發行價格確定後公司上市時市值為29.06億元。公司發行市盈率為54.54倍,而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動態市盈率29.01倍。仁度生物的網上發行申購上限僅為2500股。
據仁度生物介紹,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92億元,同比增長16.97%;實現歸屬淨利潤6461.89萬元,同比增長5.28%。此外,仁度生物表示,根據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並結合當前的市場環境,公司管理層初步測算,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7200萬元至7800萬元,同比下降約10.16%至17.08%;預計實現歸屬淨利潤約1250萬元至1550萬元,同比下降約20.26%至35.69%。
本週二申購的榮昌生物預計募資41.51億元,是本週新股中募資金額最高的企業。榮昌生物是一家創新型生物製藥企業,產品涵蓋自身免疫、腫瘤、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其核心產品包括泰它西普(RC18)、維迪西妥單抗(RC48)和RC28,其中前兩個新藥產品已經實現商業化。
不過,榮昌生物仍然持續處於虧損中。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2.70億元、-4.30億元、-7.0億元及-4.44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0.64億元。
本週三申購的天益醫療是一家專注於血液淨化產品的醫療器械企業。招股書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規模逐年保持快速增長,2018年-202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75%;2018年-2021上半年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947.22萬元、5641.99萬元、5138.28萬元和2426.90萬元。
當前醫療器械帶量採購正逐步鋪開,而天益醫療稱“未積極參與帶量採購談判或參與未中標”。公司表示,目前“耗材帶量採購”未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隨着帶量採購政策逐步推廣,若公司重點銷售區域對體外循環血路、一次性使用一體式吸氧管等產品實施大規模帶量採購,公司產品在政策實施地區的價格及銷售數量將受到較大影響。
除了帶量採購以外,天益醫療還面臨着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品類不如競爭對手豐富的格局,背後風險亦值得關注。
紅星新聞綜合報道 責編 任志江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