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維:直達工具定向降息支持實體經濟為銀行減負一箭雙鵰
央行降低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既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又減輕銀行淨息差進一步收窄壓力,是一箭雙鵰的貨幣政策創新,值得進一步推廣。
最近重要會議安排金融機構要合理的向各類企業讓利1.5萬億元,引發市場熱議,銀行適度讓利實體經濟,非常時期非常政策,並無不妥,但我的觀點是不能把讓利實體經濟的重擔全部壓在銀行身上,需要一個度,央行財政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完成金融機構讓利支持實體經濟重任,央行更要利用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推動讓利,更好體現“總量政策適度”的貨幣框架政策。
根據有關説法,銀行需要保持合理的利潤增長,才能更好的完成支持實體經濟重任,自從央行LPR改革以來,央行通過逆回購和MLF資金利率,引導銀行LPR下行,降低貸款利率,銀行已經做出不少的讓利,最直觀表現就是淨息差收窄。今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為2.1%,比上年同期下降7個基點,2.1%的淨息差已經低於美國銀行業,淨息差收窄帶來銀行盈利能力下滑,資本利潤率為12.09%,比上年同期下降115個基點;資產利潤率為0.98%,比上年同期下降4個基點。
銀行盈利能力下滑,反映到資本市場,就是銀行股價不斷下跌,大量銀行跌破淨資產,截至6月30日收盤,36只銀行股全部下跌,跌幅接近的30%的有2只,跌幅超過20%的有7只,最低跌0.40%;從市淨率來看,有29只銀行股破淨,破淨率80%,市淨率最低只有0.45倍。股價下跌屬於市場正常行為,也與銀行讓利實體經濟存在關聯度,可是跌破淨資產,還是會帶來巨大的負面效應,疫情衝擊,銀行不良貸款率升高是共識,銀行需要加大核銷力度,這就需要消耗資本,銀行就面臨資本補充,可是跌破淨資產,依靠股權融資補充就存在很大障礙,依靠利潤留存,同樣面臨支持實體經濟重任利潤下滑依靠留存利潤補充一級核心資本也有難度。因此提振股價也算是當務之急,簡單方式就是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重擔減輕一點,央行可以通過創新直達工具降低貸款利率,讓利實體經濟,為金融讓利各類企業1.5萬億元做出更多的貢獻。
央行已經設立了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1.5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還與財政部合作,設立4000億元SPV,總額已經高達2.2萬億元,美聯儲今年出台的支持工具,絕大多數也是通過SPV操作,SPV規模還可以進一步擴張,就是按照現有規模,下調25個基點利率,也可以讓利實體經濟550億元,如果央行下調利率50個基點,就可以讓利1100億元,央行決定於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可以説是給實體經濟讓利給銀行減負的及時雨。其中,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調整後,3個月、6個月和1年期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分別為1.95%、2.15%和2.25%。再貼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 此外,央行還下調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調整後,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為1.75%,金融穩定再貸款(延期期間)利率為3.77%。
受到疫情影響,內外需依然疲軟,經濟面臨不確定性依然比較高,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亟待貨幣政策甘霖滋潤,全面寬鬆有可能強化資產泡沫又未必能夠很好支持實體經濟,央行亟待改變貨幣政策,縮短貨幣政策到實體經濟的傳導鏈條,體現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精準性,最佳方式就是央行通過直達工具,定向給實體經濟降息讓利,好處是支持了實體經濟,緩解融資貴融資難,銀行可以穩定目前淨息差穩定盈利水平,有利於股價的穩定,自然也有利於股市穩定,其次是不實行全面寬鬆,不會刺激地產泡沫膨脹,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為數不少。