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五大行一季度淨利增速為何超過歐美?緣起撥備處理不同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財經

隨着一季報的出爐,疫情對全球銀行業的影響也得以顯現。Wind 數據顯示,中國五大行淨利潤增速雖有放緩,但仍在增長,平均增速為 3.6%。而歐美五大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匯豐控股)淨利潤已經負增長,平均增速為 -60%。

但去年一季度歐美五大行平均利潤增速還高於中國五大行。今年二者利潤增速差距之大的原因在於,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狀況惡化,歐美五大行大幅增加了撥備計提,而中國五大行計提撥備的規模相對平穩。

Wind 數據顯示,中國五大行今年一季度合計計提撥備約 2000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5%。而歐美五大行合計計提貸款損失準備 271 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3.6 倍。按照會計準則,計提撥備將計入資產減值損失或信用減值損失,衝減當期利潤。

" 二者都預期未來風險上升,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以應對未來的損失。" 一位長期研究銀行業的專家稱," 但兩地銀行業面臨的情況不同。中國銀行業是金融體系的主導,在經濟下行期間需發揮穩增長的作用。如果大幅增加撥備計提,會影響到貸款投放,不利於穩增長。"

歐美銀行貸款損失準備大幅增長

一季度歐美銀行業利潤大幅下滑。Wind 數據顯示,富國銀行、摩根大通、匯豐控股、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 0.42 億美元、24.3 億美元、17.8 億美元、22.1 億美元、35.4 億美元,分別同比下滑 89%、69%、50%、46%、45%。

" 歐美銀行淨利潤出現大幅度下降,主要是擔憂公共衞生事件對銀行未來資產質量造成較大沖擊,銀行大幅增加了撥備計提。" 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

美國銀行首席執行官 Brian Moynihan 表示," 一季度業績反映了我們的資產負債表的實力、收入的多樣性,以及團隊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服務的韌性。儘管我們增加了貸款損失準備金,這個季度我們還是賺了 40 億美元。"

歐美五大行都認為公共衞生事件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明顯衝擊,預計未來貸款業務的違約率將大幅上升,因此在一季度大幅增加了撥備計提。具體來看,摩根大通一季度計提撥備 82.8 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4.5 倍,增幅為五家銀行最高。其他四家銀行計提撥備增幅在 2.5-4.5 倍之間。歐美五大行合計計提撥備 271 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3.6 倍。

富國銀行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貸款損失準備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計提了更多風險準備金。其中,批發業務的撥備大幅增加,主要是為了應對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信用狀況惡化。同時,用於石油與天然氣板塊的不良核銷金額有所增加。

" 花旗一季度的盈利狀況嚴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合理控制了成本,並且此前一直保持着不錯的收入,因為直到一季度末疫情影響才逐步顯現。不斷惡化的經濟和當前預期信用損失(CECL)會計準則的運用,使得花旗大量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 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邁克爾 · 考伯特(Michael Corbat)表示。

為何國有五大行不多計提?

" 計提撥備是一個主觀的會計選擇。可能歐美銀行覺得疫情影響比較大,提的撥備多一些,國內的銀行可能覺得影響不是那麼大,所以提的撥備沒那麼多。" 滬上某券商首席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如以資產減值損失 / 信用減值損失來衡量當期撥備計提規模,國有五大行一季度合計計提撥備 1979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5%。具體看,中行計提 325.6 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19%,增幅最大。其他幾家大行增幅在 2%-13% 之間。

由於並未像歐美五大行一樣大幅增加撥備計提,一季度國有五大銀行淨利潤仍保持小幅增長,但增速較低,在 1.8%-5.2% 之間。換言之,如果五大行計提撥備力度再大一點,利潤增速就可能為零甚至是負值。

某股份行資產負債部人士稱,國內銀行業在營收增長比較高的時候會傾向於多計提撥備,而在營收不佳的時候就少計提減值撥備,從而達到平滑利潤的目的,所謂 " 以豐補歉 "。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國有大行不像歐美銀行一樣大幅增加撥備計提,主要為了避免撥備覆蓋率觸及 300%。比如農業銀行一季度末撥備覆蓋率為 289%,如果再增加 216 億元的撥備計提(相比上年同期的增幅為 53%),撥備覆蓋率就觸及 300%。

去年 9 月,財政部印發的《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徵求意見稿)》指出,對大幅超提準備金予以規範。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例,監管部門要求的撥備覆蓋率基本標準為 150%,對於超過監管要求 2 倍以上,應視為存在隱藏利潤的傾向,要對超額計提部分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該文件還稱,虛增或隱瞞利潤的,責令改正,處以虛增或隱瞞利潤金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天風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分析稱,二者處理差異一是兩地疫情進展不一樣。中國已經完全控制住了疫情,但歐美疫情還在發展之中,尚未完全看到拐點,所以歐美銀行對資產質量的擔憂更多一些,一季度計提的撥備較多,主要為了應對資產質量可能出現惡化的情況。

" 二來中國銀行業的撥備覆蓋率相對較高,存量的撥備規模較大。" 廖志明表示," 三來兩地銀行貸款結構不同,歐美銀行貸款以個貸為主,中國銀行業貸款以對公貸款為主。疫情對個貸質量的短期影響比較大,對公貸款受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

前述專家認為,二者撥備計提的差異源自於二者國情不同。歐美金融體系以直接融資為主,美聯儲近期甚至推出了商業票據融資支持工具,直接購買企業發行的商業票據,為企業提供短期的流動性支持。但中國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在經濟下行時銀行需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而撥備計提過多不利於增加信貸投放。

" 歐美銀行多計提撥備,從個體角度看是對的,但宏觀上可能不是最優的。中國五大行的計提方式微觀上可能存在不足,但宏觀效果是好的。二者沒有優劣之分,只是面對的情形不同。" 前述專家稱," 未來中國銀行業的壓力不小,政策上可能也會有支持,比如降低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的要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