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季報中的預期差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財經

作者:財姥爺 編輯:小市妹  

  本週美股又創了新高,A股還是波瀾不興。今年以來,中國在抗疫和經濟復甦方面領先全球,滬深兩市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卻幾乎墊底,確實有些出人意外。

▲來源:網絡

漲幅不高,波動也很小。上證指數全年在3300-3700之間來回震盪,年度振幅目前只有10%左右,遠遠低於過去的平均水平,A股確實“越來越穩”了。

▲上證指數年線圖 來源:Wind

值得一提的是,每到歲末年初,都是A股比較活躍的時期。年底前的2個多月,A股行情波動可能會加大,最終的年度振幅也可能比現在更大。

  在行情的關鍵時期,內資動靜不大,北上資金卻還在持續加倉。本週陸股通淨流入超過230億,相比前幾周大幅增加,説明聰明資金對後市還是比較樂觀。

▲來源:Wind

動力煤期貨本週連續三天跌停,煤炭股也遭到重創,直接導火索是監管壓力。發改委、國常會、證監會等部門陸續表態,要引導煤價迴歸合理水平,依法打擊煤炭市場炒作,確保人民羣眾安全温暖過冬。

  煤價遭遇政策的嚴厲管控其實是可以預期的,因為煤炭是最基本的民生產品,關乎到發電和取暖的成本問題,在入冬前爆炒煤炭顯然不合時宜。

  與動力煤見頂回落不同,鋰資源價格仍然在持續創出新高。

  電池級碳酸鋰本週突破每噸18萬,電池級氫氧化鋰每噸也到了18萬附近,都突破了2017年的歷史最高價。

  今年以來,鋰鹽價格大幅上漲,特別是進入三季度之後,更是一路狂飆,幾乎是一天一個價。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煤炭價格的暴漲,顯然是因為限產導致的供給短缺,下游的需求其實會不斷萎縮,即使沒有政策的干預,這種上漲也是很難持續的。而鋰鹽價格的暴漲,則有下游旺盛的需求支撐。

  在乘聯會最新公佈的的9月國內乘用車市場數據當中,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35.5萬輛,市場滲透率已經達20.4%。

  而根據此前公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汽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是2025年的預定目標。也就是説4年後的目標,在今年9月份就已提前實現了。

  即使按年度數據來看,新能源車的發展也極其迅猛。

  2020年1-9月,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還只有5.8%,而今年的前9個月,13.7%,同比提升了1倍以上。按照目前的增速,新能源車20%的年度滲透率目標肯定能提前實現。

  下游新能源車的景氣度如此高,對鋰資源的需求自然極其旺盛。

  根據全球最大的鋰資源公司美國雅寶的預測,全球對鋰的需求,在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速達48%;2026年至2030年的複合增長率為22%。

  出乎很多人的預料的是,雖然鋰價在大漲,但是鋰資源公司的第三季度業績並沒有出現爆發性增長,行業龍頭贛鋒鋰業預告的第三季度淨利潤中值,環比只增長了3.8%。

  這主要是因為鋰資源下游的電池大廠很多都簽有長協單,早早就把價格限定住了,所以現貨的上漲在鋰資源公司的業績上不能很充分的體現出來。我們看到寧德時代本週又創了歷史新高,也説明鋰電原料漲價對大的電池廠業績影響很小。

  不僅是中游的電池巨頭,下游整車巨頭受鋰價上漲的影響也很小,這從特斯拉的業績可見一斑。

  本週四,特斯拉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業績非常亮眼。2020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營收同比增長了57%,淨利潤增長了近4倍,汽車交付量達到24.13萬輛,增長了73%。

  此外,特斯拉還實現了14.6%的營業利潤率,超出其中期預期的“略高於10%”,同樣創出了歷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第三季度平均售價下跌了6%,營業利潤率卻仍然持續增長,這説明其成本控制能力極強。

  雖然上游鋰價以及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在上漲,但是特斯拉的成本仍然能持續下降,這就是大廠規模效應的重要體現。

  財報公佈後,特斯拉股價繼續大漲,市值已經超過9100億美金,而燃油車的全球龍頭豐田汽車市值仍不到2500億美金。要知道,特斯拉的營收、淨利潤以及車輛銷售數據等主要經營指標,還遠遠落後於豐田,其更高的市值主要來自於更高的估值。

  特斯拉現在的PE(TTM)高達260倍,而豐田汽車的PE不足10倍,這就是市場對不同賽道的定價機制。

  新能源車在資本市場有多香,看看特斯拉就清楚了。

  特斯拉暴漲,馬斯克的財富自然也水漲船高。目前,馬斯克身價高達2400美金,超越亞馬遜的貝佐斯,成為了全球首富,甚至比兩大傳統富豪蓋茨和巴菲特的財富總和還要多。

  當然,馬斯克的財富不只是來源於特斯拉,其名下還有太空公司SpaceX,估值超過1000億美金,是僅次於字節跳動的全球第二大獨角獸。坐擁兩家極具想象空間的優質公司,馬斯克未來的財富也具備很大想象空間。

▲來源:網絡

A股最重要的兩家醫藥公司恆瑞醫藥和邁瑞醫療本週三同時公佈了三季報,表面上看一個業績下降一個業績上升,但是市場反映卻截然不同。

  公告顯示,恆瑞前三季度淨利潤42.07億,同比下降1.21%,其中第三季度更是出現了營收和淨利潤雙降,這是恆瑞自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的財報。邁瑞前三季度淨利潤66.63億,同比上漲了24.23%,其中第三季度淨利23.18億,同比增長了21.42%。

▲來源:Wind

財報公佈次日,恆瑞醫藥低開高走,收盤大漲近4%,邁瑞醫療卻是低開低走,盤中最高下跌超過10%,收盤仍大跌了4.89%。

  兩家醫藥巨頭不同的表現,有市場預期的因素,也跟單季度業績變化情況有關。顯然,對公司的股價走勢來講,重要的不是財報本身的好壞,而是預期差以及邊際變化。

  恆瑞三季報業績不理想,其實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集採的壓力,恆瑞第二季度的利潤下降了13.03%,對前三季度的業績自然會產生重大影響。

  相比第二季度,恆瑞第三季度的利潤同比降幅縮小到3.57%,而且利潤和營收都出現了環比上升,説明恆瑞的經營局面其實在逐步好轉。這是超過市場預期的。

  邁瑞雖然三季報表面看來還不錯,但是營收和利潤的環比增速都是下降的,而且集採對邁瑞的業績影響還沒有充分表現出來,也就是説利空沒有落地,市場預期其未來業績會繼續承壓,這也是邁瑞表現相對疲弱的原因。

  當然,恆瑞和邁瑞都是中國最優秀的醫藥公司,集採的壓力對兩者來説既是轉型的契機,也是重塑市場格局的機會。

  中國的醫藥行業目前在世界上的競爭力還非常弱,集採也許會倒逼出恆瑞和邁瑞這樣的國內龍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從而更有能力參與國際化的競爭。

  週五盤後,A股頭牌貴州茅台公佈了三季報。今年前三季度,茅台營收報746.42億元,同比去年同期增加11.05%,淨利潤372.66億元,同比增加10.17%,重新迴歸2位數增長,這應該是大致符合預期的。

  超出預期的是貴州茅台的渠道變革。今年前三季度,茅台直營渠道營收達到146.8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4.14%。

  像茅台這種不愁賣的酒,如果把銷售渠道轉為直營為主,未來的業績表現還是值得期待的。畢竟,目前900多的出廠價和3000元的終端價之間的巨大價差,就是茅台未來提價的巨大空間,也是利潤增長的確定性所在。

  盤後重要消息還有財政部公佈的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證券印花税2302億,同比增長了40%,這樣看來,券商的業績肯定會也不會差。

  如果下週陸續公佈的券商業績能夠超預期,或許能刺激其有所表現。“牛市風向標”一旦啓動了,或許能帶動A股在年底前走出當下的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